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之天下》要說呂不韋,我們看歷任秦國丞相誰最牛(上)

《大秦帝國之天下》顯然是要說呂不韋、趙姬與嬴子楚(異人)、嬴政的故事。我們期待戲痴段奕宏演繹的呂不韋之前,不妨先來給秦國曆任丞相(或類似丞相的角色)來開個述職會,看看誰的工作表現最突出。

《大秦帝國之天下》要說呂不韋,我們看歷任秦國丞相誰最牛(上)

配圖來自網絡

1、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商鞅:我不是丞相,可我比丞相做的更好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六國較早設立相國職位,如主持趙國變法的相國公仲連,比秦國設立丞相早了九十多年。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最高官職為大良造,類似於六國的相國兼大將軍,統領文武,如商鞅即負責變法又能舉兵伐魏。惠文君一朝設立相國,大良造漸漸變為武職,比如白起就靠著打韓國一路狂刷經驗迅速暴漲到大良造。到秦武王時期,秦國設置左右丞相,秦制以右為尊,右丞相更具有話語權,權力也較為集中。

在秦孝公時期,丞相角色是由幾個官職分擔的,其中比較重要的角色是大良造。所以商鞅主持變法的時候,官方身份是大良造。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大良造,在他三說秦孝公、正式進入秦國政府公職人員序列三年之後,秦國政府才官宣商鞅出任秦國大良造,之前擔任的只是客卿之類的角色。事實上秦國對官員的任用幾乎都有這麼一個時期,只有個別情況有所不同(下文會說到是哪個個別情況)。

《大秦帝國之天下》要說呂不韋,我們看歷任秦國丞相誰最牛(上)

配圖來自網絡

商鞅擔任準丞相期間,與秦孝公肝膽相照,做出了決定秦國乃至華夏曆史進程重要節點的重要規劃。他操持變法,將秦國從一個偏居西陲、諸侯以夷狄遇之的羸弱之國變為能夠從強大的魏國手中收復函谷關、奪回河西之地的不可小覷的新生力量,將怯公戰、勇私鬥的秦人用軍功與農耕制度凝聚起來糾糾赴國難,將一票錦衣玉食慣了的世族顯貴進行罷黜,“無軍功者不得芳華”,對違反秦法的人毫不留情奠定了秦法無私的鐵血制度。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封建史陽儒陰法的格局,始自商鞅治秦。

雖然商鞅最後死於秦法,可商鞅的影響力一直持續到始皇帝,甚至持續了兩千多年。商鞅,是個不是丞相的偉大丞相。

2、每逢絕境多得生——張儀:秦國最出色的相國

和商鞅一樣,張儀入主秦國的身份是客卿。一方面是考察期,更主要的原因在於,秦惠文君(稱王之前)初期秦國的大良造是大名鼎鼎的犀首公孫衍。後來,公孫衍出走,張儀上位,成為秦國廟堂舉足輕重的重量級人物。但是必須得說一點,即便是張儀的巔峰時期,他在秦惠文王一朝的地位也無法超越商鞅當時的地位。當然,不僅是張儀,此後的歷任秦國丞相都不復商鞅之地位。

《大秦帝國之天下》要說呂不韋,我們看歷任秦國丞相誰最牛(上)

喻恩泰版的張儀 配圖來自網絡

我之前寫過,秦惠文王一朝是秦國人才結構最合理、君臣關係最融洽的時代之一。張儀雖然是相國,主要負責外交事宜,六個字總結就是:破合縱,主連橫。他堪稱完美的做到了這一點,不僅屢次破壞六國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合縱,還大大削弱了齊國、楚國的實力,助推秦國的實力在秦惠文王一朝躋身戰國強國之列。雖然期間也有帶兵攻取巴蜀並建設成都(還已修建了閬中,閬中也稱張儀城)的功績,考慮到彼時秦國彼時主兵的是名將司馬錯,張儀的軍事責任應該不是很重。

張儀雖然做事狡猾,做人卻很光明磊落。當年未發跡之時被楚國令尹昭陽誣衊盜玉,幾乎被打死。醒來後問媳婦自己的舌頭還在否(都能問話了,還不知道舌頭在不在麼?),得知舌頭安好後發誓說日後必竊國相報。後來作為秦國特使入楚,真的騙了楚國一大片土地入秦。讀來真是人心大快,這樣的相國你如何不愛?後來秦武王即位,不喜歡張儀,張儀急流勇退,居然成為秦國曆代重臣裡為數不多的全身而退又走的體面的人。考慮到後來的穰侯是王室親戚,外臣裡能做到這一點的,張儀是獨一份兒。

3、嬴氏不老松,天子拱我墓——樗裡疾:秦國首任丞相

秦武王時期設立的丞相制度,是左右雙丞相制度,這個制度一直延續到秦二世時期,被趙高整了箇中丞相出來獨攬大權,原有雙丞相制度廢除。左右丞相中,秦制以右為尊,右丞相更具話語權,權力也相對較大。秦武王一朝相比秦惠文王時期,排外情緒濃厚。所以秦國首任丞相任命的右相樗裡疾和左相甘茂,都是秦國王室或親戚。

樗裡疾是秦國王室,準確的說應該是公子疾,因封地在樗裡,被人尊稱樗裡子,又稱嚴君。這個人在秦惠文王一朝就是朝廷重臣,到秦武王時期被任命為右丞相,一直到秦昭襄王早期(秦武王只做了四年王就死了),一直都是定海神針式的人物。他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有他在,秦國上下就是踏實,屬於很典型的三明治裡面包的角色。樗裡疾死前有個奇妙語言,說百年後兩天子拱衛我墓,眾人很是不解。後來秦宮與漢宮,恰好將樗裡疾墓置於其間。

《大秦帝國之天下》要說呂不韋,我們看歷任秦國丞相誰最牛(上)

樗裡疾 配圖來自網絡

甘茂是甘龍的族裔,從一些史料看甘茂和諸王子關係不錯,不過這並不能保證他官位的安穩,政敵樗裡疾和公族公孫爽一直在秦武王面前攻擊他。他誇口拿下宜陽,多少也有自保成分,不料在宜陽遭遇韓國死扛,久攻不下。幸虧他早有先見之明,與秦武王立約不得懷疑他,這才在政敵攻訐中得以保全,最終靠著散盡家財賞給將士才攻下宜陽。後來秦昭襄王即位,甘茂獲罪被貶,不過他有個很有出息的孫子,小小年紀就拜相了,可惜沒活太久,他叫甘羅。

《大秦帝國之天下》要說呂不韋,我們看歷任秦國丞相誰最牛(上)

攻克宜陽的甘茂 配圖來自網絡

欲知此後秦國丞相表現如何,竊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