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革命”的酒泉路徑——我市探索四種模式推進“廁所革命”

“廁所革命”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市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宜集中則集中、宜分散則分散”指導原則,不斷創新,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積極探索出了符合我市農村實際的城鎮管網水衝式、局部管網水衝式、三格化糞池式、衛生旱廁式4種改廁模式,為繼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奠定了基礎。

延伸敷設城鎮汙水管網

改建城鎮管網水衝式廁所

針對部分城郊村莊,我市採取延伸敷設城鎮汙水管網的辦法,動員農戶一步到位,改建城鎮管網水衝式無害化衛生廁所。

近幾年,我市共延伸敷設城鎮汙水管網299公里,有109個行政村、202個村民小組、17888戶農戶建起完整下水道水衝式廁所,生活汙水集中處理設施給農戶生活帶來了便利。

今年,阿克塞縣紮實推進城鄉一體化,91%的牧農戶進城居住,建起了城鎮管網水衝式無害化衛生廁所,提前實現了牧農村改廁整縣推進目標。

依託集中居住優勢

改建局部管網水衝式廁所

針對比較集中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組,我市以實現整村、整組、相對連片整體推進為目標,將農村廁所改建和生活汙水治理統籌考慮,以村或組為單元建設小型汙水處理站,配套水衝式廁所,有效解決了衝廁水、洗澡水、洗衣水、洗菜水等生活汙水處理問題。

近兩年來,我市建設小型汙水處理站101座,村組局部敷設了管網,實現了生活汙水集中處理,涉及行政村112個、村民小組202個、農戶16775戶。除鄉鎮集鎮實現全覆蓋外,部分中心村、居住比較集中的村民小組也建起了小型汙水處理設施。今年,建成局部管網水衝式廁所1075座。

瓜州縣河東鎮雙泉村、梁湖鄉岷州村2組和肅州區泉湖鎮泉湖村6組等10個示範點通過敷設管網、建水衝式廁所,實現了生活汙水集中處理。

三格化糞池式廁所

因地制宜更有效

我市對三格化糞池式廁所進行反覆試驗對比後,考慮到其不受汙水管網建設限制、獨立性強,又能達到衛生無害化標準、經濟適用,且易被群眾接受,便對未納入城鎮汙水管網覆蓋範圍的中部鄉鎮村莊,採取聯戶集中處理模式、單戶分散處理模式,採用小型生物一體化處理設備、三格式生物處理技術,推廣使用水衝三格化糞池式廁所。

今年,我市共建成三格化糞池式廁所7899座,佔改造數的41%。金塔縣羊井子灣鄉今年全部改建三格式化糞池衛生廁所,實現了整鄉推進。

雙坑交替式衛生旱廁

更尊重農戶意願

在改廁模式選擇上,我市充分尊重農戶意願,不搞一刀切,在相對偏遠、乾旱缺水、居住分散、上下水管網不通的村莊,推廣衛生旱廁。

今年,按照衛生旱廁建設標準,我市共建成衛生旱廁8470座,主要集中在瓜州縣、玉門市、肅州區等縣市的部分邊遠鄉鎮。

至10月25日,全市完成衛生戶廁改建19577戶,佔任務的102.7%;完成整縣推進縣1個、整鄉推進鄉1個、整村推進村93個。

(記者 郭軍 通訊員 史衛兵 沈軍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