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處農飲工程“下鄉”株洲178.8萬人告別喝水難

株洲日報訊 近日,65歲的村民王滿福下定決心,接通了東崗自來水的管道。在醴陵市茶山鎮,因為東崗自來水廠的建設,周邊5個村、1.77萬農戶,從此告別了“打井取水、一到冬季就缺水”的歷史,水質也有了檢測報告,喝水省心更放心。

王滿福喝水不再難的背後,是我市推進223處農飲工程“下鄉”,讓農村由“因水受困”向“因水而美”“因水而甜”轉變的一個縮影。全市已有178.8萬人因此告別喝水難。

首要是備齊“糧草”

“冬季最難捱,井水和地下水都枯竭了。”醴陵市板杉鎮板杉村村民告訴記者,當地有一座小型水庫,原本用於灌溉,村裡將其開闢為新的飲用水源,但後來根本不夠用。

後來,村裡爭取了農飲工程項目,利用國家和地方的財政補貼,加上村民自籌資金,村裡新建了鑽深水井、取水泵房和蓄水池,4000多人的飲水難題迎刃而解。

早在2005年,我市就啟動了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市委、市政府連續15年將其列為“民生實事項目”考核,當成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底線”任務。

據市水利局統計,2005年以來我市共建成日供水規模20噸以上供水工程223處,累計投入資金7.99億元。

223处农饮工程“下乡”株洲178.8万人告别喝水难

近日,株洲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對全市農村生活飲用水供水單位開展專項執法監督檢查。

還得讓水變成“高檔商品”

東崗自來水廠2015年6月就開始運行,設計日供水規模3000噸,覆蓋供水人口兩萬餘人。但直到今年9月,當地實際安裝入戶僅有500餘戶2600人。

王滿福之前對安裝自來水並不感冒,因為自家井水和山泉水水質也不差,何況入戶還要交一部分安裝費。但今年的乾旱讓王滿福改變了想法。這兩個月,當地有913戶交了入戶費預付款。

水變成了商品,還要把好品質關。我市出臺了《株洲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基礎設施投入、供水價格、供水水質、供水服務等標準,使農村供水水源、工程建設、供水經營、供水設施維護等有章可循。

目前全市223處農飲工程已建立化驗室55處,有109處工程配備消毒劑投加設備,市縣兩級水利局共建成農村水質檢測中心6個,自2016年以來,水利部門聯合衛健部門聯合開展水質檢測抽查,每個季度發佈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水質抽檢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