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的天下之絕

曾是北魏首都的大同,古稱雲中、平城,地處山西省北部,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眾所周知,大同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因此,煤的作用遠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當地的一種風俗習慣。每逢春節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全年興旺。另外,大同地區還有著“遊八仙,去百病”的說法,遊八仙始於明朝,每年的正月初八當地百姓家都會扶老攜幼,聚集在寺廟和道觀裡,祈求來年的健康和平安。


山西大同的天下之絕


大同歷史悠久,這裡不僅有著大同銅器、廣靈剪紙(中國民間剪紙三大流派之一),這樣優秀的藝術品,還匯聚了很多低調而又特點鮮明的美食。



羊雜

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關於羊雜的吃法,而大同羊雜的吃法屬於粗獷派,大鍋置火上,連湯帶料一鍋燴煮,隨食隨留,不拘形式,但是吃起來卻覺得格外爽口。羊頭、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腸以及羊血等洗淨、煮熟、切碎,配以蔥、辣椒、鹽等調料熬製成湯,再加上山藥粉條,煮好後,紅白相間,熱氣騰騰,油而不膩,質醇味美。


山西大同的天下之絕



刀削麵

山西刀削麵堪稱天下一絕,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刀削麵吃法多樣:澆滷、或炒或涼拌,均有獨特風味,再略加山西老陳醋食之尤為妙哉。


渾源涼粉

渾源涼粉以土豆澱粉為原料,加入適量的明礬,攪成糊狀,在火上滾熟,涼冷倒出即成,故又名粉砣。渾源涼粉又白又細又利口,像豬皮凍似的“筋顫”,拿在手中“滑溜溜”。再加上蓮花豆、豆腐乾、辣椒油、蔥蒜香菜等調料,蓮花豆香酥可口,豆腐乾嚼得過癮,而辣椒油辣而不澀,可謂色香味俱佳。


山西大同的天下之絕



大同油糕

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麵,由黃米麵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油炸糕則比較講究,大同的油炸糕具有個兒小、皮兒薄、花樣多三個特點,其花樣品種分豆


餡、糖餡、 菜餡三種。豆餡有小豆、豇豆、扁豆、芸豆四種;糖餡有紅糖、白糖兩種,另外各加青紅絲、玫瑰、核桃仁、果脯等;菜餡有綠豆芽、山藥、胡蘿蔔餡;有地皮菜、豆腐乾、山藥餡;有山藥、苦菜、韭菜餡。無論是哪種餡的油糕,吃進來都是裡香外脆。


山西大同的天下之絕




靈丘燻雞

靈丘的燻雞被稱為山西“四大名燻”(燻雞、燻肉、燻醋、燻鴿)之一。據《名食掌故》、《特色菜餚》等書記載,清雍正年間,靈丘縣衙廚李進才、李有才兄弟,研究出燻雞的製作方法。後來代代相傳,到了清代末年,李運繼承這一傳統技藝,又摸索出一套獨特製作方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燻雞的製作過程,1.挑選膘肥體壯的活雞,宰殺後要用熱水將雞毛除淨;2.煮雞,煮前要把雞肉換水三四次洗淨,然後放入陳年老湯裡去煮;3.煮熟後再用配好作料的熱湯浸泡十多個小時。其作料是豆蔻、北柏、砂仁、陳皮等十三種;4.熏製,將熟雞用穀糠、柏木燃燒的煙火燻烤。


山西大同的天下之絕



渾源燒酒

渾源燒酒屬蒸餾酒類。所謂蒸餾酒,就是發酵的酒液經過蒸鍋器蒸餾,貯存、稀釋、勾兌等工序後配製而成的酒,亦稱燒酒。


渾源釀酒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末戰國初(約公元前五世紀)李峪廟坡所遺存的青銅器中,有不少是溫酒器和飲酒器,可見二千五百年前當地人不但有飲酒的習俗,也有制酒的工藝。到漢朝時,泱泱的大漢帝國釀酒業已相當發達,釀酒作坊遍佈全國各地,作為一向以豪飲自居的渾源當然也應該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員。


山西大同的天下之絕


渾源燒酒究竟始於何代,史料無有明確記載,但從人們的記憶和傳聞中至少可以推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清乾隆版《渾源州志》將詩仙李白作為“寓賢”記載,說的是李白於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同好友無演游完太原後,北出雁門盡興遊覽恆山、懸空寺,被懸空寺的“驚險奇巧”所折服,於是醉書“壯觀”兩個大字,能將有齊眉之量的詩仙喝醉,可見當時渾源燒酒的品位。

明代大旅行者徐霞客於崇禎六年(1633年)秋八月遊覽恆山,渾源後,不但寫了極為精彩的《遊恆山日記》,在品嚐渾源燒酒後也留下了“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粕落地小蛇得味成龍”的名聯。精深的渾源酒文化早已同博大的詩詞文化融匯於一起。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