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出名了!又被國家點名,真給隆回人長臉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公佈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

邵陽14個“非遺”代表性項目上榜!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保護單位名單邵陽)

項目類別項目名稱傳統音樂瑤族民歌(花瑤嗚哇山歌)傳統舞蹈 龍舞(城步吊龍) 傳統舞蹈 棕包腦 傳統戲劇 木偶戲(邵陽布袋戲) 傳統戲劇 花鼓戲 傳統戲劇 祁劇 曲藝 絲絃 傳統美術灘頭木版年畫傳統美術挑花(花瑤挑花)傳統美術 竹刻(寶慶竹刻) 傳統技藝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傳統技藝竹紙製作技藝(灘頭手工抄紙技藝)傳統醫藥 中醫正骨療法(新邵孫氏正骨術) 民俗 苗族四月八姑娘節

邵陽是全省非遺保護重點市州,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4項

,省級代表性項目30項,市級代表項目112項,共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3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6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70人

隆回的這些非遺項目

你都瞭解嗎?

瑤族民歌(花瑤嗚哇山歌)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花瑤嗚哇山歌是湖南省隆回縣花瑤歷經千年流傳下來的一門古老的民間音樂藝術,主要流傳在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

龍舞(城步吊龍)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城步吊龍舞”是千百年來城步苗族人民展示自己在勞動、生產、生活中智慧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2009年被列入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棕包腦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棕包腦”是一種瑤族祭祀舞,有近千年歷史,主要流傳於湖南省洞口縣瑤家山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木偶戲(邵陽布袋戲)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邵陽布袋戲融合了當地的民間戲曲、民間音樂、民間技巧、民間風俗和人們的生活情趣,代表了農民群眾的審美意識和文化層面的欣賞水平,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藝術精華。

花鼓戲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邵陽花鼓戲是湖南花鼓戲中職業戲班成立最早、表演形式最具特色、傳統劇目保留最多、在全國影響較大的一個流派。

祁劇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祁劇,發祥於湖南祁陽,流行於邵陽、衡陽等地。祁劇傳統劇目豐富,表演藝術粗獷、火辣,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山野氣息,既有陽剛之氣,又有溫柔之美。

絲絃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武岡絲絃是主要流傳於以武岡為中心的邵陽、隆回、洞口、城步、新寧等地,是湖南曲藝的一個獨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

灘頭木版年畫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隆回縣灘頭木版年畫始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在全國年畫製作中極為鮮見。

挑花(花瑤挑花)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在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崇木凼村,經常可以看到花瑤婦女在挑花,或探討技藝傳承。2006年,“花瑤挑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竹刻(寶慶竹刻)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寶慶竹刻是一項古老而又典雅的民間美術,源自古代的手工竹木雕刻技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邵陽藍印花布是一種集民間美術與民間工藝於一體的民間藝術,盡顯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積澱和淳樸的自然之美,獨具地方風貌和藝術價值。

竹紙製作技藝(灘頭手工抄紙技藝)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灘頭鎮手工抄紙技術繼承於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蔡倫的造紙術,是我國曆代勞動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它為推動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向前發展立下過汗馬功勞。

中醫正骨療法(新邵孫氏正骨術)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孫氏正骨術誕生於清代晚期,產生於湖南省新邵縣(古屬梅山地區)龍山腳下的太芝廟鄉,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首批重點發展的中醫骨傷科流派。

苗族四月八姑娘節

隆回出名了!又被国家点名,真给隆回人长脸

苗族四月八姑娘節,是苗族群眾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群眾性的民族節慶活動,主要流傳於以黃桑坪苗王古國為中心的綏寧縣及周邊的廣大苗族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