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下的坚守

于雪梅

有一种情怀,叫不求回报;有一种追求,叫执著坚守。1983年参加工作,在收审站(看守所的前身)工作14年,刑警大队工作11年,信访办工作8年,2015年重回阿荣旗看守所,就任副所长。李洪春的简历看似简单,从未离开过公安,可有谁知,这漫漫36年的日日夜夜,他虽不曾轰轰烈烈过,也不曾闪闪发光过,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不焦躁,不比攀,用实际行动为神圣的警徽增色,绝没有愧对那一身警察蓝。

李洪春不伟岸,也不俊朗,可他既威严,又具亲和力,轻轻一笑,像极了邻家大哥,是个看一眼就感觉值得信任的人。看守所是羁押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机关。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一年以下,不便送往监狱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看守所依据国家法律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进行教育;管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生活和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李洪春在阿荣旗看守所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却责任重大的工作,从无怨言。

看守所里有的人犯家在外地,刑期不长的也可能不跟家人联系,每到换季时,李洪春就给他们拿几件衣服穿。刑满释放人员无车费,李洪春就自掏腰包拿出三百二百的让他们买票。

辽宁籍的流窜盗窃犯于某五年“三进宫”,最后一次因盗窃被判一年六个月。于某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一切在他眼里都无所谓,对前途失去了信心。李洪春观察到于某的情绪变化,主动与他谈心,过问他的日常起居和身体状况。在押期间,于某被查出患有肺结核,李洪春多次带他去扎兰屯市结核病院治疗,给了他好久不曾体会到的温暖。李洪春得知于某爱看书,就买来字典和法制类书籍送给他。甚至连袜子内裤都买给他,让于某深受感动。于某被送往扎兰屯成吉思汗监狱服刑后,还常常写信给李洪春,汇报他的思想变化,以及刑满释放后的打算。李洪春就是这样从细微处入手,潜移默化地一步步引发在押人员泯灭的良知,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2018年国庆节期间,李洪春早起发现手和腿都不听使唤了,即刻赶往扎兰屯地方病研究所救治,确诊为突发性脑梗。在扎兰屯和阿荣旗两地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后,医生建议李洪春回家静养。可李洪春哪里肯留在家里,他的心早就飞回了看守所。出院后,他拖着一条尚未痊愈的半残的腿就上班了,跟以前一样,坚持带班,主抓狱政管理。

今年6月,看守所领导班子考虑到李洪春的身体状况,让他主要负责全体民警和在押人员的后勤保障。原本是想照顾李洪春,让他得空多休息,谁知,李洪春的作息时间被他自己安排得满满的。

每天清晨6点,李洪春准时出现在单位。来不及进屋喝口水,开车直奔早市。他说早市的蔬菜应季,新鲜,价低。同样的圆白菜,商店给送到看守所就要8毛钱一斤,而早市只需4毛钱。有人说他心眼太实,这中间的差价如果他悄悄留下也没有人会去查问。李洪春淡然一笑,回说如果你也能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

早市基本隔天去一趟,采买两三天之内所有干警和在押人员一日三餐的食材。当然,等深秋早市撤了他还会选择一家价格相对实惠的蔬菜批发店。每天7点半之前采买回来,他不是回到办公室休息,而是到厨房查看伙食情况,问问厨师米面酱醋盐是否有缺口,他随时会补齐。再问问值班干警的生活日用品是否够用,不够赶紧补上。

看守所监室放风场面临升级改造,供暖设备年久失修,从地沟管道到暖气片、暖气管今年无论如何得更换了。李洪春多方联系施工队,请专业技术人员做预算,一次次论证,以价格低、质量好为目的,最终再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确定施工队。

李洪春没有午休的习惯,他的眼里、心中放不下的就是看守所的一切。手头工作干完后,他也常常帮同事们搭把手,仿佛从来不知道疲倦。

在同事眼里,李洪春是个心思细密的人。看守所教导员于飞跟李洪春共事多年,亲如兄弟。他说老李有时候比女人心都细,夏天给在押人员熬制绿豆水降暑,冬天给外地罪犯添衣御寒,甚至每天早上都要亲口尝一尝给值班民警榨的豆浆浓稠程度怎样。于飞说,老李最大的乐趣就在工作中,一辈子在公安部门工作,没在风口浪尖上留名,却把默默无闻、脚踏实地演绎得淋漓尽致。就拿他突发脑梗的事儿来说吧,换作别人还不借机在家多休养一阵子啊,就算休半年也没人攀比呀。可是老李是谁啊?那么做就不是他李洪春了!

在家人眼里,李洪春是个心粗到什么也不在乎的人。老母亲过世三天他就进京驻访,一走就是一两个月,家里对他什么也没有指望;女儿嫁人了,回娘家很少能看到父亲的身影,他不是在看守所,就是在去往看守所的路上;每天早上6点就到单位,中午晚上都在单位吃工作餐,他怕回家吃饭浪费往返时间,妻子只能把早餐做得丰盛些,捡他爱吃的起早做好,一起吃早餐,就是这对老夫老妻的幸福时光……

在外人眼里,管后勤的有油水可捞,而李洪春清贫如洗。好不容易决定买楼,预订了最好的高档住宅小区,全家人欢天喜地没乐呵两天又收起了笑容,因为权衡之后,李洪春跟妻子商量,决定买另一个远离小城中心的小区,一是可以省5万块钱,二是离单位只有5公里。妻子的支持让李洪春深感欣慰,他说每天那娘俩都会准时发微信提醒他吃药,那一刻,心里就会漾起幸福的滋味。

从警以来,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受到市旗两级嘉奖,而这些都不是李洪春所在乎的。他最在乎的,就是时刻提高警惕,保证高墙下视线里的所有人安全。使命在肩,初心不改,54岁的李洪春还要为他心中最神圣而崇高的警徽增色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