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幽雲十六州沒丟,宋是否能成漢唐一樣的帝國?

魔力俠曹操


並不能。導致兩宋面對北方持續被動挨打的,並不是地理因素,而是“揮刀自宮”般的重文輕武國策。

丟掉幽雲十六州後,中原政權的軍力並不弱

沒了幽雲十六州,所以中原王朝面對契丹就得被動挨打?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也是對唐末中原政權武力的輕視。

在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後,契丹不僅得到了地和人,更獲得了先進的生產力,其綜合實力得到了質的提升,但這並不代表它面對中原具備了一邊倒的優勢。

以割地的後晉為例。

石敬瑭死後,他的兒子石重貴對契丹翻臉,雙方關係緊張。公元943年,後晉境內遭受了連續天災:

春夏兩季旱災,秋冬水災;而且蝗災肆虐,史書稱,後晉境內,西起關中,東到江淮,北抵燕雲,草木皆盡。連續的災害,導致了嚴重的饑荒,數十萬百姓被餓死凍死;再加上之前數十年的戰亂,後晉實力空前虛弱。

公元944年,契丹趁機入寇,貝、恆、邢、滄等北方重鎮全線告急,兵鋒直抵太原、鄴都。石重貴求和被拒後,只得調兵遣將與契丹全面開戰。與我們想象中不同的是,國力虛弱的後晉,也夠契丹人喝一壺的:

馬家口之戰,契丹人則被李守貞打哭。在佔據了黃河沿岸的馬家口後,契丹萬名步兵修建營壘,上萬騎兵在外圍警戒,其他數萬人則分批渡河。後晉義成節度使李守貞率軍抵達後,直接進攻,契丹騎兵敗走,施工的步兵被殺得七七八八,渡河的也被殺死淹死近萬人;對岸的契丹人目睹此慘狀,大哭而去,自此不敢渡河往東。

其後,契丹主耶律德光與後晉皇帝石重貴均親自御駕親征,雙方在澶州城北遭遇,契丹兵力超過十萬,其中精騎數萬。在契丹騎兵左右衝擊之下,晉軍毫無畏懼,“萬弩齊發,飛矢蔽地”,雙方均死傷無數。耶律德光無奈,夜裡引軍撤退。

後來雙方多次交戰,互有勝負。在公元945年,後晉軍在陽城擊敗攜全國精銳而來的耶律德光,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但連續的征戰,使後晉原本虛弱的國力進一步惡化;陽城大捷,也使石重貴失去了進取心,以為契丹人不足為慮,開始驕奢淫逸;政治也逐漸混亂。

公元946年,契丹再度入寇,後晉領軍大將杜重威率晉軍投降,遠在太原的劉知遠則按兵不動,契丹人長驅直入,石重貴被俘,後晉滅亡。

藉著中原軍民反抗契丹的機會,劉知遠建立後漢。耶律德光帶著戰利品撤回國內的途中病死,仰慕中原文化的兀欲即位後,重用漢人,壓制部落酋長,國內陷入亂局,暫時無暇南侵。

後來,後漢朝政也陷入了混亂的怪圈,大將郭威建立後周。在他死後,養子郭榮即位,他就是後世聞名的後周世宗(本姓柴,也稱柴榮)。他在位期間,對內發展經濟、整頓朝政,對外積極擴張,雖強敵環伺,但後周陸續從後蜀、南唐、契丹手中奪得大片土地。正當他準備一鼓作氣收復燕雲十六州之際,卻英年早逝。被寄予了託孤重望的趙匡胤則黃袍加身,北宋建立。

五代十國戰亂頻繁,中原政權兵力為何強盛?

可見,在五代十國時期,華夏大地四分五裂,統治區只集中於黃河流域的中原政權換代如家常便飯,國力大受削弱,但軍力仍然彪悍。無論空前虛弱的後晉,還是逐漸恢復元氣的後漢、後周,不僅步兵精銳無比,騎兵也同樣能與契丹掰掰手腕。

這得益於當時幾乎等同於軍國主義的制度。我們都知道,李隆基時期蓬勃發展的節度使制度,將一個區域的軍、政、經濟大權集中於節度使手中,高度集中的資源調動權,使得唐朝的戰爭機器無比強大,就這樣,李隆基時期的大唐軍力達到了頂峰;但也正是同一制度,唐朝因安史之亂苟延殘喘,一直處於和地方節度使的拉鋸戰中,最終走向滅亡。

到了五代時期,除了後唐取代後梁外,後晉、後漢、後周都是內部武將篡權,雖然執政者意識到了武將權力過大的惡果,但嚴峻的內憂外患,使他們無暇/無能力調整,甚至要依靠節度使來應對來自各方面的危機。比如後晉時擊敗契丹人的李守貞等名將,都是地方節度使。

直到雄才大略、頗具唐太宗遺風的柴榮掌權後,才對軍事制度進行了改革。他的核心措施,是面向全國精挑細選,大力強化禁軍,使其力量遠遠超過地方藩鎮的郡兵。正是靠著這一股中央精銳,他在位期間四面出擊,甚至讓人看到了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希望。

可惜的是,他防住了藩鎮,但防不住禁軍統帥。在他死後,禁軍的殿前軍都點檢趙匡胤篡權,宋朝建立。

揮刀自宮、自廢武功,趙匡胤兄弟倆的新政

對造成盛唐以來200多年混亂局面的武將擁兵自重現象,黃袍加身的趙匡胤自然有著刻骨銘心的體會,他與弟弟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期間,從制度入手,徹底改變了千百年來中原王朝武力強盛的基因:內重外輕、重文抑武。

