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乳企PK遭遇AI人工智能,品牌營銷有何“尖端武器”?

隨著奶粉消費者的快速迭代,9095後將慢慢成長為奶粉消費群體的中堅力量。如今語音識別、金融、智能家居、無人駕駛…人們生活一點點受到人工智能的“演化”。有的乳企敏銳地捕捉到受眾習慣的轉變,為了潛在顧客中比例極高的年輕一代,開始藉助各類媒介佈局,提前佔領這群消費者心智。

步步試水

品牌+互聯網的實踐



從孕育新的生命,到懷胎十月寶寶出生,這段時間週期內一個家庭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爆炸上升,作為新手父母的消費者都想不出門就能快速獲得專業指導或有效方案,在這種情況下,遠在天邊的品牌方或是隔了幾條街的門店顯然都無法勝任,於是不少品牌先借助互聯網來進行這項服務。

當乳企PK遭遇AI人工智能,品牌營銷有何“尖端武器”?


比如整合優勢醫療資源,再通過線上小程序、官網等形式,擊破寶爸寶媽們最頭疼的育兒痛點。像飛鶴是與兒科教育學專家王麗霞、著名育兒專家張思萊、情商教育專家張怡筠等開展育兒講堂;伊利開發有“伊利母嬰營養學院”小程序,給多位專家開闢出課堂分享平臺;藍河既推出育兒專家問答短視頻欄目《藍河100秒 媽媽有驚喜》,還搭建了“媽媽有驚喜”APP,給父母提供育兒知識;貝特佳是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家庭醫生在線”聯手推出育兒頻道等等。


行業內也出現了奶粉智庫這一奶粉新媒體+互聯網的模式,充分利用專業力量為5000萬寶媽及從業者解讀每一款奶粉。該網站已收錄一千多款奶粉產品相關信息,通過提供“比奶粉,查品牌,看評測”等多種服務,讓奶粉的信息透明化,幫助解決消費者、從業者的疑點、難點。

人工智能襲來

千人千面賦能乳企品牌營銷



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消費者都是各有需求差異的個體,是“千人千面”的。品牌如果能抓住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痛點,及時提供個性化的精準營銷或是提升零售服務,將有機會大大提高用戶黏性。互聯網時代到來以後,各大品牌都在追求能達到“千人千面”這一服務目標,不過背後需要有複雜的大數據模型的支撐。高水平的大數據平臺,不僅僅在於數據量的積累,更重要的是智能的分析模型。


像惠氏就在線上微信打造了“惠氏媽媽俱樂部”,通過引入AI助手識別問題,定製化地為消費者提供有趣、便捷、交互更自然的服務;線下也有些品牌和門店合作創新店內人工智能,藉助於人臉識別技術,專人服務、智慧支付等手段,實現線下千人千面,精準營銷,讓母嬰零售更加智能化。



目前的AI生活用品中,智能音箱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活躍的人工智能語音交互平臺之一。近日,美贊臣與小米旗下人工智能音箱“小愛同學”達成合作,合生元和百度智能“小度”達成合作,這些也是對“千人千面”服務的另一種探索途徑。


品牌方隨著智能家居用品進入家庭,能依靠專業信息數據庫及時提供指導服務,在用戶心理建立起信任感,形成流量入口。從消費者日常語音交互服務中,品牌方可以分析海量數據得出用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得到了品牌瞭解用戶最迫切的需求後,推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再到把用戶認可後的產品信息分享給有需要的用戶,通過智能工具,品牌方甚至能將服務對象擴展至全家人。

母嬰+AI

品牌可以迎來新內容、新場景


整體來看,嬰幼兒奶粉市場經過大洗牌後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模式、競爭激烈同時利潤率走低,除了不斷開發細分新品,乳企的營銷概念逐漸成為撬動市場的“新貴”。


而隨著5G的普及,在人工智能應用上,有數據顯示,到2019年40%的數字化轉型項目將使用AI服務;到2021年,75%的商用企業級應用將使用AI,超過50%的消費者將享受機器人客服的服務,50%的新型機器人將採用AI。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迅猛,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正在重新定義中國製造,也在重新定義乳業製造,而且已成為商業的重要競爭力。

當乳企PK遭遇AI人工智能,品牌營銷有何“尖端武器”?


奶粉是一個產品知識豐富且長決策鏈的產品,需要品牌的持續教育、終端導購也要有紮實的產品知識、及時傳遞品牌活動,還要避免同質化的內容輸出,便捷服務體驗.....人工智能可以讓這些工作變得越來越簡化,有效輔助終端導購完成以上這些工作的內容,這也是人工智能的魅力所在。


新的消費群體,在推動著整個行業的發展。事實上,奶粉市場已經進入急速變化的階段,品質、創新、定製化服務無一不需要抓牢,這些都將會成為企業間競爭的戰略高地,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如果你還沒有掌握這種發展方向,那你可要抓緊時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