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天下》要说吕不韦,我们看历任秦国丞相谁最牛(上)

《大秦帝国之天下》显然是要说吕不韦、赵姬与嬴子楚(异人)、嬴政的故事。我们期待戏痴段奕宏演绎的吕不韦之前,不妨先来给秦国历任丞相(或类似丞相的角色)来开个述职会,看看谁的工作表现最突出。

《大秦帝国之天下》要说吕不韦,我们看历任秦国丞相谁最牛(上)

配图来自网络

1、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商鞅:我不是丞相,可我比丞相做的更好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六国较早设立相国职位,如主持赵国变法的相国公仲连,比秦国设立丞相早了九十多年。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最高官职为大良造,类似于六国的相国兼大将军,统领文武,如商鞅即负责变法又能举兵伐魏。惠文君一朝设立相国,大良造渐渐变为武职,比如白起就靠着打韩国一路狂刷经验迅速暴涨到大良造。到秦武王时期,秦国设置左右丞相,秦制以右为尊,右丞相更具有话语权,权力也较为集中。

在秦孝公时期,丞相角色是由几个官职分担的,其中比较重要的角色是大良造。所以商鞅主持变法的时候,官方身份是大良造。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大良造,在他三说秦孝公、正式进入秦国政府公职人员序列三年之后,秦国政府才官宣商鞅出任秦国大良造,之前担任的只是客卿之类的角色。事实上秦国对官员的任用几乎都有这么一个时期,只有个别情况有所不同(下文会说到是哪个个别情况)。

《大秦帝国之天下》要说吕不韦,我们看历任秦国丞相谁最牛(上)

配图来自网络

商鞅担任准丞相期间,与秦孝公肝胆相照,做出了决定秦国乃至华夏历史进程重要节点的重要规划。他操持变法,将秦国从一个偏居西陲、诸侯以夷狄遇之的羸弱之国变为能够从强大的魏国手中收复函谷关、夺回河西之地的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将怯公战、勇私斗的秦人用军功与农耕制度凝聚起来纠纠赴国难,将一票锦衣玉食惯了的世族显贵进行罢黜,“无军功者不得芳华”,对违反秦法的人毫不留情奠定了秦法无私的铁血制度。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封建史阳儒阴法的格局,始自商鞅治秦。

虽然商鞅最后死于秦法,可商鞅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始皇帝,甚至持续了两千多年。商鞅,是个不是丞相的伟大丞相。

2、每逢绝境多得生——张仪:秦国最出色的相国

和商鞅一样,张仪入主秦国的身份是客卿。一方面是考察期,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秦惠文君(称王之前)初期秦国的大良造是大名鼎鼎的犀首公孙衍。后来,公孙衍出走,张仪上位,成为秦国庙堂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人物。但是必须得说一点,即便是张仪的巅峰时期,他在秦惠文王一朝的地位也无法超越商鞅当时的地位。当然,不仅是张仪,此后的历任秦国丞相都不复商鞅之地位。

《大秦帝国之天下》要说吕不韦,我们看历任秦国丞相谁最牛(上)

喻恩泰版的张仪 配图来自网络

我之前写过,秦惠文王一朝是秦国人才结构最合理、君臣关系最融洽的时代之一。张仪虽然是相国,主要负责外交事宜,六个字总结就是:破合纵,主连横。他堪称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屡次破坏六国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合纵,还大大削弱了齐国、楚国的实力,助推秦国的实力在秦惠文王一朝跻身战国强国之列。虽然期间也有带兵攻取巴蜀并建设成都(还已修建了阆中,阆中也称张仪城)的功绩,考虑到彼时秦国彼时主兵的是名将司马错,张仪的军事责任应该不是很重。

张仪虽然做事狡猾,做人却很光明磊落。当年未发迹之时被楚国令尹昭阳诬蔑盗玉,几乎被打死。醒来后问媳妇自己的舌头还在否(都能问话了,还不知道舌头在不在么?),得知舌头安好后发誓说日后必窃国相报。后来作为秦国特使入楚,真的骗了楚国一大片土地入秦。读来真是人心大快,这样的相国你如何不爱?后来秦武王即位,不喜欢张仪,张仪急流勇退,居然成为秦国历代重臣里为数不多的全身而退又走的体面的人。考虑到后来的穰侯是王室亲戚,外臣里能做到这一点的,张仪是独一份儿。

3、嬴氏不老松,天子拱我墓——樗里疾:秦国首任丞相

秦武王时期设立的丞相制度,是左右双丞相制度,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秦二世时期,被赵高整了个中丞相出来独揽大权,原有双丞相制度废除。左右丞相中,秦制以右为尊,右丞相更具话语权,权力也相对较大。秦武王一朝相比秦惠文王时期,排外情绪浓厚。所以秦国首任丞相任命的右相樗里疾和左相甘茂,都是秦国王室或亲戚。

樗里疾是秦国王室,准确的说应该是公子疾,因封地在樗里,被人尊称樗里子,又称严君。这个人在秦惠文王一朝就是朝廷重臣,到秦武王时期被任命为右丞相,一直到秦昭襄王早期(秦武王只做了四年王就死了),一直都是定海神针式的人物。他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有他在,秦国上下就是踏实,属于很典型的三明治里面包的角色。樗里疾死前有个奇妙语言,说百年后两天子拱卫我墓,众人很是不解。后来秦宫与汉宫,恰好将樗里疾墓置于其间。

《大秦帝国之天下》要说吕不韦,我们看历任秦国丞相谁最牛(上)

樗里疾 配图来自网络

甘茂是甘龙的族裔,从一些史料看甘茂和诸王子关系不错,不过这并不能保证他官位的安稳,政敌樗里疾和公族公孙爽一直在秦武王面前攻击他。他夸口拿下宜阳,多少也有自保成分,不料在宜阳遭遇韩国死扛,久攻不下。幸亏他早有先见之明,与秦武王立约不得怀疑他,这才在政敌攻讦中得以保全,最终靠着散尽家财赏给将士才攻下宜阳。后来秦昭襄王即位,甘茂获罪被贬,不过他有个很有出息的孙子,小小年纪就拜相了,可惜没活太久,他叫甘罗。

《大秦帝国之天下》要说吕不韦,我们看历任秦国丞相谁最牛(上)

攻克宜阳的甘茂 配图来自网络

欲知此后秦国丞相表现如何,窃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