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發展經濟的新路子

跨越式發展經濟的新路子

釋之街道一隅

方城縣釋之街道辦事處成立於2012年6月,位於縣城城區西部,因轄區內的歷史名人西漢廷尉張釋之而得名。

跨越式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老城舊貌換新顏

跨越式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釋之公園

有道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2016年,“國字號”工程鄭渝高鐵項目正式啟動,途經方城,高鐵方城站毗鄰釋之街道,縣城市建設發展格局重心西移,交通建設迎來大發展,區位優勢日益凸顯,為轄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發展機遇。

跨越式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龍泉公園

站位高遠勇於擔當

面對發展機遇,釋之街道乘勢而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站位高遠,扛實政治責任,團結帶領全街道廣大黨員幹部,以服務高鐵建設為己任,腳踏實地,擔當盡責,真情付出,為高鐵項目建設貢獻了釋之力量。

跨越式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陽城公園

鄭渝高鐵建設項目途經釋之轄區2.5公里,按照項目建設規劃,鐵路沿線紅線內需要徵地143畝,拆遷房屋面積1.28萬平方米,安置區徵地38.7畝,環安保區域需拆遷房屋19處5705平方米,加上高鐵沿線安全隱患治理需清除鋼架棚、固定板房和樹木等附屬物,項目區內徵地拆遷任務重、時間緊。釋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動員街道上下,一切工作圍繞高鐵建設需要,成立了專班,抽調機關、社區精幹力量,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工作,迅速完成徵地面積丈量、拆遷房屋面積丈量、附屬物統計固定及算賬工作。在高鐵專項資金未到位的情況下,為不影響施工單位按時間節點入場施工,工作組同志想盡千方百計,動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關係,向被徵地和拆遷戶做耐心細緻的工作,向他們講政策,講高鐵建設為轄區帶來的發展機遇,講不久的將來轄區群眾得到的實惠,轄區群眾被工作組同志的真情所感動,在未領到徵地拆遷補償款的情況下,自願簽訂協議,同意先行徵地拆遷。為此,街道辦事處提前完成了土地平整並交付建設單位施工,為方城服務高鐵建設贏得了榮譽。

跨越式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道教文化聖地煉真宮

全力打造優美環境

高鐵是國家名片,沿線風景就是地方名片。為充分展示方城對外靚麗形象,釋之街道超前謀劃,敢於擔當,主動作為,積極組織開展“三拆一改兩治”專項活動。努力打造方城高鐵站區及高鐵途經釋之街道沿線優美環境。

跨越式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改造後的吳府大道

廣泛宣傳,營造氛圍。集中兩週時間深入宣傳“三拆一改兩治”專項活動方案,分區域召開商戶代表座談會5次,累計出動宣傳車28臺/次,懸掛標語100幅,印發《告全體居民書》5000份,下達限期拆除手續48份,整個拆違及環境衛生、汙水治理工作目標、時間節點、方式方法等達到家喻戶曉,街道廣大幹部紮實的工作贏得了絕大多數居民及商戶的理解和支持。注重方式,力求實效。一是動員居民商戶自行拆除私搭亂建構築物、棚點76處;二是幫助自願拆除但缺乏工具和人力的居民商戶,拆除私搭亂建構築物、棚點24處;三是對下達限期拆除手續到期,繼續持觀望態度的商戶,組織城管、公安、工商、國土規劃、電力、機關幹部和社區幹部120餘人,出動鉤機、剷車、清運車20臺/次,進行5次集中行動,拆除違章建築物、構築物23處。通過集中整治,高鐵站區及鐵路沿線區域主幹道兩側、背街小巷、公園綠地邊角處等位置的違建構築物、棚點全部拆除,達到了還道於民,還綠於民的整治目的,整個拆違工作依法、和諧、有序,贏得了轄區居民的廣泛好評。

該街道公開聘用環衛工人20名,投入資金100餘萬元,統一配備服裝和環衛車輛、環衛用具,對高鐵站區及高鐵沿線區域實行網格化管理和全天候保潔。對居民垃圾投放實行定點管理,對衛生環衛隊伍建立科學的管理考核機制。至目前,居民垃圾實現日產日清,高鐵站區及高鐵沿線環境衛生工作步入科學化、常態化的良性軌道。投入資金300萬元,對三里河高鐵站區及高鐵沿線段汙水直排進行治理,已建成汙水氧化三級處理池6處,對高鐵站區及高鐵沿線居民廁所、生活汙水排放進行治理,科學規劃管網建設方案,精心組織鋪設管網4700米。

底蘊深厚文旅融合

高鐵最直接的社會貢獻就是實現了人的快速流動。朝發夕歸,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隨時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釋之街道文化底蘊深厚,為其發展文化旅遊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其轄區內有西漢“法聖”張釋之祠。為弘揚張釋之精神,挖掘漢文化,發展文化旅遊,方城縣委、縣政府已啟動張釋之祠擴建項目。同時,張釋之漢文化仿古一條街項目正在論證,項目計劃佔地120畝,屆時集文化傳承、旅遊觀光、休閒購物為一體的漢代文化苑將造福方城百萬人民。

釋之街道轄區內還有道教聖地——煉真宮。煉真宮創建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現有大小殿堂24座,塑像303尊,玉皇殿、三清殿、靈宮殿、祖師殿、鐘鼓樓等建築氣勢宏大,莊麗華貴。目前,這一道教聖地重現了歷史風姿,成為遠近聞名的宗教文化活動中心和旅遊勝地,年接納香客遊人已達60多萬人次,已成為方城縣建築規模最大、最具觀賞價值的遊覽勝地。

釋之街道為明末英雄吳阿衡故里,現存在吳阿衡墓。2018年12月29日,在方城縣明末英雄吳阿衡壯烈殉國380週年之際,來自南陽市和方城縣的文化、文史、文藝、史志等方面的領導、專家、學者和工作者共50餘人匯聚方城,隆重舉辦忠毅公吳阿衡年譜暨傳記研討會。

交通發展商貿振興

多年以來,由於釋之街道地處老城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加上交通閉塞,區位優勢不明顯,經濟發展活力不足。隨著高鐵方城站的選址建設,釋之街道所有區域統一納入方城縣城市建設規劃整體框架。為打造縣城通往高鐵站區的交通便利,已成功實施了廣安路西延、龍泉路西延、梓桐路、漢塘路、方青路擴寬改造、艾溪路、緯二路等建設項目,釋之街道為7條道路修建共徵用土地452畝,拆遷房屋17600平方米。

“築巢引來金鳳凰”,隨著通往高鐵站區一條條寬敞明亮道路的建成通車,道路沿線已成為方城境外眾多客商投資興業的必選之地。自去年以來,已有30多家企業前來考察洽談投資項目,特別是從事倉儲物流行業的企業更是把這裡作為企業騰飛的首選之地。釋之街道引進的南陽市匯金物流配送服務有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項目已申請發改委立項,該項目是由南陽市匯金物流配送服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大型集倉儲物流配送、貨物運輸、物流信息服務、車輛維護、油氣電供給、國內結算等現代化綜合物流配送項目。項目擬建設地點位於方城縣釋之路南側,梓潼路東側,廣安路北側,緊鄰高鐵站區,佔地約83畝,總投資2億元。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新交通,新環境,新謀劃,釋之街道為轄區全面振興全方位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活力。(撰稿:全媒體記者 李衛紅 高 歌 王方方 通訊員 梁浩軍 攝影:權兆陽 王躍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