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億票房什麼概念?6億人次進影院觀看的老電影!帶你一睹為快

《保密局的槍聲》是長影1979年上映的電影,當年也是萬人空巷,一睹為快。

1.8億票房什麼概念?6億人次進影院觀看的老電影!帶你一睹為快

為什麼這部電影那麼火?應該有三方面原因:

1.時代因素

這個好理解,1979年是什麼年代?萬物復甦的年代。走上正軌的人們擁抱一切新的事物,以慰藉曾經荒蕪的心靈。

人們終於可以正常娛樂了,但可選的東西實在有限,家裡也就是聽收音機,家外也就是看電影了。

那個時候是全民看電影,不像現在是以年輕人為主。說白了,在當時,電影,你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不看這個你還能看哪個?

從這個意義上說,1.8億票房既是實打實的,又是無可選擇的。

當然,破冰時代,人們壓抑太久,迸發的能量是巨大的。雖然受限於各方面條件,但那個年代,爛片並不多。人心思變、向好向美,前所未有,無可抵擋。

1.8億票房什麼概念?6億人次進影院觀看的老電影!帶你一睹為快

2.題材因素

本片的題材也好,這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題材之一:諜戰、臥底。後來的《潛伏》可以看作是《保密局的槍聲》的“天津版”。

諜戰特工題材最大的魅力是:英雄替你完成生活中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且不太離譜。相對於純粹的現實題材和純粹的不現實題材,此類影片找到一個平衡點,像現實主義的武俠片。

話說那個年代,大家太需要一個英雄,來拯救這個世界,然後讓大家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最好是高大英俊、劍膽琴心、大義凜然,而在影片中,劉嘯塵和常亮(老三)完全符合這個形象。

怎麼說呢,雖然那個年代的英雄還是多少有臉譜化傾向,扮演男一號劉嘯塵的陳少澤也稍顯漂亮,但他們身上的那股正氣,是當下演員最缺乏的。

那個時代,普羅大眾最需要正氣!

3.創新因素

首先是人物設定,尤其是反面人物,已基本上脫離“臉譜化”了。

像反一號、軍統組長張仲年,拉家常時慈祥得不得了,生活上還挺有品味;像壞蛋、特務餘雲祿(扮演者陳國軍,曉慶前夫),美式軍服長筒皮靴,比劉嘯塵還帥氣。

當然,面目猙獰如冷組長、楊隊長,也不缺。總之,反面人物的塑造,在當時肯定是突破了。

其二是劇情的設定,也不合常法,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影片開頭,劉嘯塵打死冷鐵新和叛徒黃顯才的一段,是明顯的序幕環節,不僅時長不短,且一些看起來很重要的人物突然就死翹翹了,很昆汀·塔倫蒂諾。此類結構,當時在國產片中出現,可看出導演常彥的用心。

包括影片最後,原來劉嘯塵背後還有常亮,竟搶了男一號的風頭,劇情之起伏反轉以及突然暴發的那一下,令人驚歎。

其三是黑白片的運用。可以說,懸疑、黑色、諜戰等題材,採用黑白膠片,玩好了,魅力無窮。(1980年的國產經典黑白影片《405謀殺案》亦是如此)

其實拍成黑白片也是無心插柳之作。當時導演常彥本打算拍彩色片,甚至想用進口膠片,但因種種原因未成。其索性拍成了黑白片,沒想到成為一時經典。


1.8億票房什麼概念?6億人次進影院觀看的老電影!帶你一睹為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