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失的一個省份,現在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中心區域

和上次介紹的察哈爾省一樣,綏遠省也是民國時期設立的塞北四省(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寧夏省)之一。綏遠省設立於1914年袁世凱北洋政府時期,在1954年撤銷併入內蒙古自治區,轄區範圍包括今天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烏蘭察布、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烏海等重要自治區中部的主要城市。

中國消失的一個省份,現在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中心區域

民國時期塞北四省區域

那麼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40多年的綏遠省是如何成立,新中國成立以後又為什麼撤銷了吶?今天小編和大家來了解一下。

明清時期綏遠屬漠南蒙古的一部分,清政府在這裡設歸綏道,屬山西省管轄。這時期由於北方自然災害頻發,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漢人尤其是山西人迫於生活壓力選擇“走西口”,背井離鄉北上口外的內蒙古地區謀生。大大促進了這一地區農業商品經濟的發展,這裡逐漸成為農牧並舉、蒙漢共居之鄉。


中國消失的一個省份,現在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中心區域

綏遠省

民國初年,在沙皇俄國的俄的支持下,外蒙出現分離出中國的傾向。內蒙古地區由於面積狹長,地廣人稀少,不利於中央統治,也面臨著分裂的危險。1914年,袁世凱政府為加強對蒙古地區的統治,建立綏遠特別區,實行“晉綏分治”。


1928年北伐後的國民黨政府正式改稱這裡為綏遠省,省會為歸綏,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此後綏遠省一直是山西王閻錫山的勢力範圍,其軍隊稱為晉綏軍。1935年傅作義將軍曾在這裡組織抗戰,締造百靈廟大捷,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中國消失的一個省份,現在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中心區域


新中國成立初期,仿照當時蘇聯的民族自治制度當時,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但是新成立的內蒙古位於東北部草原位置偏僻,甚至沒有一定規模的大城市適合做為首府。而綏遠省自古就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生活的區域,城市建設也有一定基礎。北方局勢已經相對穩定,塞北四省的軍事戰略防禦作用相對弱化。於是在1954年6月中央決定撤銷成立40多年的綏遠省,整個管轄區併入了內蒙古自治區。

中國消失的一個省份,現在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中心區域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首府也由張家口遷入歸綏市,並改名為呼和浩特市。後甘肅省、寧夏省的部分地區也劃入了內蒙古自治區,基本形成了現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區域輪廓。關於省份地域變化的故事還有很多,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小編大家再慢慢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