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1932年,日本人鏡頭中的哈爾濱,街上有很多俄羅斯人


1931-1932年,哈爾濱的街市。民國時期的哈爾濱是東北亞的經濟中心,這裡也是金和清兩個王朝的發祥地。金朝最早的都城坐在在哈爾濱阿城,滿朝王朝的肇祖猛哥帖木兒出生在哈爾濱依蘭。

早在3000年前的殷商晚期,哈爾濱就進入了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地處北方偏僻之地,哈爾濱一帶發展緩慢,長期處於氏族部落的原始狀態中,與中原王朝的接觸也很少。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上京建都,標誌著金王朝的正式建立。

搽皮鞋的俄羅斯人。元朝時,哈爾濱為成吉思汗三弟斡赤斤家族的領地。明朝時,哈爾濱地區歸努爾幹都司管轄。乾隆二十一年,在哈爾濱阿城設阿拉楚喀副都統,屬於吉林將軍府管轄。


索菲亞教堂,建於光緒三十三年。哈爾濱的真正開始發展始於清朝晚期。清朝中後期,隨著“京旗移墾”和“開禁放荒”,越來越多的滿漢百姓移居哈爾濱地區。到十九世紀晚期,哈爾濱周邊已出現數十個村屯,居民約3萬人,人口的增長使得經濟快速發展,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松花江上。清光緒二十二年,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進一步向哈爾濱聚集。中東鐵路建成後,哈爾濱已經形成了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期,哈爾濱已經是國際性的都市,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多僑民聚集在此,其中俄羅斯人最多。

1931-1932年,哈爾濱街頭的俄羅斯人。當時在哈爾濱的俄國人,主要是哈爾濱開發時就已經在此的定居者和俄國十月革命後的流亡者。圖中這幾個人是沙俄時期的官員或貴族,此時已經沒落了,只得在大街上當起了小販。

1931-1932年的哈爾濱火車站。1909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此被暗殺。

1931-1932年的哈爾濱,公園中的俄羅斯人和小孩。

哈爾濱街頭的俄羅斯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