(一)內重外輕。

中央直屬的禁軍一半集中在皇帝身邊;剩下的分散在各地。同時,駐軍統帥時常調動,“兵無常帥、帥無常師”。

(二)軍人待遇、地位低

宋朝時的禁軍與後周時期相比,雖然名字相同,但實質已變。在柴榮手下,禁軍是令行禁止、待遇優厚的虎狼之師;在宋朝,禁軍則變成了被人輕視的對象,他們的待遇只夠養家餬口,地方部隊則更慘。

為了生存,軍人們不得不從事合法、不合法的不相關活動,戰鬥力直線下降,很多人淪為了兵油子。

(三)提高文人地位和待遇

這個致命招,把造就強漢盛唐的尚武之風徹底滅絕:

1、把進士的錄取人數提高到驚人的幅度。在唐代時,每年獲得進士身份的文人在10-40人之間,宋代平均每年可達150多人。

2、在唐代,中了進士不等於能做官;宋代則完全相反,獲得功名就能成為公務人員。為了他們,宋代的閒職多到令人髮指,而且待遇優厚,甚至造成了政府的財政困難。

3、趙匡胤兄弟傳下家訓:不殺大臣及言官。

4、宋代的文官爵位可以當做遺產送給後代及親朋好友。

簡而言之,文人=當官,當官=高工資、高地位;當兵=收入可憐、薪酬微薄、地位輕賤。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所以在兩宋時期,幾乎全部的社會精英都棄武從文,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宋代的文化如此繁榮。

所以,宋朝之所以軍力孱弱,失去了幽雲十六州並不是主因,體制上重視內憂超過外患才是關鍵。不然,以遠遠超過後漢、後周數倍的國土與人口,再加上持續恢復的經濟實力與科技能力,宋朝若決心對外,不可能被被契丹、女真、西夏等少數民族揍得滿地找牙。

因此,不要老是以幽雲十六州來為趙宋開脫。沒有能力平衡軍事與政權穩定,乾脆就自廢武功。兩宋之所以孱弱,說到底還是趙匡胤兄弟的綜合水平與劉邦、李世民相比,差的不是一個量級。


正史漫談


從今天來看,中原王朝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所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慘重了。周世宗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把身體給拖垮了;宋太宗兩度北伐,都遭到慘重的失敗,以致宋朝後來專心“守內虛外”,再也無心開疆拓土。不得不說,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無疑是噩夢一般。

如果燕雲十六州沒有丟失,宋朝的防線就推進到長城關口,以宋朝的政治和經濟體系,能否成為漢唐一樣的大帝國呢?

答案是不能。因為宋朝從建國起,其政治和軍事體系就被閹割了。

種種史實表明,宋太祖對軍隊所實施的改革完全是災難性的,甚至是致命性錯誤,給整個大宋王朝以及整個華夏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從表面上看,改革固然在內部有效地防止了黃袍加身式的兵變再次發生的可能,但在另一方面,宋朝軍事體系錯綜複雜的管理指揮系統,運轉起來非常緩慢,沒有什麼效率可言。更加嚴重的是,這種故意造成的“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兵不識將,將不知兵”,也使部隊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無從談起。不但無法形成強大的攻擊力,就連承受大的打擊都非常困難。

從史書上看,早在太祖時期,將帥無權,軍隊缺乏訓練等矛盾就已經暴露了出來。隨著歲月的流逝,先前訓練的禁軍士卒都已死去,而禁軍又是終身制,老弱的又不能裁減。以致後來的士兵沒有聽過戰鼓,不識兵陣。平時缺少訓練,“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這樣的軍隊是毫無戰鬥力可言的。

宋太宗即位後,不但一切都按照既定方針執行,而且對武將的防範更加變本加厲。其中最讓人看不懂的也是最愚蠢的政策就是“將從中御”,完全剝奪了將帥在戰場上隨機應變的指揮權。

在戰場上,要麼皇帝親自指揮,要麼坐在皇宮裡,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戰局指手畫腳,這無異於是把本就被宋太祖閹割的大宋軍隊的手腳給捆綁起來了。難怪宋朝軍隊在與外敵交戰時,往往是一觸即潰。

自太祖太宗之後,先後16任皇帝,除了宋神宗稍微像個男人以外,其他都缺乏雄性的氣概,在異族的肆意侵略和凌辱面前,大宋王朝往往表現得像一個抽泣的小媳婦。而這一切,追根溯源,不能不說是宋太祖和宋太宗兩兄弟制定的“偃武修文”這一基本國策所結出的惡果。

因此,無論燕雲十六州是否在宋朝手中,大宋王朝都不可能變得像漢唐一樣強盛。因為經濟勢力再強大,只要軍隊戰鬥力上不來,就算燕雲十六州在手,也遲早會被外族奪走,更別說再進一步開疆拓土了。


風雪西樓夜


我們的印象中,漢唐是強大的,宋朝是積貧積弱的,但是我們卻較少提到漢唐時如何衰落的。中國歷史有這樣一個特點,一個朝代建立後,他要努力尋找上一個朝代滅亡的原因,以免重蹈覆轍。漢初吸取了秦朝苛政的教訓,施行無為而治,取得了成果,但最後亡於地方豪強。唐朝吸取隋朝的教訓,實行藩鎮制度,壯大軍事實力,使得兵鋒越過天山,直達中亞。但同樣是藩鎮制度,造成了安史之亂,唐朝由此衰落。

五代十國,無不是舊的唐朝藩鎮各處盤踞,戰亂不休,國無寧日。所以趙匡胤建立宋朝以後,堅決廢除了藩鎮制度。但如此一來,內憂解除了,外患卻來了。

所以宋朝軍力衰落的原因,是因為廢除了藩鎮制度,卻沒有找到更好的加強國防的辦法。

所以燕雲十六州的丟失,雖然失去了地理優勢,但不是軍事失利的原因。與西夏的交戰,沒有十六州的因素,不是照樣打敗了嗎?

