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牢記古人的這些忠告,受用終身

大家好,我是“楚何知”。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是:“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牢記古人的這些忠告,受用終身!


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牢記古人的這些忠告,受用終身

對於農村人而言,生活中存在許多規矩需要遵守,這既是農村人的處世之道,又是農村人的人生哲學;雖然老一輩的農村人並沒有多少高深的文化知識,但是“實踐出真知”,他們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用俗語的方式流傳後世,並且以此警示子孫!

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每天的早晨與晚上,農村人都有不少講究。其中有兩句俗語令人印象深刻,一句是“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另一句則是“早不喝酒,晚不罵妻”,牢記古人的這些忠告,受用終身!

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牢記古人的這些忠告,受用終身

第一句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

這句俗語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為什麼古人會有這樣看似簡單的忠告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裡所謂的“梳頭”,並不是直男用梳子或者手指在頭髮上隨便扒拉幾下,而是指古代女性的“梳妝打扮”。

對於現代社會的男性而言,當你與女朋友約會的時候,她打扮一下,估計你等待的時間少則半小時,多則一個鐘。並且古代女性還要佩戴很多頭飾,雖說“女為悅己者容”,但是舊社會的夜生活並沒有這麼豐富,因此晚上梳頭弊大於利!

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牢記古人的這些忠告,受用終身

對於現代人而言,晚上睡眠之後,大腦依舊運轉,這本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因此“夜有所夢”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但是對於古人來說這種道理他們並不明白。因此“夢境”,在古人的認識當中具有神秘色彩;更何況,古人堅信“夢想成真”。

如果早晨起來,將昨夜的好夢說出口,那麼古人認為就不會夢想成真;如果早晨起來,將昨夜的噩夢說出口,則會影響一天的心情。因此,老祖宗才會有“早不說夢”這樣的忠告!

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牢記古人的這些忠告,受用終身

第二句俗語:【早不喝酒,晚不罵妻】

對於奮戰在農村一線耕田種地的農民來說,尤其是男性,在長年累月的繁重體力勞動的壓迫之下,難免會感覺到心力交瘁。因此,不少人會選擇用喝酒來緩解壓力;除此之外,喝酒也是農村人豪爽好客的標誌。

雖說喝酒有這麼多好處,但是古人卻告誡我們:“早晨不喝酒”。原因其實很簡單:早晨喝酒,一方面是沒有下酒菜,更沒有酒友,詩仙李白就曾說過“獨酌無相親”,因此很容易喝醉;另一方面,如果喝多了,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危險,比如干活的時候跌倒摔傷,又或者在酒精的刺激之下容易與他人起衝突。因此才會有“早晨不喝酒”的說法!

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牢記古人的這些忠告,受用終身

而後半句“晚不罵妻”就更容易理解了,夫妻之間難免會發生各種矛盾,但是對於農村人而言,到了晚上本應該睡個安穩覺,養精蓄銳之後,才能應付明天繁重的體力勞動。

這個時候如果責罵妻子,一方面會影響兩人的心情,進而會睡覺不安穩;另一方面,如果妻子負氣出走,夜黑風高也容易出現不測。因此老祖宗才會有“晚不罵妻”的忠告!

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牢記古人的這些忠告,受用終身

綜上所述,從這兩句俗語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只有牢記古人的這些忠告,我們才能夠受用終身、舊錯不犯。對於農村俗語當中的唯心之論,我們應當以唯物辯證法來進行分析解剖,唯有如此,才是對傳統文化最好的傳承!對於這兩句俗語,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注:圖片源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