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正在快馬加鞭

前幾天,有朋友開玩笑對我說,在山西,大同、朔州、忻州的人打工都河北京了,陽泉的都去河北了,長治、晉城的去了鄭州、臨汾、運城的去了西安,只有呂梁的來太原,太原是呂梁人的太原!!!

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bīng)”,別稱幷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


龍城,正在快馬加鞭

太原的這個龍城,是最憋屈的龍城。為什麼最憋屈呢,太原出過的君主如趙簡子、趙襄子,漢文帝、漢景帝,李淵、李世民、李克用、李存勖,這些人老家都不是太原的。龍城成就的都是外地人。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攻打北漢,北漢主劉繼元在箭盡糧絕之下只好出城投降。趙光義本以為“樹倒猢猻散”,北漢主都已經投降了,太原(上圖大約唐朝太原城位置)的老百姓還不乖乖聽話,但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太原人民以磚瓦為武器、藉助地理優勢和宋軍苦戰,給宋軍造成了大量傷亡。趙光義龍顏大怒,他認定太原就是出真龍天子的“龍城”,系舟山是龍角,於是下令火燒太原古城,並且命人削平系舟山山頭,將“龍角”給拔了,這還不算完,他又讓人引汾水灌城,老百姓無家可歸,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宋朝時,太原做為抗遼基地,宋人重建太原城。一方面北遷致汾河東岸北面,一方面新的太原城只修丁字街,不修十字路,意為釘死龍脈。民間更有潘仁美為迎合大宋皇帝,又為防止楊家出皇帝,在雲中山(太原盆地西邊的大山)中大量埋置石磨盤和石公雞來破除太原龍脈。

1949年4月24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太原。


龍城,正在快馬加鞭

新中國圍繞著軍事工業、電力工業、化學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紡織工業等等對太原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建設。全國各地人才紛紛湧入太原,在七八十年代的太原大街上往往是大人們說的各地家鄉話,孩子們說的太原話。

晚清古城太原近代化工業的出現時間要比中國沿海各地晚數十年,也僅僅是數十年而已。

20世紀50年代,太原市重工業完成了從修理仿製到自主生產的轉變,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鋼鐵和炮彈、火藥、火炮等軍工產品的生產基地。經過50多年的建設,20世紀末,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機械、化工為支柱,紡織、輕工、醫藥、電子、食品、建材精密儀器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龍城,正在快馬加鞭

人民兵工第一校

據相關統計數據,2018年太原市出口商品中,不鏽鋼材、機電產品分別為121.68億元、512.61億元,佔出口額的95.6%。煤炭、焦炭、金屬鎂分別為0.11億元、1.02億元、3.61億元,佔出口額的0.7%。

據2018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2.1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75.27萬人,增加4.31萬人;鄉村人口66.88萬人,減少0.12萬人。城鎮化率84.88%,比上年提高0.18個百分點。


龍城,正在快馬加鞭

太原西、北、東三面環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海拔最高點為2670米,最低點為760米,平均海拔約800米,市區坐落於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

太行山雄居於左,呂梁山巍峙於右,雲中、系舟二山合抱於後,太原平原展布於前,汾水自北向南縱貫全境。 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橫貫太原市全境,流經境內約100公里。市區東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呂梁山。

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9.5℃,無霜期平均202天,年均降水量456毫米。

龍城,正在快馬加鞭

特殊的地理情況,讓太原東西北三向擴張無力,繞城高速北部和東部幾乎都在山裡。歷史積累的產業結構又側重工業,而且多為國家需要控制的工業。作為國家的工業基地,太原穩穩的做了半個世紀。這也行成了一種太原人的習慣:有事找組織,辦事找熟人,工作託關係,發展靠政府。

2018年中國城市前100強(GDP)中,太原排72.

1.上海30133億元,同比增長6.9%(人口:2418萬)

2.北京28000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

3.深圳(廣東1)22286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1090萬)

4.廣州(廣東2)21500億元,同比增長7.3%(人口:1404萬)

5.重慶19530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3372萬)

6.天津18595億元,同比增長3.6%(人口:1547萬)

7.蘇州(江蘇1)1700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1065萬)

8.成都(四川1)13890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1592萬)

9.武漢(湖北1)134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77萬)

10.杭州(浙江1)12556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919萬)


72.太原(山西1)3200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432萬)


100.焦作(河南7)2395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69萬)


龍城,正在快馬加鞭

按照2017年9月7日發佈的新版標準GB/T 917—2017《公路路線標識規則和國道編號》,太原市為山西省國家認定可設置國家高速城市繞城環線的城市,併為太原市配置繞城高速公路編號:S2002。未來,太原第二繞城高速將取代現狀太原繞城高速,成為新的太原繞城高速,並使用高速路線編號:S2003。

龍城,正在快馬加鞭

太原地鐵也規劃了八條,其中2號線已全線貫通,預計2020年中運營,1號線已開始施工。


龍城,正在快馬加鞭

太原鐵路樞紐西南環線起點為汾河站,終點是太中銀鐵路北六堡站,全長53.64公里,途經太原市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小店區以及晉中市,並兩次跨越汾河。全線開設汾河站(現改為太原北站六場)、三給站、太原西站、義井站、晉源站、晉祠站(地下)、西草寨站、北格站、北六堡站共9個車站。

未來規劃日開行環城(太原站至太原站)城市列車12對,時速120公里;大大方便太原人出行,極大緩和太原北至晉中榆次運營緊張局面,增強省會輻射力。


龍城,正在快馬加鞭

新世紀希望太原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能伴隨京津冀的發展,隨著自身城市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龍城的經濟能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能蒸蒸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