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票房什么概念?6亿人次进影院观看的老电影!带你一睹为快

《保密局的枪声》是长影1979年上映的电影,当年也是万人空巷,一睹为快。

1.8亿票房什么概念?6亿人次进影院观看的老电影!带你一睹为快

为什么这部电影那么火?应该有三方面原因:

1.时代因素

这个好理解,1979年是什么年代?万物复苏的年代。走上正轨的人们拥抱一切新的事物,以慰藉曾经荒芜的心灵。

人们终于可以正常娱乐了,但可选的东西实在有限,家里也就是听收音机,家外也就是看电影了。

那个时候是全民看电影,不像现在是以年轻人为主。说白了,在当时,电影,你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不看这个你还能看哪个?

从这个意义上说,1.8亿票房既是实打实的,又是无可选择的。

当然,破冰时代,人们压抑太久,迸发的能量是巨大的。虽然受限于各方面条件,但那个年代,烂片并不多。人心思变、向好向美,前所未有,无可抵挡。

1.8亿票房什么概念?6亿人次进影院观看的老电影!带你一睹为快

2.题材因素

本片的题材也好,这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题材之一:谍战、卧底。后来的《潜伏》可以看作是《保密局的枪声》的“天津版”。

谍战特工题材最大的魅力是:英雄替你完成生活中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且不太离谱。相对于纯粹的现实题材和纯粹的不现实题材,此类影片找到一个平衡点,像现实主义的武侠片。

话说那个年代,大家太需要一个英雄,来拯救这个世界,然后让大家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最好是高大英俊、剑胆琴心、大义凛然,而在影片中,刘啸尘和常亮(老三)完全符合这个形象。

怎么说呢,虽然那个年代的英雄还是多少有脸谱化倾向,扮演男一号刘啸尘的陈少泽也稍显漂亮,但他们身上的那股正气,是当下演员最缺乏的。

那个时代,普罗大众最需要正气!

3.创新因素

首先是人物设定,尤其是反面人物,已基本上脱离“脸谱化”了。

像反一号、军统组长张仲年,拉家常时慈祥得不得了,生活上还挺有品味;像坏蛋、特务余云禄(扮演者陈国军,晓庆前夫),美式军服长筒皮靴,比刘啸尘还帅气。

当然,面目狰狞如冷组长、杨队长,也不缺。总之,反面人物的塑造,在当时肯定是突破了。

其二是剧情的设定,也不合常法,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影片开头,刘啸尘打死冷铁新和叛徒黄显才的一段,是明显的序幕环节,不仅时长不短,且一些看起来很重要的人物突然就死翘翘了,很昆汀·塔伦蒂诺。此类结构,当时在国产片中出现,可看出导演常彦的用心。

包括影片最后,原来刘啸尘背后还有常亮,竟抢了男一号的风头,剧情之起伏反转以及突然暴发的那一下,令人惊叹。

其三是黑白片的运用。可以说,悬疑、黑色、谍战等题材,采用黑白胶片,玩好了,魅力无穷。(1980年的国产经典黑白影片《405谋杀案》亦是如此)

其实拍成黑白片也是无心插柳之作。当时导演常彦本打算拍彩色片,甚至想用进口胶片,但因种种原因未成。其索性拍成了黑白片,没想到成为一时经典。


1.8亿票房什么概念?6亿人次进影院观看的老电影!带你一睹为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