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全部離場公司僅剩十餘人 A股昔日大牛還能挺得住嗎?

都市快報訊

暴風集團的一紙公告,再一次將該公司的窘境暴露在燈光下。

今日上午,暴風集團股價大幅低開,年內跌幅已經超過60%,股價最低僅剩每股3.12元。很難想象這曾經是一隻40天創下36個漲停板記錄,股價突破300元,總市值超過超過400億元的“超級大牛股”。

眼下,一個投資者比較關心的話題是,出了這麼多麻煩的暴風集團是否會被強制退市?

曾經的A股“第一妖股”發生了什麼?

對於中國資本市場而言,2015年是一個比較傳奇的年份。無數投資者在這一年裡經歷了股市的大起大落,憧憬過10000點,也因為連續的“股災”遭遇資本重創。而在這一年,暴風集團(也就是原來的暴風科技)迴歸A股。

由於題材的稀缺性,暴風科技上市即遭遇爆炒,40天拿下36個漲停板,股價從發行價7.14元暴漲逾42倍至307.56元,一舉超過蘭石重裝(此前創下連續24個漲停板記錄),成為當年的A股“第一妖股”。馮鑫當時稱,暴風科技內部誕生了10個億萬富翁、31個千萬富翁、66個百萬富翁。

而馮鑫本人也成了當年整個資本市場最為勵志的企業家。要知道出生於山西陽泉的他曾經還是一個“北漂”,在北京落魄不得志;上了合肥工業大學,大二時還差點被勸退;大學畢業後,做過BP機維修、做煤炭運輸、當歷史老師、開饅頭廠、賣喔喔奶糖,拿著簡歷在國展找工作……

而馮鑫的轉折點發生在金山軟件,他成了雷軍的部下。2004年已是金山事業部副總經理的馮鑫,帶著求爺爺、告奶奶湊來的50萬準備自己創業,這才有了後來的暴風科技。2015年3月24日,馮鑫在暴風科技上市當天說的話讓不少人為之動容:“今天,我不是一個人來到這的,截至昨天,每天使用暴風的活躍用戶是5000萬,每個月活躍用戶有2億,我是帶著5000萬中國網民來到今天,帶著2億中國網民來到A股的”。

不過成也馮鑫,敗也馮鑫。2019年7月28日晚,暴風集團的一則公告讓公司的追隨者們陷入錯愕。暴風集團公告稱,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隨後,公司從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上海檢察”發佈的消息獲悉,上海市靜安區檢察院以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職務侵佔罪對公司法定代表人馮鑫批准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有人說,暴風集團陷入困境是因為馮鑫的野心太大了,擴張的步子邁得太快,導致公司現金流跟不上;也有人說,是因為版權收購耗盡了公司家底,後續的訴訟地震在不斷髮酵。2016年3月,暴風集團參與投資設立浸鑫投資。公司於當年5月23日完成了對世界知名體育版權公司MP & Silva Holding S.A. 65%股權的收購。然而,此後發生的事情表明,這次版權收購實際上為公司埋下了隱患。據媒體報道,MPS公司經營陷入困境,並於2018年10月被英國法院宣佈破產清算。

今年5月8日,公司披露《關於訴訟事項的公告》稱,光大浸輝及上海浸鑫以公司和馮鑫未能履行上述《關於收購MP & Silva Holding S.A.股權的回購協議》的約定為由,對公司及馮鑫提起“股權轉讓糾紛”訴訟,要求公司及馮鑫承擔損失賠償責任,請求法院判令公司向光大浸輝、上海浸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部分損失人民幣6.88億元及該等損失的遲延支付利息等。

高管集體辭職 僅剩10餘名員工

暴風集團從巔峰到谷底只用了三年,馮鑫被批捕後,公司的麻煩還在持續升級。昨日晚間,暴風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人員持續大量流失,除馮鑫先生外,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已全部辭職,協助信息披露事務的證券事務代表也已經辭職,公司目前僅剩10餘人。由於資金狀況緊張,公司存在拖欠部分員工工資的情形。”

部分無奈的投資者調侃稱:“公司員工只剩下10餘人,那這則公告誰發的?”

統計顯示,公司2016年在職員工為1345人,2017年為762人,2018年也有651人,而昨晚公告披露僅剩下10餘名員工。員工數量萎縮背後是公司慘淡的業績以及高管帶頭離職。今年10月30日,暴風集團披露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0.936億元,同比下滑90.95%;淨利潤虧損6.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28億元,同比下滑184.50%。除此以外,根據暴風集團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11.27億元,同比下降41.15%;歸母淨利潤虧損高達10.90億元,同比暴跌2077.65%。

從最高的307.56元/股到目前的3.12元/股,公司股價跌掉了98.99%,從“天堂”到“地獄”的距離不過如此。10月31日晚,暴風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張鵬宇、首席財務官張麗娜和證券事務代表於兆輝辭職。公告稱,張鵬宇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後,張鵬宇不再擔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仍擔任影音產品負責人的職務。張麗娜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首席財務官職務,於兆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證券事務代表職務,辭職後,兩人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三人的辭職自辭職報告送達董事會之日起生效,三人離任的職務原定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2月13日。

除了拖欠員工工資,暴風集團還拖欠合作方費用,導致其網站、客戶端無法使用。11月27日晚間,暴風集團發佈關於公司主營業務停頓的提示性公告,稱因拖欠合作方機房服務器託管費用,合作方已終止提供服務,導致公司網站和手機客戶端不能正常提供服務。暴風集團坦言,公司存在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的風險;公司目前資金狀況緊張,存在持續經營困難的風險等其他風險。

眼下,一個投資者比較關心的話題是,出了這麼多麻煩的暴風集團是否會被強制退市?對此,杭州某券商投資顧問稱:“目前,暴風集團存在無業務收入來源、法律訴訟等多重風險。一般情況下,發生這樣的事情,是很有可能面臨退市的。投資者應該注意後續存在的風險可能性,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實際上,自今年8月31日,暴風集團已連續發佈13次發佈股票存在被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可見暴風集團身陷困境難以自拔,2019年年報披露期後,將有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