同遼國作戰失敗,是宋朝初年的事。澶淵之盟後,兩國一直是和平的,雖然有一些賠償,但通過經濟貿易,宋朝早就成倍的賺回來了。

所以,燕雲十六州雖然重要,但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制度建設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在美國,國防部長由文職官員擔任,這其實也是一種制度上的嘗試。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世界各國都在根據各自的國情,不斷的尋找好辦法。實事求是,才是根本的道理。


三維看歷史


宋朝:你為什麼不能強大?

如果幽雲十六沒有丟,宋朝能不能像漢朝和唐朝一樣成為一個帝國?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畢竟我們提到中國歷史朝代總會說唐宋元明清,在我們的印象中除了宋朝,唐元明清幾乎都可以稱得上是帝國,那麼宋朝究竟可不可以被稱為帝國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帝國的含義,究竟什麼樣的國家才能被稱為帝國?“帝國”以此並非土生土長的漢語詞彙,而是英文empire的漢譯詞,在十九世紀以前,帝國一詞並不見於中國傳統典籍,帝國一般意義上是指“國力強大的對外實行擴張政策的君主專制國家。”由此,一個國家要被稱為是帝國必須符合四個條件一是國力強大,二是對外擴張,三是君主制國家,四是君主對內必須實行專制政策。宋朝作為一個帝國來說,只符合後面兩個條件,至於後面那兩個條件,宋朝不僅不符合,而且差得遠。宋朝的國力一直是積貧積弱,宋朝的對外政策一直是投降主和。



其次,拋開帝國的原始含義不說,就算把被遼國侵佔的幽雲十六州還給宋朝,宋朝就能夠像漢朝和唐朝一樣成為一個大帝國了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一個國家是否強大,雖然地理位置對其有一定的影響,但這個影響絕對不是決定性的。 正如孟子所說: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再次,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取決於他的最高統治集團對國家所實行的政策和方針,而宋王朝的最高統治政策就是“以文治國”人才任用方針是“重文輕武”。成為帝國要對外擴張,歷史上漢王朝和唐王朝曾經不止一次的對外擴張,而對外擴張靠的是武人將軍,可是宋朝的武人地位極其低下,整個兩宋三百二十年所湧現的名將還沒有唐朝初期三四十年的多。好不容易出現一些一流的名將不是屈死就是冤死或者鬱悶而死。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北宋名將狄青和南宋名將岳飛。本來就缺乏一流武將,而且出現了一流武將,也不知道好好的善待任用,這樣一個國家能夠向外擴張嗎?顯然是不能的。



最後,宋朝為什麼不能成為大帝國呢?這我覺得還應該提一下宋太宗,他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成為了後世宋朝各代皇帝的行為準則:

國家若無外患,必有內憂;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


從這句話裡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宋朝統治集團的核心統治是“安內”而不是“攘外”。一個只顧安內的王朝又怎麼能夠成為一個萬方來朝的帝國呢?不過也正是因此家,宋王朝才超過了中國曆代封建王朝二百年的平均壽命,想過長達三百二十年之久。


舊事舊人歷史說


不論是秦漢還是隋唐,哪怕都後面的元明清,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強盛的大一統王朝,都是打出來,而不是僅僅看著一個燕雲十六州。。。

很多宋吹會說,宋代開局就沒有了燕雲十六州,丟失了養馬產地,導致沒有騎兵,進一步影響了軍事實力。。。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所謂養馬產地是主要有兩塊地方的,一塊就是所謂的燕雲十六州,另一塊就是更為著名的河套平原。。。而河套平原,一開始西夏還沒建國,對中原剛建立的趙宋也有一定歸附的,但最後也丟了,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其他原因。。。但是,中國幾千年來,開局除了東漢的劉秀在開局時就有河北外,其他的王朝沒一個有河套平原跟燕雲十六州,而且從創業的角度來看,宋代的開局起點比漢唐都要高,幾乎是用最小的成本最低的風險直接繼承了後周的遺產,這跟劉邦作為布衣出身簡單太多了,比李淵李世民父子一兵一城從太原出發打下天下也容易。。

又有很多人說,宋代一建國面對的對手就跟漢唐不同,漢代的匈奴,雖統一,但並沒有形成中央集權。。。唐代的突厥也一樣。。。而宋代的契丹遼朝卻是一個成熟的封建集權的國家,體量都不是匈奴與突厥能比的。。。但是比起秦帝國拔起紮根了數百年的東方六國,難度還是太低了。。。比起漢唐剛建國時期都曾差點胎死腹中境地也好受。。。更何況你開局就有全部的後周?估計歷史上能有這待遇的,也就隋朝了。。。

一個小小的燕雲十六州,並不是決定宋代命運的主要因素,而是宋代一開始的國家戰略就有了問題。。。宋代是一個寧願縱容士兵對百姓搶劫縱火,也不會讓士兵餓肚子的朝代,所以宋朝農民起義不少,但武將造反沒有。。。

宋朝的理想也一直是建立一個跟漢唐一樣威震四海的大帝國,但是在經濟上做到了,政治上也沒有匹配理想的戰略出來。。。宋代缺的不是一個燕雲十六州去養馬,而缺的是一個漢武帝唐太宗這種雄才大略的帝王。。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史,漢唐明清這種享國200年以上的大帝國,至少都出現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這些大一統王朝沒代君主都有自己的任務去完成,這些王朝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他們總有幾個帝王能在在軍事上有著理智而又可靠的決策,所以人家能打贏也能開疆拓土。。。宋代從一開始就點錯了政治樹,還偏了回不來。。。


我才是餘虞魚


先請諸位看一首唐詩: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唐·王維《使至塞上》

唐代大詩人王維在詩中所說的“燕然”,就是晚唐五代直至兩宋時期被中原王朝視為北方戰略要地的 “燕雲十六州”,也稱為“幽雲十六州”。

而五代時期“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北方的遊牧政權—契丹遼朝,可能是晚唐以後,五代十國時期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自此以後,中原王朝逐漸由奮發有為、全面開拓轉向內斂保守、閉關自守,可以說“幽雲十六州”的得失,直接影響到了此後四百年間中原王朝的的國家整體戰略,間接地影響了之後千年中國歷史的總趨勢。

<strong><strong>

如果幽雲十六州沒丟,宋是否能成漢唐一樣的帝國?

