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區午餐供餐來啦!“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破解學生多食堂小難題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高冬麗 文圖

12月2日中午,鄭州市金水區金沙小學的學生從老師手中接過餐盒,吃起午餐。這是金沙小學實現學校午餐供餐的第一天。

當天,金水區鳳凰雙語小學、金水區豐產路小學、金水區未來小學、金水區緯四路小學等首批10所學校正式啟動校外配餐午餐供餐。據瞭解,12月20日前,金水區還將在兩所學校試點“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破解學校“學生多食堂小”的難題。明年春季開學,該區中小學將全面午餐供餐。

金水区午餐供餐来啦!“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破解学生多食堂小难题

盒餐到班 解放老師

兩葷一素一湯一水果 娃們吃得香

開箱溫度監測、食品留樣後,中午11時45分,金水區金沙小學的老師們將一盒盒午餐分發到孩子手中。這天的午餐真豐富:滷雞腿、紅燒肉、手撕包菜……兩葷一素一湯一水果的午餐,孩子們吃的津津有味。

金沙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校有466名學生在校內吃午餐,學校為每一名學生配備了圍裙和小餐板。為該校供餐的是河南民航食品有限公司,每餐14元。針對少數民族學生,供餐企業還專門提供了清真餐譜。

在金沙小學,金水區委書記陳宏偉等領導帶領金水區教體局、金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南陽新村街道辦事處及食藥所相關負責人專程調研午餐供餐工作,現場察看午餐留樣、午餐發放過程,與學校負責人、供餐企業深入交流,並走進教室瞭解孩子實際用餐情況和感受,在學校現場陪餐,並現場將餐費交給供餐企業負責人。

當天,金水區鳳凰雙語小學、金水區豐產路小學、金水區未來小學、金水區緯四路小學等也正式啟動了午餐供餐。

據瞭解,金水區按照“盒餐到班”的原則,配餐企業直接將打包好的盒餐運送到學校,由老師分發給用餐學生,既節省了學生分餐等待的時間,同時又減輕了學校教師的工作強度。所有餐盒統一打包配送,用餐完畢後餐盒統一回收、統一清洗消毒,確保了午餐的安全、衛生、保溫、保質。

金水区午餐供餐来啦!“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破解学生多食堂小难题

校內供餐 不是吃飯那麼簡單

餐後活動、勞動教育等一樣都不少

校內供餐,並非只有供餐這麼簡單。

據瞭解,金水區學校研究制定了詳實的供餐方案,不僅明確了午間供餐的職責分工、供應方式、供餐費用及時間、實施流程,以及安全監督與日常管理,還在用餐禮儀、勞動教育、學生管理、餐後活動方面進行了詳細安排。

比如,金沙小學餐後由學生老師們組織學生進行閱讀、練字;鳳凰雙語小學組織教師編寫餐前歌,並對學生進行進餐禮儀、進餐習慣、勤儉節約等相關教育;豐產路小學組織學生做好自己的餐後垃圾清理、洗手、入廁、參加餐後活動,管理教師還對用餐教室進行開窗通風和消殺;未來小學不僅研究制定了《學生文明就餐管理細則》《學校領導陪餐制度》《午餐值班管理安全應急預案》等專項制度,更針對各年級年齡特點安排了舒緩活動、影視欣賞、閱讀書籍、音樂欣賞、安全教育等豐富的餐後活動。

金水区午餐供餐来啦!“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破解学生多食堂小难题

“中央廚房+衛星廚房”

“學生多食堂小”難題得破解

據瞭解,12月20日前,金水區還將在兩所學校試點“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破解學校“學生多食堂小”的難題。

什麼是“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簡單來講,校外配餐企業就是“中央廚房”,學校內的食堂為“衛星廚房”。所有食材統一採購後,在“中央廚房”進行初級加工,準時送達學校的“衛星廚房”;學校“衛星廚房”按照營養師制定的菜譜,根據學校作息時間對半成品進行後期加工製作。

12月20日前,金水區將依託校外配餐企業“中央廚房”,選擇學校人數多、食堂面積小的學校,在文化綠城小學(南北校區學生數6542人)和豐慶路小學(學生數3942人),試點“中央廚房 衛星廚房”模式,實現校內供餐,並可為周邊學校提供配送服務。據瞭解,這兩所試點學校新建改擴建食堂投入使用後,可保障15000名學生午餐用餐。

金水区午餐供餐来啦!“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破解学生多食堂小难题

“中央廚房+衛星廚房”有啥好處?金水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國家規定出餐時間到學生口中在4個小時以內,“中央廚房 衛星廚房”能保證熱餐配送的及時性。使用經過初級加工的食材,“衛星廚房”可以在1個小時內完成出餐,這樣既減少了部分食物烹飪後因為時間過長造成的營養成分流失,還能讓孩子食用更多綠葉菜食材,保證部分食材的烹飪後色、香味更全,使學生餐譜更豐富。

而且,“中央廚房 衛星廚房”規模化的效益,還能讓學生餐費更多用於提高午餐質量。以金水區首批將採取此方式供餐的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和豐慶路小學為例,兩校的“衛星廚房”可保障兩校及周邊15000餘名學生供餐,滿足全區13.6%的學生用餐需求。成批量食材統一採購,減少了進貨中間環節,極大程度上實現菜品的質優價廉,集中加工提高了原料綜合利用程度,更減少了物流運輸費用,為使“好鋼用在刀刃上”,將更多資金運用於提高學生飯菜質量提供了保障。

金水区午餐供餐来啦!“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破解学生多食堂小难题

“校外餐廚作業,還能有效降低校園場地和餐廚人員需求。”金水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舉例說,按照每2000人需建設400平方米的要求計算,文化綠城小學和豐慶路小學均需要建設800平方米以上的廚房,但“中央廚房”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食材儲存和初級加工,以及餐具的清洗、消毒、保存的場地需求困難,有效節省了校內衛星廚房的場地面積和投入成本。“由於大量食材存放、食材初級加工、餐具清洗消毒環節均在校外,學校的衛星廚房程序簡單,可減少50%的餐廚人員,不僅節約人力成本,也為學校日常秩序維護帶來便利。同時,主要餐廚垃圾不在校園內產生、存放,不通過學校運輸,也在鄭州市垃圾分類時代更好地減輕了學校管理成本。”

金水区午餐供餐来啦!“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破解学生多食堂小难题

試點先行 分批推進

明年春季開學,金水區學校全面午餐供餐

據瞭解,金水區學校午餐供餐採取的是“校內供餐為主,校外配餐為輔”,試點先行,分批推進。

此前,金水區立足實際,積極提升現有學校食堂供餐能力,大力拓展午餐供餐渠道,通過二級機構託管食堂、餐飲公司運營食堂、學校團隊自營食堂和藉助臨近學校供餐等四種方式,在今年9月份已實現17所中小學提供午餐供餐服務,佔全區學校總數的27.8%。

金水区午餐供餐来啦!“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破解学生多食堂小难题

12月2日起,第一批採取校外配餐的10所學校開始實現午餐供應,累計實現27所中小學提供午餐供餐服務,佔全區學校總數的44.3%。

12月中旬,3所學校新建改擴建食堂將投入使用,可保障近17000名學生用餐。

年底前,連同第二批13所校外配餐學校,可保障46所學校供餐,佔全區中小學的75.4%。

2020年春季開學後,確保具備為全區61所區屬中小學、近11萬中小學生提供安全、營養、可口的午餐供餐服務能力,全面提供午餐供餐服務。

據悉,學生餐後在校內的午休和下午放學後的“放心託管”新模式也將結合學校實際配套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