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收評,為什麼3大利好都沒能助推大盤上漲?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一、今日熱點解讀

1、3大利好,難以助推大盤上漲

原以為週末出了這麼多利好,大盤今天怎麼著也得來根陽線吧?打造航母級券商製造業PMI超預期回升長三角一體化這3大利好都沒能讓大盤上漲,那就有點難受了,最近一段時間,反覆出利好,都不能刺激大盤上漲,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呢?

早盤集合競價期間,居然只有2只票能封住板,長三角一體化居然一個頂板的意願都沒有,我記得4月份的時候就炒過一波長三角一體化,重點炒的江蘇自貿這個事,當時那些票都是在大盤高位的時候炒起來的,現在怕是也都沒人願意再去解放套牢盤吧。

券商們今天也都夠低調的,難道就沒有人願意爭當這個頭部券商嗎?航母級利好,直接高開誘多低走,盤中金融軟件雖然也在發力打板,但是根本吸引不到資金前來封這個板,可見情緒低迷程度。

狼是來了,可是小綿羊都不信了呀。。

A股收評,為什麼3大利好都沒能助推大盤上漲?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2、短線連板龍頭無力封板

遊資做的連板龍頭這邊,青海華鼎4板就已經是市場中的高度板了,也不知道這個智能製造到底炒的是什麼?反正叫鼎字輩的都能漲就對了。。

早盤其實是2進3的華星化工先成功打板,才帶動的青海華鼎順利的3進4。但是10分鐘不到,2只高度板就同時炸板,市場早盤的人氣情緒很差,沒有資金願意前來參與封板,都不是什麼主流熱點,純靠資金硬炒上來的。

一篇吹票的文章硬把龍星化工和阿里聯繫到了一起,就能炒3個板,已經實屬不易了。所以沒什麼硬邏輯,龍星盤中勉強維持橫盤震盪,下午回封之後也數次開板。

現在的短線連板生態實在是難做,大遊資早就懶得做小熱點了,有人打板,卻無人封板。

麥克奧迪作為股權轉讓的妖股,今天開盤快速打板,反包之後調整第三天,強勢橫盤調整龍回頭,但是上午還是經歷了炸板核按鈕,資金遲遲無力回封,折騰了一上午才封住,這種連續一字板的票漲得再多,也很難帶動短線人氣的。

所以現在連板梯隊有點青黃不接,陣容不齊整,並沒有什麼人氣龍頭能夠成功帶動短線人氣。

A股收評,為什麼3大利好都沒能助推大盤上漲?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3、蹺蹺板效應:白馬股高位調整、核心科技空中加油

年關將至,機構出貨白馬股鎖定淨值,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他們也在積極的調倉換股也很明顯,傳統核心和核心科技呈蹺蹺板效應已經持續了有一段時間了,外資也不是省油的燈,進來的真金白銀也都是衝著核心科技股去的,核心科技股的結構性走牛也是讓人慾罷不能的。

二、短線熱點龍頭

短線情緒週期:

1、大盤情緒週期:啟動階段

2、人氣情緒週期:賺錢效應低迷階段

3、龍頭情緒週期:啟動→確認→發酵→加速→分歧→反包→龍回頭。

新能源車(龍回頭):四川金頂(龍一、龍回頭)、北汽藍谷(龍二、首板);

特斯拉(確認):萬通智控(龍一、2板)、江蘇國泰(龍二、2板);

華為概念(啟動):依米康(龍一、一字板)、神州數碼(龍二、首板);

芯片(啟動):安控科技(龍一、首板)、揚傑科技(龍二、首板)、乾照光電(龍三、首板);

4、資金龍頭:歐菲光(華為概念)、聞泰科技(芯片);

A股收評,為什麼3大利好都沒能助推大盤上漲?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三、大盤走勢研判

變盤時間點:

上一個變盤點:11月22日(看跌吞沒形態,進入下降通道);

目前:縮量十字星,反抽失敗;

下一個變盤點:12月6日(未來4個交易日裡就會有結論),主要預防:C浪下跌。

週二,下方支撐在2858點附近,上方壓力在2902點附近。

上證指數早盤受利好刺激高開高走,但是在受到5天線和年線壓制震盪回落,尾盤勉強收紅,避免5連陰的尷尬,目前各均線仍處於空頭排列,技術走勢不容樂觀。

四、明日操作策略:

大盤指數週二預計:橫盤震盪,重點關注量能釋放。

應對策略:保守型:2成;穩健型:3成;激進型:5成;

短期熱點板塊:

遊資:特斯拉、新能源車、華為概念、芯片;

機構:核心資產、核心科技、醫藥;

市場現在對於利好已經越發的冷漠了,根本無法帶動資金恢復做多熱情,機構大資金都忙著爭年底排名,錢荒的狀態將會繼續維持一段時間,外資今年也收工了,我們只能自我拯救了。

在大盤沒有放量之前,一切利好都是紙老虎,淡定一些,來日方長,佛系看盤

A股收評,為什麼3大利好都沒能助推大盤上漲?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五、中長線投資策略:

指數基金空間定投(拿時間換空間):立體化交易時代,還是要多元化配置來分散風險。

波段穩健型:1—5成;

思路:每個月分批建倉,一買左側低吸建底倉、二買二次探底加倉、三買突破回調加碼;

ETF指數:滬深300ETF(510300)、創業板50(159949);

板塊型指數ETF:科技ETF(515000)、證券ETF(512880)、5G ETF(5150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