筆者先同諸位一起看看“幽雲十六州”的前世今身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古語有云:“失嶺北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

“幽雲十六州”具體指:幽州(今北京市區)、順州(今北京市順義區)、儒州(今北京市延慶區)、檀州(今北京市密雲區)、薊州(今天津市薊州區)、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間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媯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武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蔚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應州(今山西省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市東)、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區)、雲州(今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其中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燕山南北,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北支的西北。

<strong>

“幽雲十六州”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區,基本上就是今天中國地理劃分上的華北地區北部,是從北方蒙古高原南下進入華北大平原的必經之地,是燕山向華北大平原的過渡地區,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起,“幽雲十六州”在一千多年時間裡,基本上全部或者大部掌握在中原王朝或者說北方強大政權手中,一直作為保障中原地區北部邊境安全的屏藩存在。

直到五代十國時期,“幽雲十六州”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公元907年,曾經輝煌強盛的大唐王朝最終覆滅,朱溫篡奪政權建立後梁。

與此同時,“幽雲十六州”並不在後梁政權實際控制下,公元911年,唐朝的幽州節度使劉守光不顧眾將臣的反對,登基稱帝,國號大燕,改元應天,史稱“桀燕”。

桀燕建立後,即不斷受到唐朝末年另一強大藩鎮沙陀人晉王李存勖的攻擊。

公元913年,晉軍攻陷幽州,不久俘殺了割據幽雲地區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

到了923年, 李存勖滅亡後梁政權,建立後唐,“幽雲十六州”正式歸於中原王朝版圖。

後唐末帝李從珂繼位後,對後梁河東節度使,也是自己的親姐夫石敬瑭起疑,石敬瑭聞訊也在暗中策劃發動叛亂。

公元936年五月,李從珂改授石敬瑭為天平軍節度使,並降旨催促赴任。

石敬瑭懷疑末帝對他起疑心,立即舉兵叛變,後唐朝廷派大軍討伐,石敬瑭被圍,向契丹求援。

石敬瑭為了表示誠心,許諾事成登基後向契丹割讓“幽雲十六州”。

公元936年九月契丹軍在皇帝耶律德光率領下大舉南下,擊敗唐軍。

十一月,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石敬瑭認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

公元938年,後唐滅亡次年,石敬瑭按約定將“幽雲十六州”正式獻給契丹。

燕雲十六州被割讓給契丹遼朝,使得中原王朝失去了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天然防線,遼政權由此進入中原傳統勢力範圍,開始從單純的遊牧民族,向遊牧與農耕相交雜的民族過渡,並且逐漸以天下共主身份自居,一有機會就要進軍中原。

到了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有“五代第一明君”之稱的後周世宗皇帝柴榮率軍北伐契丹遼朝。

柴榮指揮後周大軍水陸並進,一個多月內收復山南瀛、莫、寧三州,以及益津關(河北霸縣)、瓦橋關(涿縣南)、淤口關三關。

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五月,兵臨幽州(今北京)時,因病重班師,六月十九日,卒於東京(今河南開封)。

柴榮收復的“三州三關”是“幽雲十六州”被割讓二十年後,中原王朝第一次武力收復的失地,等於在十六州中打進了一個楔子。<strong>

宋朝開國之後,面對契丹遼朝鐵騎由“幽雲十六州”南下疾馳而至的威脅,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廣植樹木,在今天河北中北部靠近北京的大宋王朝北方邊境上,開挖深溝,灌入河水,在河北南部興建大宋王朝五京之一的“北京”大名府,作為北方最重要的軍鎮,以此作為防禦和反攻契丹入侵的前進基地。

宋太祖趙匡胤自登基開始就不曾放棄收復“幽雲十六州”,他反覆權衡,認為宋朝軍力整體不如契丹,靠武力收復恐怕希望比較渺茫,於是他決定用金錢贖買,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逐年積蓄專用於贖回“幽雲十六州”的錢財。

到了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趙光義在滅亡最後一個割據政權“北漢”後,移師幽州,試圖借宋軍剛剛打了一場勝仗的餘威,擊潰契丹從而一舉收復“幽雲十三州”。

可惜的是,宋軍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之戰中大敗,之後與遼進行二十多年的戰爭,但再未曾佔領寸土。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真宗皇帝趙恆北伐不利,與遼國在澶州(今河南濮陽西南)簽訂了停戰和議,史稱“澶淵之盟”,之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strong>

到了北宋末年,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與東北地區新崛起的女真金朝訂立“海上之盟”,約定聯合滅遼後,金歸還宋燕雲十六州。

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二月,金滅遼後順勢又佔領燕京地區,背棄盟約,拒不歸還“幽雲十六州”。

金滅北宋後,在南宋宋紹興二十三年、金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金朝皇帝完顏亮擴建燕京為金朝五京之一的中京“中都”,並確定為金朝的首都。

