魯迅之子周海嬰是天才還是弱智?70歲,為證明非弱智他貼出這個

魯迅之子周海嬰是天才還是弱智?70歲,為證明非弱智他貼出這個

凡是名人,都會受到多方關注,而如同魯迅一般的大文豪,縱然距離現在年代有些許的久遠,亦不影響公眾對於他的關注和探討。在這份探討之下,他的後輩如何,定然是比之尋常人更容易得到關注的。作為魯迅唯一子嗣的周海嬰過的如何呢?

周海嬰出生於1929年9月27日,作為魯迅和許廣平的兒子,他的童年並沒有得到過多的優待,成年之後亦未能繼承父母的天賦,他對於文學之事,多少帶著點兒“一竅不通”的意味。此處的一竅不通,是相對於魯迅自小展現出來的文學天賦而言,大文豪的兒子對於文學並不精通一事,是令許多人感到詫異的

魯迅之子周海嬰是天才還是弱智?70歲,為證明非弱智他貼出這個

可能就是這份落差,令當時興起了魯迅之子究竟是天才還是弱智的討論之聲。這樣的聲音,讓年幼的周海嬰感到了自尊的受傷。因為有一個偉人的父親,周海嬰的童年過得十分壓抑。他是許廣平高齡誕下的孩子,出生便遭遇了難產一劫,或許是被鉗子夾著出生的緣故,他對於文學之事並不擅長,反倒十分喜愛無線電技術。

世人皆愛臆想,他們對於魯迅之子有著自己的見解,他們以為,魯迅的兒子應當擅文,能夠揮灑墨水寫下一手的好字,應當學業出眾,自小便該是個人中龍鳳。可就是這樣的想當然,讓周海嬰幼年過得十分痛苦,因為他完全達不到世人的要求,甚至可以說顛覆了世人的想象。周海嬰寫不出一手漂亮的字體,並且體弱多病,在學業上有些力不從心。這樣的情況,讓社會上對於周海嬰到底是天才還是弱智的討論更加肆意了。

魯迅之子周海嬰是天才還是弱智?70歲,為證明非弱智他貼出這個

七歲喪父周海嬰只是因為父親的光環,就要遭受如此多的壓力,這樣的處境令人唏噓。可是正如其父魯迅所言: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周海嬰並沒有被這一切打到,他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

當時一度為了

逃避已故父親光環帶來的壓力,他選擇化名讀書。可是這並不能規避掉所有的危險。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之後,他和其母受到了國民政府特務的監視,為了安全他們輾轉來到了香港,度過了很長一段顛沛流離的時光。並且,周海嬰一度因為父親的身份只能放棄了自己熱愛的無線電事業。

當週海嬰於1951年考入北大物理系後,他也沒有得到喘息,一時的好奇圍觀了橋牌和跳舞之類的娛樂活動,就會被傳,最終導致校方談話,要求作為魯迅的後代必須注意影響。這一切的一切都彷彿在告訴周海嬰,因為他的父親是魯迅,所以只能活在這份光輝之下,不能有任何逾越之舉。

魯迅之子周海嬰是天才還是弱智?70歲,為證明非弱智他貼出這個

這樣的壓力令周海嬰感覺到窒息,他很清楚自己永遠無法達到他人的期許,或許永遠要面對“天才還是弱智”的質疑,不斷不斷的壓迫之下,他一度十分避諱提及自己的父親。但是,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脾性被完美的遺傳給了周海嬰。他在日復一日的質疑中,終於做出了一個巨大的決定,要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臨近畢業之季,周海嬰已經是一個26歲的大小夥子了,他挺直了背脊,和母親許廣平促膝而談,講了許多內心的話語,並且和母親說了自己想要從事熱愛的無線電事業的決心,許廣平表示了支持,並且轉達了魯迅的遺願——《死》的文稿。在文稿中,魯迅表示“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可憐天下父母心,魯迅和尋常父母沒有任何不同,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能夠擁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便足以,不奢求什麼功成名就。

也便是其父這份書稿,令周海嬰徹底放下了多年的鬱結,開始專心致志的從事著無線電事業。周海嬰從1960年起就在國家廣電總局工作,多年後,他已經成為了無線電方面的權威。並且他熱愛著攝影事業,因為他拍攝的照片填補了很大一片的空白,所以越發得到了攝影界的認可。

魯迅之子周海嬰是天才還是弱智?70歲,為證明非弱智他貼出這個

故事並沒有結束,1981年開始,周海嬰再次“聞名”,這次的原因是魯迅文稿版權的訴訟案。他用“魯迅版權交付給國家並非個人真實意願”的理由,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官司。十幾年過去了,官司也最終塵埃落定,周海嬰贏了卻也輸了。他得到了稿費報酬,卻輸掉了名聲,很多媒體公開諷刺他的行為。但是,作為魯迅的兒子,他有著自己的良苦用心。

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他做到了魯迅的要求,面對問題不逃避,選擇了勇敢的面對和解決,他不需要外人的理解,只希望自己問心無愧。

縱然再多的公眾認為他不配為魯迅之子,他也無所畏懼。早已經度過了那段最受質疑和非議的時光,此時的周海嬰無所畏懼,只求心安。他不再是當年那個彷徨無助的少年,反倒越發具有魯迅的風骨。但是,多年之傷一直存在,對於外界“天才還是弱智”的質疑

,周海嬰一直無法忘懷,待70多歲時,他在回憶錄中貼出了少年時期的成績單來證明自己並非弱智,只是恰好有個極富盛名的父親,並且恰好他的父親有個不太擅長文學的兒子。

這樣的自證清白,多少帶著點兒意難平和心酸,多年的質疑讓周海嬰越發的堅強,可年幼時遭受到的一切都讓他心中壓抑。

魯迅之子周海嬰是天才還是弱智?70歲,為證明非弱智他貼出這個

周海嬰的敢做敢為並不只侷限於打官司一事上,還有他出版的《魯迅與我70年》一書中,也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如若早年的周海嬰對待魯迅的態度是避諱和牴觸,那麼他終於在歲月的長河中學會了如何正確的對待父親的光環,徹底的和過去的自己以及父親達成了和解,他為魯迅作品的傳承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011年4月7日,周海嬰病逝,享年82歲。他的一生都生活在“魯迅之子”的光環下,從一開始的逃避質疑到最後的勇敢面對,這便是周海嬰的自我鬥爭。在這場鬥爭中,隨時都環繞著“魯迅之子是天才還是弱智”的討論質疑,可是他從未放棄過抗爭,甚至到了70多歲都不忘拿出年少時的成績單來自證。

周海嬰身上可以看到魯迅的光芒

,這種光芒和才華無關,是更加高尚的人品。他足夠堅強和勇敢,扛下了所有的質疑,並且繼承了魯迅的道德品質。周海嬰確實沒有繼承魯迅文學上的天賦,可是比起天賦,人品上的光輝更加的耀眼,周海嬰不愧為“魯迅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