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校名中公開宣稱“第一”,這兩所高校的底氣來自哪裡?

提到校名中有“第一”的高校,人們很快就會想到今年2月份才成立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該校成立之初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前不久,山東第一醫科大學2019國際青年學者論壇開講,有來自全球的174名優秀青年學者參加。一時間,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敢在校名中公開宣稱“第一”,這兩所高校的底氣來自哪裡?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是在整合了泰山醫學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立醫院等三個單位資源的基礎上成立的,第一任校長為山東籍工程院院士寧光教授。一所地方管理的醫科院校,卻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掛帥,很是少見。

根據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初期規劃,其將用三到五年時間,讓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在全國爭取到一定的地位和分量。為實現這個目標,山一大在基建、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著全面而積極地部署。該校投資在建的學校主校區(濟南),坐落在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核心區域,規劃佔地面積約2600畝,規劃校舍建築面積90萬平方米,現已建成32.6萬平方米,整體項目將於2020年8月全部交付。

另外,山一大在建的總規劃12萬平方米的校級醫學科創中心,未來可承載100到150個科研團隊。據該校相關領導介紹,學校正在建設的樣板間“參考的是斯坦福、哈佛的建設標準,預計年底前樣板間能入駐。這裡面基本設備都有,可以拎包入駐”。


敢在校名中公開宣稱“第一”,這兩所高校的底氣來自哪裡?

除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外,還有一所高校,校名中有“第一”這兩個字,它就是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素有“千年學府、百年師範”的美譽,前身為南宋著名理學家張栻於公元1161年創辦的長沙城南書院。

1903年城南書院更名為湖南師範館,很快又更名為湖南全省師範學堂;1904年湖南全省師範學堂(部分)改建為湖南中路師範學堂;1907年湖南中路師範學堂更名為湖南省立初級師範;1912年湖南省立初級師範更名為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自此,“第一”這兩個字基本就永遠地嵌入在該校的校名中 。

歷史上的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曾湧現出很多知名人士,比如鼎鼎有名的何叔衡、蔡和森、李維漢、任弼時等。


敢在校名中公開宣稱“第一”,這兩所高校的底氣來自哪裡?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這兩所校名中有“第一”的高校,何以敢公開宣稱“第一”,它們的底氣來自哪裡?它們真的是“第一”嗎?

成立不到一年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顯然有做“第一”的想法。該校校長寧光教授曾對“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校名做過解釋,他說“學校的辦學定位是‘在山東,為山東’;學校校名中帶有第一,就要爭當第一”,同時他也承認“雖然想做第一,不代表一定能做成,但想做是最終能做好的基礎。只要想做了,有了主觀能動性,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我相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能成為第一。”


敢在校名中公開宣稱“第一”,這兩所高校的底氣來自哪裡?

正因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有做第一的想法,該校才有動力在各個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比如人才引進,僅2019年就投入了近1億元實施“人才引進(提升)計劃”。對於A類領軍人才,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引進政策是“提供超過120萬的年薪,以及超過350萬的住房補貼”。對於聘任為獨立PI的領軍人才,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引進政策是“年度撥付運行經費200萬以上,配備5人以上科研團隊及助手,妥善解決配偶隨遷、工作安排問題”。

相比之下,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就顯得有些默默無聞,近些年也沒有什麼大手筆的動作。

但話說回來,國內高校的發展都離不開定位和行政資源的支持,山東第一醫科大學之所以能辦得紅紅火火,是因為地方給他的定位是“爭第一”,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源支持(一個濟南主校區就是55億元的投資);而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則沒有那麼好命,它幾乎沒有享受到地方的資源傾斜政策。


敢在校名中公開宣稱“第一”,這兩所高校的底氣來自哪裡?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在校名中公開宣稱“第一”,底氣來自於定位和各方的全力支持;​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在校名中公開宣稱“第一”,底氣則來自於其在湖南地區師範領域的資歷和歷史成就。

至於這兩所高校將來會不會成為“第一”,就要看分析的角度了。如果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持續得到優質資源的支持,在地方管理的醫科院校中斬獲“實力第一”或“規模第一”的名號,完全有可能;如果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專注自己的優勢“小學教育”,不斷髮揚光大培養鄉村優秀小學教師的“一師模式”,也有可能成為地方管理師範類院校中的“小教領域第一”。正所謂“萬事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