到南宋嘉定八年、金貞祐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即公元1215年時,蒙古攻克金朝都城中都,並改名為燕京。

到了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元世祖中統五年,即公元1264年八月,元朝開國皇帝世祖忽必烈下詔改燕京為中都,定為陪都。

到了元世祖至元九年,南宋度宗鹹淳八年,即公元1272年,忽必烈下詔將中都改名為大都(突厥語稱汗八里,帝都之意)。

從公元938年開始,“幽雲十六州”被北方遊牧民族政權佔據長達四百三十年,直到大明王朝開國,明朝北伐大軍於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攻克大都,“幽雲十六州”得以重新併入中原王朝版圖。

到了明朝永樂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幽雲十六州”地區至此真正成為了中原王朝的“京畿重地”。<strong>

看了“幽雲十六州”的過往歷史,筆者再來探討一下,如果兩宋王朝能夠收回“幽雲十六州”, 是否能成漢唐一樣的帝國,是不是能重現漢唐盛世呢?

答案是,不能,絕對沒有這個可能性!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做一番探究。

兩宋三百年,一直是一個飽受爭議的朝代,一方面它的經濟高度繁榮,被眾多史學家推崇至極。

民國年間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這樣評價宋朝:

“吾中華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另一方面,兩宋王朝軍力孱弱,對外始終委曲求全,對內部的制度建設一直是苟且而已。

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對宋朝的評價則相反:

“宋代對外之積弱不振,宋室內部之積貧難療。”

“養了武的又要養文的,文官數目也就逐漸增多,待遇亦逐漸提高。弄得一方面是冗兵,一方面是冗吏,國家負擔一年重過一年,弱了轉貧,貧了更轉弱,宋代政府再也扭不轉這形勢來。”<strong>

這個非常有意思,兩位都是享譽世界的史學大家,他們的觀點代表了學術界對宋朝的看法分成兩個極端,有褒有貶,但歸根到底都是有良知、有家國情懷的學者們“愛之深恨之切”的表露吧。

從北宋開國之初,直到北宋滅亡,歷代皇帝應該是從未放棄過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想法,但沒人成功過。

離成功最近的一次就是北宋亡國前夕,在與女真人約定滅遼時,朝野上下陷入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妄圖借強大的女真軍力收復契丹人佔領的幽雲地區,宋廷再在從女真人手中討回。

這不是與虎謀皮嗎?

真是幼稚可笑到了極點,難怪女真從骨子裡看不起 “南蠻”宋人。

首先,宋朝的政治制度和國家設計實際上就不是為了開疆拓土、開放繁榮為最終目的的。

宋朝中樞機構為“二府制”,即設中書和樞密院兩個機構,“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特點就是文武分權。

宋代宰相制度大體有五次變動,宰相之權被分割分削,又設參知政事互為牽制,相權益弱,增設了四名副宰相,即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尚書令、侍中、中書令等三省長官,品高位重常“缺而不置”,相權從此衰微,而皇權則日益得到了強化。    

宋朝繼承了五代的制度,也設立了專管武事的樞密院這一機構和樞密使這一職官。二府制下樞密使的設置,分了宰相的權,形成文武分權;同時又侵奪了原來專管軍事的兵部的權力。 宋朝的樞密使、知樞密院事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職有時用武人,充分體現了重文輕武的政制特點。

中書和樞密院對掌文武二柄,權力不能合在一起,因此無宰相兼樞密使的情況。

後來因用兵西夏,宰相與樞密院長官不相通氣,對軍事指揮不利,於是在慶曆年間一度由宰相兼樞密使。西夏用兵結束,又恢復原狀,兼職沒有形成制度。到了南宋,一些權臣如秦檜、史彌遠、賈似道等都曾以宰相兼任樞密使,但還不是定製。

宋朝開國,太祖用趙普為相時以及太宗時期都沒有做整齊劃一、較大幅度的調整,因而宋初制度很亂,例如,兵部之外有樞密院侵奪了兵部的職權,並升為中樞機構;唐朝吏部、兵部分別主管文武官員的銓選,此時另設審官東院管文銓,審官西院管武選;戶部尚書、侍郎職權,已由三司使取代,被稱為“計相”,五代時並戶部、鹽鐵、度支為三司,其長官為三司使,其權位僅次於二府,在六部之上;禮部之外有禮儀院;刑部之外有審刑院。

元豐改制,就是王安石變法時一律恢復唐朝前期制度,以《大唐六典》為準,權歸六部。除樞密院保留外,其他機構、職官一律廢除。

從此,結束了唐末到宋初官制上的混亂狀態。

但是神宗死後,基本上又恢復了。

宋朝的監察機構御史臺分三院,臺院、殿院、察院,與唐相同,以御史中丞為臺長。王安石變法前沿襲唐制。

宋朝規定,宰相親戚和由宰相推薦任用的官吏不得為御史中丞,以避免宰相與臺長勾結為禍。

實際上宋朝宰執仍能控制御史臺,宋朝習慣,御史中丞彈劾宰相,宰相必須辭職,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則得以進身為執政。

宋朝的諫官制度改制前沿襲唐制,左、右省雖有諫官存在,但“非特旨供職亦不任諫淨”。另有“諫院”,命別官知諫院。

變法後,廢諫院,恢復諫官職權,以左、右諫議大夫為諫長,仍隸左、右省。

宋朝的諫官制度出發點是好的,是要“將權力放進制度的籠子裡”,但是,另一方面諫官制度是造成宋朝廷裡面要辦實事的能員幹吏們寸步難行的最大阻礙,但凡有一兩個有“濟世安民、匡扶社稷”抱負的傑出官員要準備實施一些富國強兵的改革舉措時,這些諫官就跳出來,極盡汙衊詆譭之能事,好像不這樣體現不出大宋朝廷設置“臺諫”的出新,很多時候,國家大事要務就毀在諫官的那張“巧舌如簧”的大嘴裡。

