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傳說中泉州最貴的面線糊

藏在寺廟裡頭

多少人驅車數十公里

只為了它

。。。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泉州最好吃的面線糊究竟是哪一家?”

答案眾說紛紜,好像每個泉州人的心裡,都有一碗絲毫不容許別人詆譭的面線糊。順著老泉州人的味蕾記憶,朵蓮寺旁的這家面線糊,終於被我找到了。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說來也有趣,第一次來吃,愣是找不到入口在哪,跟著導航直上了泉州大橋,在縱橫的高架上兜了圈,驀然回首原來它躲在橋下。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37年前,悄然出現在順濟橋下的這家小店,幾張木桌木板凳,開始了一段不朽的傳奇佳話。繞著方圓3百米,小店搬了4次,老主顧們也尋跡著麵糊香前前後後吃了數餘年。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有人說——太貴了,吃一次跑那麼遠還得排隊。

有人說——從小吃到大,開始還是爺爺帶我來吃的呢!

有人說——這碗麵線糊,吃的似乎不僅僅是味道那麼簡單…

那些流言云雲,抵不過一口熱湯下肚。終於,那層包裹著的神秘面紗要被揭開了…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堆成小山的數十種配料。這頭客人點得火熱,那裡大炒鍋刺啦刺啦地又持續補充著。葷的素的,地上跑的海里遊的,都使勁往面線糊里加。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面線糊的熬製是一門學問,有人說,用骨頭煮並不算正宗,要海味熬製的鮮才叫夠味。這兒的麵糊卻不理會主流的聲音,幾十年來都用大骨湯做底,咕嚕嚕地加著熱,更為清透,入口更香。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醋肉一份有手掌心那麼大塊,蝦仁是包裹著雞蛋煎出來的,似乎這兒的配料不同往常所見,份量足用料實在,貴也算有他的道理。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料酒、香菜、蒜蓉、胡椒粉,一氣呵成一碗麵線糊,濃郁的香味與熱騰騰的白煙交織盤旋,食慾頓開。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價格確實比外頭要高一些,蝦仁、排骨、醋肉,一份下來也要20元。不過也實在,又大又圓的搪瓷碗裡,配料硬生生將麵糊擠得快要溢出來,填飽肚子不為過。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肉多粉少的醋肉,讓人懷疑豬肉漲價並未波及到這片淨土。外皮炸得不算酥脆,紮紮實實的肉酸甜適中,頗有嚼勁。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燙嘴也要呼嚕嚕喝下的麵糊,味道偏鹹,骨湯的味兒直灌喉嚨,許久還會回甘。似乎這湯頭的味道有些上頭,一不留神就見了底。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店裡不乏閩南特色小吃:馬蹄酥、白蘿蔔絲包,但面線糊的絕配還是油條。趕巧碰上了剛出爐的一整籃子,趁著熱勁兒略微在糊裡泡過,軟糯可口卻又帶著一半的酥脆,大抵是地道的泉州人才有的吃法。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肚子填飽了,看著老闆好不容易能坐下來歇息一會兒,這才拉著他聊聊家常——畢竟一家店能生存37年,實屬不容易。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哪有什麼厲害的事,還不都是辛苦了那麼久換來的,就是要拼,要闖。“

老闆笑著告訴我們,有一次不知道是中央還是地方的電視臺,找上門,正值店休,一口氣回絕採訪,讓他們吃了個閉門羹。

似乎聽起來有些可惜,但客人才是廣告,好不好吃他們說了才算。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老闆興沖沖地掏出手機來,嘴上說著“這算人少的啦!”表情卻又透露著一絲驕傲,看著門口一片人山人海,成就感溢上心頭,也不枉付這37年,日日3、4點的早起備料。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我總會想起閩南人最愛念叨的“愛拼才會贏”,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長輩們,身上有股韌勁兒,從白手起家到如今總算有些安定的日子,都是靠勤懇的雙手創造的。

原來,這家老店的味道在這裡。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或許你曾不滿這樣普普通通的面線糊,到底有什麼必要驅車前往,又有什麼意義花大價錢吃。但隨著他生生不息,或許是下一家百年老店,又有誰知道背後的辛勞苦痛呢?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泉州這碗藏在橋下的37年面線糊,搬了4次還有人追著吃

橋尾面線糊

人均:15~20元(豐儉由人)

營業時間:6:30~20:00

店鋪地址:鯉城區江濱南路與324國道交叉口西50米

(探店小tips——導航到朵蓮寺下車,向左行百米左右就能看見)


拍攝| 臉很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