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價“拐點”暫難定論 12月仍是理想銷售期

小麥市場將逐步進入階段性需求旺季,預計春節前主產區新小麥價格整體仍將維持高位運行,市場出現“拐點”之說暫難定論。筆者認為,12月份貿易商出售手中小麥或仍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時間段。

11月下旬以來,主產區小麥價格在經歷前期長時間的持續上漲之後整體高位趨穩。部分高價區小麥價格由於漲至政策性糧源到廠成本附近、接近市場預期價格頂部而出現小幅下調。監測顯示,11月末主產區主要糧油批發市場普通小麥平均交易價格為2318元/噸,較11月15日下滑4元/噸。

距離春節還有1個多月時間,小麥市場將逐步進入一年一度的階段性需求旺季。由於市場流通糧源不斷減少,而政策性小麥因質價原因還難以大批量進入市場,市場出現“拐點”之說暫難定論。

節前麥價整體仍將高位運行

據市場反映,近段時間以來,主產區小麥市場供需偏緊的狀況基本緩和,市場的降溫使得貿易商對麥價看漲預期減弱,售糧積極性提升。雖然主產區部分高價區小麥價格因供需狀況不同出現小幅回調,但市場價格整體基本穩定。

當前,河北容重770~790g/L的新產普麥主流價格為1.20~1.22元/斤,山東1.18~1.22元/斤,河南1.18~1.21元/斤,江蘇1.15~1.21元/斤,安徽1.15~1.22元/斤。雖然近期華北部分高價區麥價較前期下滑0.005~0.01元/斤,但主產區整體高位運行態勢並未改變。

相對於普通小麥價格的高位調整,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維持穩定。當前,優質小麥收購價:河南新鄉“鄭麥366”為2450元/噸,山東菏澤“濟南17”為245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為2460元/噸。華北地區優質小麥平均價為2485元/噸,同比下降227元/噸;優普小麥價差為82元/噸,同比下降94元/噸。

據業內人士分析,近期主產區部分地區小麥價格小幅調整,主要原因是市場供給充足而需求不旺。尤其一些貿易商看到市場小麥價格上漲乏力,出售小麥積極性提高。但隨著後期市場需求旺季的不斷臨近,制粉企業對小麥補庫將會增加,預計小麥價格在經過階段性調整後,亦將逐步高位趨穩。

麵粉挺價強烈將會支撐麥價

由於距離春節尚有一段時間,麵粉消費旺季尚未到來,近期市場仍以剛性需求為主,銷售量未出現明顯增加,但由於小麥價格處於高位,加之麩皮價格不斷下跌,麵粉企業為維持制粉利潤,對面粉的挺價心態始終較強。當前,主產區特一粉出廠價1.50~1.58元/斤,11月份以來,無論小麥價格是漲是跌,剛性需求下的麵粉價格始終保持基本穩定。

隨著麵粉企業整體開工率的回升,麩皮市場供應量增加,加之非洲豬瘟影響持續,下游需求疲弱,麩皮價格下跌已持續了半個月之久。當前,主產區麩皮出廠價格為0.66~0.68元/斤,普遍跌破0.70元/斤的關口。監測顯示,11月下旬華北黃淮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11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滑54元/噸。

市場認為,由於制粉企業生產成本處於高位,加之麩皮價格下跌彌補加工利潤下滑能力減弱,企業挺價麵粉的心態較強。就後期市場而言,儘管節日消費季節性變化已不十分明顯,麵粉價格上漲顯得困難,但市場對面粉的需求量相對趨增。預計麵粉價格有望繼續保持堅挺,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會抑制小麥價格繼續下滑。

拍賣小麥暫難大量進入市場

11月27日,國家舉行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投放量為302萬噸,實際成交5.4萬噸,略高於上期的5.1萬噸,但明顯低於11月13日的9.61萬噸。初步統計,11月份共進行4次小麥拍賣,累計投放1205萬噸,同比增加167.5萬噸;成交24.61萬噸,同比減少129.66萬噸;周平均成交率2.04%,同比下降12.83%。

據瞭解,自10月份政策性小麥恢復拍賣以來,周投放量均高於上年水平,但成交量卻不增反降,這說明當前臨儲小麥在性價上仍遜於市場流通小麥。如果國家臨儲小麥銷售底價繼續維持穩定,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情況短期內仍難有大的改觀,拍賣糧源大批量進入市場阻力仍在。市場在一定時期內仍將以消耗新麥為主,將在一定程度上支撐流通市場小麥價格堅挺。

進口小麥數量單月同比增加

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10月份我國進口小麥28萬噸,上月為16萬噸,上年同期為21.05萬噸。不過1月至10月累計進口小麥254萬噸,仍減少6.9%。1月至10月我國小麥進口金額為738.7百萬美元,同比僅下降2%,說明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同比處於升勢。11月末,美灣12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為235.8美元/噸,合人民幣1658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後總成本約為2811元/噸,同比上漲212元/噸。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9/2020年度我國小麥進口量為35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81萬噸。一方面,我國小麥進口規模常年在300萬~450萬噸之間,2018/2019年度我國小麥總進口量僅269萬噸,是近幾年來低位,麵粉企業可使用的配額數量多於往年同期;另一方面,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均表示有意向增加對中國的小麥出口,7月份我國開始進口法國小麥。

筆者認為,雖然本年度小麥預計進口量較上年增加,但進口小麥在國內消費總量中佔比依舊較低,其作用僅為結構上的品種調劑,對國內小麥市場影響不大。

適時出糧仍不失為理想時段

隨著元旦、春節臨近,小麥市場將迎來需求旺季,但市場供給也會相應增加。由於麥價整體已處於相對高位,後期上漲動力明顯不足,市場風險不斷加大。

當前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量基本維持在300萬噸水平,為穩定節日市場,後期投放量或相應增加,節前小麥市場供需格局維持充裕,將抑制麥價繼續上漲。

目前河北、山東一等新產普通小麥主流收購價為2410~2440元/噸,普遍處於高位,部分高價區已與拍賣糧到廠成本基本接近,近期部分地區出現調整跡象。

由於前期小麥價格不斷上漲,而下游產品提價困難,制粉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加工利潤持續下滑,影響小麥的採購心理。據瞭解,當前多數制粉企業基本是以銷定產、以產定購,暫無做多小麥庫存的想法。

筆者認為,中後期小麥市場近強遠弱的概率較大,不過春節前麥價仍有望高位運行,12月份出售小麥或仍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時間段。

來源:糧油市場報;作者:張榮勝;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