例如范仲淹、王安石等這些著名的改革家們,他們想要振興大宋王朝,實現富國強兵的夢想都毀於諫官制度。

大宋朝廷除了以上這些高級官員和衙門外,還在朝廷裡和京師設置了多如牛毛,數不勝數的濫官冗官。<strong>

筆者列取其中很小一部分,讓諸位瞭解大宋王朝官制的繁雜,正四品有通議大夫,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卿,宗正卿,秘書監等等; 從四品有太中大夫,侍制,左、右諫議大夫,權六曹侍郎 七寺卿等等;正五品有中大夫,馬、步軍都指揮使,觀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協忠、中侍大夫等等; 從五品有中奉、中散大夫,太常、宗正少卿,太子左、右庶子,樞密都承旨,殿前馬、步軍都虞候等等;正六品有朝議、奉直大夫,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尚書左、右司郎中, 軍器監,都水使者等等;從六品有朝請、朝散、朝奉大夫,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尚書省左、右司員外郎,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等等;正七品有朝請、朝散、朝奉郎,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諫,尚書諸司員外郎,樞密副承旨,樞密院諸房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等等;從七品有承議郎,左、右正言, 著作郎,崇政殿說書,內符寶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等等;八品以下更是氾濫成災。

宋朝地方行政區劃基本上是兩級制,即府、州、軍、監為一級,縣為一級。

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某事”,高級官吏則稱“判某事”。以州為標準單位,知州照例兼廂軍正印職。除知州外,每州設“通判”一人,州一級發出文件,必須通判簽署,才能生效,就是要牽掣一下知州的權力。

府州軍監以上的大區稱“路”,機構和職官有監司和帥司。監司包括:漕司即轉運司,長官稱轉運使,負責一路的財賦和監察;憲司即提點刑獄司,長官稱提點刑獄公事,負責一路刑獄;倉司即提舉常平司,長官稱提舉常平公事,負責一路的倉儲,各級官員皆有監察本級和上下級的權力。

大宋王朝的官制中還有一個歷代沒有的特例,就是為了拉攏天下文人士大夫,將官職分為“事官”與“祿官”, 事官有職有權,祿官雖然有職有權,但因為名冊在吏部檔案中,可以按照規定領取俸祿,這是不幹事也可以吃財政呀!

大宋王朝的官員是中國曆代王朝數量最為龐大的,而官員俸祿更是歷代最高,這麼多人拿著高工資,再富有的國家時間長了也承受不起。

宋朝軍事制度的特點是兵權由幾個機構分管,各部門權力分散,權力集中於皇帝。

宋朝負責管理軍事有關事務的有四個部門。

樞密院負責軍令、調動和高級軍官的任免;“三衙”統率禁軍;兵部負責後勤事務和管理地方的廂軍;吏部負責武官銓選。

樞密使為樞密院之長官,或稱知樞密院事,副長官稱樞密副使或同知樞密院事,籤書樞密院事或同籤書樞密院事。其下設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負責“承宣旨命,通領院務”,由武官擔任。還設編修官,不定員。樞密院“掌兵籍,虎符”,若得皇帝的批准,有調動兵馬之權。樞密使的地位略低於宰相,與參知政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等統稱為“執政官”。

《宋史·職官志二》說:

“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掌文、武二柄,號為“二府”。

元朝馬端臨《文獻通考·職官考四》說:

”唐末,諸司使皆內臣領之,樞密使始與宰相分權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樞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其權重於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專主文事,參知政事佐之,樞密使專主武事,副使佐之。“

大宋朝廷對從饑民中招募士兵的辦法很得意,說是“天下獷悍失職之徒,皆為良民之衛”,也就是說把社會上的可能反抗者變為鎮壓者,一舉兩得。

宋朝還有個從後周時代遺留下來的傳統,就是從地方廂軍中選拔出強壯者充實到中央禁軍。

這種作法被稱作“強幹弱枝”,精兵集中在京城,邊疆一旦有事,根本來不及救援,敵人可以長驅直入,迅速攻至京城。<strong>

另外,宋太祖趙匡胤認為“懲藩鎮之弊,分遣禁旅戍守邊城,立更戍法,使士兵往來道路,以習勤苦,均勞逸。故將不得專其兵,兵不至於驕墮”。

大宋朝廷這種辦法可收到“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效果,免去將官專權的威脅,但對作戰十分不利。

神宗即位知其弊,才廢除了這種辦法 ,但為時已晚,朝野上下尤其是文官們誓死不執行,神宗死後,一切照舊。

軍事指揮自古講求的就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膽大宋朝廷設計的一整套防範武將的“好制度”卻死死捆住了領兵將領的手腳,使得他們毫無臨機專斷之權,只能按照出發前皇帝和朝廷樞密院的命令執行,很多時候只能眼睜睜看著戰機失去,陷入被動挨打。

這樣僵化死板的制度下,國家能夠充滿進取精神,軍隊能保持高昂的士氣,那就是真見鬼了!

