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的養老FOF錄得正收益,養老基金值得投資嗎?

2014年,證監會發布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行管理辦法》,首次提出了公募FOF的概念,截至2017年7月,有44家基金公司申請了78只公募FOF產品,最終有6只FOF首批突圍,正式發售。


97%的養老FOF錄得正收益,養老基金值得投資嗎?


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公募FOF在我國的現在和未來。


一、FOF是什麼?

FOF(Fund of Funds),中文譯為“基金中的基金”,簡單來說就是由專業人士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基金組合,但是這個組合採用的是基金的法律形式,並按照基金的運作模式來進行操作。值得注意的是,FOF並不是一個包含所有業績表現最優的基金的組合,即哪個基金漲得好選哪個。因為,FOF的本質是通過大類資產配置去分散風險,在合理的資產配置下,再選取風格穩定且業績良好的基金,儘可能地獲取比傳統債券型基金更高一些的收益,而不是單純地去追求高收益。


截至2019年11月18日,市場上共有73只FOF基金(AC合併計算),總規模為291.86億元,基金的管理費率在0.5%-1.2%。從業績來看,2019年年初至11月18日,有97%的FOF錄得正收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我國養老金缺口問題的加劇,2017年5月監管層為對接養老資金理財需求,規範了養老基金的運作,並定義了養老基金,表示養老基金可以採用FOF形式運作。政策的支持進一步推動了FOF的發展。

二、養老FOF時代到來

我們現在所繳納的養老保險,並不是存到了我們自己的賬戶中,而是用來贍養現在已經退休的老人的。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據數據統計,到2050年,我國65歲以上的人口會達到3.5億,在總人口中佔比將達到26%,也就是說,屆時每4個人裡面就會有一個老年人,社會養老負擔將會非常的重。


從發達國家歷史看,成熟的養老體系是由三大支柱(政府養老、企業養老、個人養老)構成的,但我國目前85%的人口養老僅依靠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覆蓋不足,第三支柱更是幾乎為空白,這使得不但公民生活質量難以維持,還大大加劇了國家的財政壓力。目前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嚴重,迫使我國加快第三支柱的發展,其中養老FOF就是工具之一。


97%的養老FOF錄得正收益,養老基金值得投資嗎?

數據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16年底


三、養老FOF類別

養老FOF是國家鼓勵長期持有的一種投資產品,畢竟為養老做準備不是一兩天的事情,因此,其設有最低持有年限——鎖定期,其中最短的是1年,另外還有3年、5年的。養老FOF目前設有兩種類型,分別是目標日期型和目標風險型。


四、養老FOF的現狀

2019年養老FOF實現了大規模的增長,截至2019年11月18日,我國已有養老FOF共58只(AC合併計算),總規模為261.45億元,在整個FOF產品中佔比近九成,基金的管理費率在0.5%-1%。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對養老目標基金提出了相關要求表示,可以設置優惠的基金費率,未來養老FOF的費率也有望降低。


另外,除了養老FOF的費率有望降低,其還有望享受稅收遞延,也就是說購買養老目標基金的部分資金可以先不交稅。截止2019年11月,這個政策目前還沒有施行,2019年9月9日至10日,證監會再次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提到,推動公募基金納入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金投資範圍。


97%的養老FOF錄得正收益,養老基金值得投資嗎?


五、公募FOF的未來


全球第一隻FOF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在經過了1990年前的萌芽與20世紀90年代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與市場準備,迎來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在1999-2013年15年期間FOF基金總資產從不足500億元增長至2015年底的近1.7萬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6%,而同期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資產的年增長率僅為6%,反映FOF在美國比較受投資者歡迎。截至2017年,美國FOF規模佔共同基金全市場規模維持在10%以上,數量也達到1500只左右。其爆發式的增長主要取決於美國養老金制度的一系列變革。


我國與美國的FOF規模相比,還是鳳毛麟角,處於萌芽階段,然而現在已經受到了養老金制度的催化,加上FOF風險控制良好的優勢,未來將會逐步擴大受眾面,有更多品種的FOF出現。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欲知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好買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