大宋朝廷文武分權,宰相分權,軍事指揮分權,朝廷和地方上官員多如牛毛,而且各個俸祿不低。大宋朝廷為了皇權,國家任何需要集中的權力統統為至高無上的皇權讓路,皇帝寶座除了趙氏家族,再無任何人能夠覬覦了。

但是國家大事從此沒有一件能順利辦成,行政效率歷代最為低下。

<strong>

其次,大宋王朝因為政權的合法性天然不足,註定了始終將戰略重點側重於防範內部,對外部採取守勢,不會有漢唐那樣的赫赫軍功。

明代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王夫之在所著的《宋論》有一段精闢見解:

“帝王之受命,其上以德,商、周是已;其次以功,漢、唐是已。詩曰:“鑑觀四方,求民之莫。”德足以綏萬邦,功足以戡大亂,皆莫民者也。得莫民之主而授之,授之而民以莫,天之事畢矣。乃若宋,非鑑觀於下,見可授而授之者也。”

宋朝面臨的問題是封建君主專制時代每一個王朝甚至每一代君主都有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前代政權的法統繼承合理嗎?

本朝合乎天理世道人心嗎?

本朝能代表天下億萬蒼生嗎?

實際上,在大唐王朝之後,宋元明清四代中,得國最不正的偏偏就是這個“千古文治第一”的兩宋王朝。

繼續看王夫之《宋論》中的精闢見解:

“宋太祖一人過於唯心不敢苟同權不重,故不敢以兵威劫遠人;望不隆,故不敢以誅夷待勳舊;學不夙,故不敢以智慧輕儒素;恩不洽,故不敢以苛法督吏民。”<strong>

因為得國不正,大宋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個人軍功威望皆不足以使天下臣民心服,而當時人們選擇默認大宋開國,只是為了儘快結束五代亂世,早日過上安定生活,只要能開一個太平盛世,誰當皇帝並不重要。

趙匡胤和此後歷代趙宋皇帝都對天下文人士子們給予優厚待遇,對功臣元勳,對前朝皇帝柴氏後人,甚至對俘獲的南方各個政權的君主們不殺一人,全部恩養起來。

大宋朝廷對天下官民百姓們的執法也是歷代最寬的,一切“不敢”也是這種因為政權先天合法性不足導致的執政底氣不足。

北宋在開國這個問題上和西晉司馬氏家族其實很類似。

趙匡胤是以陰謀篡權方式建國。

無獨有偶,北宋第二代皇帝趙匡義(趙光義)因為即位方式詭異,在“斧聲燭影”中搞了一個歷代繼承製度中非常少見的兄終弟及,使得北宋開國接連兩代皇帝皆功業德望不夠,政治合法性先天不足,自覺得位不正,為了彌補這個缺陷,一個“杯酒釋兵權”,一個要用對外軍事冒險建立威望。

由此而來的政策,一切努力都是在得國不正的情況下制定的,鞏固皇位高於一切,國家制度的核心就是“攘外不如安內,建功立業不如守內虛外。”<strong>

而後繼的南宋小朝廷,雖然享國一百五十年,始終處於北方異族政權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只是苟且偷生罷了,哪有心思和機會變革祖宗之法呀!

封建末世的大清王朝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和失誤,甚至是罪過,但清朝統治集團論治國理政的體質與心態,比大宋王朝統治集團強多了。

歸根到底不是大清王朝以愛新覺羅家族為首的滿洲貴族們的素質,要比大宋王朝趙氏家族為首的文人士大夫集團高明,而是因為大清王朝比兩宋有一個先天政治優勢,大清王朝得國還是比較正道的,因為前朝大明不是他們滅亡的,他們也沒有篡奪之類的行徑。

大清王朝吸取了之前兩千年的歷代治國經驗,制定了一個比較穩固長久的體制,而且自始至終充滿自信,沒有兩宋尤其是北宋那種因為得國不正,統治集團心虛到變態,為了防範天下臣民,安內高於一切的心態。<strong>

在這樣的心態下,大宋朝不同政治勢力互相制約,明知制度有缺陷,誰都不敢大幅度變革,誰也不願真心去改變,一切制度只是苟且而已。

要知道大宋王朝面對的外敵壓力和競爭比大清王朝要多,可是在制度建設上,卻遠比大清王朝失敗,即使他們蒙上天垂憐,僥倖收回“幽雲十六州”,也沒有絲毫重現漢唐時代中原王朝榮光的機會,沒有絲毫恢復漢唐盛世可能!

王喜城邊古廢丘,金波泉湧夾城流。

時危異姓能安漢,事去諸劉獨拜侯。

鼙鼓幾遭豺虎急,山川曾入犬羊羞。

石郎可是無長慮,直割燕雲十六州。

——明·尹耕《秋興八首》<strong>


落日蒼茫風才定


假如幽雲十六州在大宋手中,那麼北宋的防禦形勢會好轉,但是就當時形勢看北宋依舊很難打敗遼朝建立起統一的大帝國。

幽雲十六州在手,北宋的防禦形勢會變主動

北宋在北方的對手是遼朝,遼作為契丹族建立的國家善長偷襲和野戰,由於騎兵有先天的機動優勢,因此從戰略上講北宋就是處於被動防禦的地位。

幽雲十六州的丟失讓北宋北線防禦極為被動,因為華北平原無險可守,因此和遼軍作戰也是很難取勝。假如有幽雲十六州在手可以依託燕山建立起防守大本營,抵擋遼軍騎兵的南下,宋朝的商業發達因此國家富裕財力充足加上有天險可防守,阻止遼軍南侵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宋朝重文輕武注重商業發展註定不能攻伐取天下

宋朝為防止將軍掌握實權威脅皇權統治,實施了軍權分立的國策。宋朝重文輕武壓縮了武將的社會地位,這些措施雖然有利於國家的穩定但是對宋軍的外戰產生了不利影響。

商業的繁榮讓宋朝更喜歡穩定的局勢,因此宋朝和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以歲幣換和平,後來和西夏也是如此。穩定的邊防環境讓北宋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同時海上絲綢之路和航海業的興起讓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沒有之一。

幽雲十六州不能免除靖康恥的國家戰亂

聯合金朝消滅遼國後,幽雲十六州曾短暫迴歸北宋手中,然而宋朝對金朝的防禦重視不足,讓金朝看到了消滅宋朝的希望。

公元1125年金軍南下攻佔了北宋首都開封並俘虜了宋欽宗和宋徽宗兩位皇帝史稱靖康之變,北宋因此滅亡。

歷史昭示有幽雲十六州可保北宋邊疆防守無虞,前提是有明君執政也重視這一地區的戰略價值。可惜宋徽宗雖收復了幽雲十六州還是導致國破家亡,這隻能說一副好牌讓他打的稀爛,說他昏君一點也不為過。


秋雨魯北說歷史


這個問題本身就帶有歧義,宋朝沒有佔領過幽雲十六州,也不是固有的疆土,所以就不存在丟不丟的問題。

國人歷來視五代時期佔領中原地區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為正統朝代的更替,每一代雖經歷時間不長,也算是五個朝代時期。感覺上承襲的江山有了缺失,所以如不能收復缺失的土地,就成了後來歷代帝王們內心深處的心結,也成了後來人們暢論不衰的話題。

後唐滅了後梁開朝,滅了燕國、晉國之後,開始與北方契丹遼國、党項領土接壤。

石敬瑭為了借契丹兵力滅掉後唐,以割讓十六州與契丹作賣國交易,後晉的立國,以致中原地區失去了幽雲十六州。

後晉被契丹滅亡,劉知遠驅逐遼兵立漢國,史稱後漢。三年後,郭威篡位立周國稱帝。九年後,960年,趙匡胤受眾將擁戴建立宋國,相對於契丹遼國,建國晚了五十多年。

宋朝的建立,結束了自安史之亂以來200多年的兵燹戰亂,揹負著當時漢人慾崛起的希望,卻留給後人更多的遺憾。

地理位置的優劣,特別是冷兵器時代,對一個國家的盛衰,有極大的作用。天然壁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很多人喜歡說疆土的話題,但靜下來想想,龐大的國土,稀少的人口,極大部分土地得不到開發利用,強盛也只會一時,不能長久。漢武帝時期全國人口只有3200萬,唐代人口最多的時候只有8000萬,而宋代微小的疆土卻養活著1億1000多萬以上人口。

帝國的強盛與否,應該有很多要素。限於個人的認知,我以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為準,百姓富裕,安居樂業,能做到這樣就是我心中的強國!


過去理它作甚


如果燕雲十六州沒有丟失大宋是就是中國古代

最強大富足的朝代遠不是漢唐可比的!具體有

以下幾點

1大宋先期強大的軍隊配置

現代的人有個誤區就是大宋重文輕武就會覺得

大宋的軍隊都是紙老虎,但是你們忘了宋是在

什麼五代十國末建立起來的政權,那是經過半

個世紀戰爭的洗禮建立起來的軍隊你認為會弱

嘛?太祖一超過先後滅後蜀、南漢、南唐、降

吳越要不是遼和北漢連手怕是連北漢也要滅

亡,從這些就可以看出宋軍之強大,要是燕雲

十六州不丟失就不會出現太宗北伐,這一部分

強大的軍隊就會完整的保留下來,對遼西夏是

攻是守就是我們說了算 !

2宋強大的經濟

縱觀歷史宋是經濟發展最強大一朝沒有之一。

我們知道打戰打的是你的國力你的錢口袋多了

打起戰來自然遊刃有餘。如果燕雲還在他不當

可以抵禦外敵同時,也大大加強了宋的經濟發

展,也不會出現什麼向遼元納貢交錢的事,這

樣的宋沒有任何理由不強大!

3強大的武器準備

你知道嗎在於遼元的戰爭中宋的勝率高達百分

之70!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宋朝的武器裝

備甚至比唐還要強幾個層次,尤其是重弩、神

臂弓、火炮等大型的殺傷性武器,又比如大型

的戰船等等等等一度都讓遼元西夏等聞風喪

膽!但是宋由建國以來最大的短板那就是一開

始就失去了優良戰馬的產出地燕雲十六州,導

致宋的騎兵質量大幅度縮水,這才使的如西夏

那樣跳樑小醜囂張跋扈!如十六州在手西夏一

戰可平!遼金元在塞北苦寒之地只會自相殘殺

然後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所以宋如果十六州在手怕是其成就要遠遠

高於漢唐成為最富有最強大的一個時代!不服

來辯!也希望能幫到你。另外這只是我的一家

之言喜歡歷史的小夥伴們可以互相關注相互探

討一下,也謝謝您各位在百忙之中能在這裡看

我的發文謝謝謝謝謝謝另外我這樣空一個發文

你們會不會不習慣啊?我是覺得這樣不會太傷

眼睛你們如果不習慣就留言告訴我





西廂奇談


不能,縱觀歷史無論那一個王朝的興衰都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引起的!亂時如春秋戰國,盛世時如漢唐,無不起於一隅,憑百戰而立於強者之林!而大宋呢?至時止終都沒有統一除黃淮與華南地區之外的漢唐故土!就軍事而言,就連一個小小的西夏都沒擺平,又怎麼能成為漢唐一樣的王朝!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統治階級方面,在宋朝還沒有統一時,對軍隊主要將領實施“杯酒釋兵權”!造成的後果便是將軍隊的戰鬥力大大削弱!

第二,實施重文輕武的統治思想,催生了大批貪腐官員!縱觀兩宋三百餘年,都是它這種模式!

第三,統治階級缺少一個統一全國的戰略支撐!因為,它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戰略目標,又怎麼去統一全國!

綜上述所說,你認為宋朝,會在幽雲十六州沒丟的情況下,能成為漢唐一樣的帝國嗎?歡迎評論交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