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力:將42公里凝聚成2米“群眾滿意”是他最重的獎盃

法制網記者 馬利民 通訊員 蔣波


孫力:將42公里凝聚成2米“群眾滿意”是他最重的獎盃


在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區分局人民北路,上午7到8點上班前經常能看到一個體型清瘦,又非常精神的中年人圍著幾個小區健步奔跑,遇上交通堵塞了他會馬上停下來,上前去引導車輛:“你慌啥子嘛,等一哈等一哈,來來來,那邊的車子過來……”等交通順了,他馬上又邁開步子,繼續健步飛奔。

經常會有路過的群眾或商家擺這個中年人的龍門陣:“你看那個人,又不是交警,還熱心得很,跑步還幫著梳理交通。”也有被訓斥的駕駛員悄悄嘟噥:“這人是哪個,真是多管閒事。”

“你不曉得?他是我們轄區派出所的孫所長。”街邊的商戶陳先生插話:“他還不止管交通,他經常在周邊跑步,遇到有糾紛就去調解,有時候調解完了當事人才反應過來問這人是誰。”

他既是武術冠軍,還是馬拉松運動員。既是攀巖高手還是刑警。從刑警到派出所,從社區民警到所長,孫力的警察生涯就是一場馬拉松,既有激動和艱辛,還有是意志力和自信心的挑戰。他認真投入到每一個賽場,他說:“在比賽中,獲得冠軍是最高的目標。而我的崗位就是我最重要的賽場,在方圓8公里轄區的這片賽場上,群眾滿意是我這個基層所長最高的榮譽。”

從刑警到所長,27年基層警齡抒寫的平凡和偉大

“90年手機還不是很普及,傳呼機半天都收不到,經常辦案子打出個傳呼,等聯繫上妻子時,已經下了飛機到了另外一個城市。”孫力印象最深的,恰恰是他90年代在刑警大隊當刑警時的日子。特別是在偵破1999年的冬天,成都五塊石立交橋搶劫案中,他經歷了一次漫長的馬拉松。

這起案件在當時影響很大,三名嫌疑人刺傷一名巡警,民警在抓獲2人後,其中的一名犯罪嫌疑人卻瘋狂逃竄,往最偏僻的地方躲避。孫力和兩名同事巡線追蹤,從金牛區到金堂縣再到龍泉山,每天凌晨兩點才睡,五點就要起床,緊緊咬著嫌疑人不放。孫力現在還記得,因為嫌疑人躲藏的地方太偏僻,孫力和同事沿途也住在簡陋的旅店裡,冬天的寒風透過佈滿縫隙的門板,吹得絲絲作響。

在成都市龍泉山,狡猾的嫌疑人在山裡跟民警打起了遊擊,經常換地方,有時一天換幾個地方,有時甚至就在野外躲藏休息。民警多次撲空,最近的一次,孫力和同事趕到嫌疑人住所時,對方扔的菸頭都還沒熄滅。

經過一個月鍥而不捨風餐露宿的追蹤,孫力和同事終於將嫌疑人的位置鎖定在龍泉山半山腰的一戶人家裡。根據情報顯示,嫌疑人身上藏有攻擊性武器,極其危險。如果強攻,嫌疑人很有可能負隅頑抗,甚至將這戶人家裡的群眾劫持為人質。為了不打草驚蛇,孫力和同事埋伏在附近,緊盯著這家人的每個出口窗戶,他們不畏嚴寒,一直到凌晨三點才開始行動,以雷霆之勢將嫌疑人抓獲。

很多人都會經歷很重要的事,無論多久遠,一件件的事塑造了他的一生。而塑造孫力的,是他8年的刑警生涯。懷揣著懲惡揚善的理想,在抓捕中的拼命三郎,孫力偵破了無數大案要案。

工作地點在變,工作形式在變,工作對象在變。沒有改變的,是孫力對工作和生活的態度。2000年,因為工作調整,孫力從刑警大隊調到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分局原肖家村派出所(後改為荷花池派出所)擔任一名普通的民警。從派出所普通民警一路走來,他擔任過4個派出所的所長,也從30歲的初生牛犢走到了49歲的基層所長,他把19年的時光都留在了基層崗位。雖然沒有了大案子,但他仍然在一次次的調解中、對群眾的一件件瑣事中閃爍著特有的光芒。

“這個龜兒子,他還想用菜刀砍我,警察你們把他抓來關起,我就當沒這個兒子……”不久前,人民北路派出所轄區內,一對父子起了衝突,到了派出所兩人還爭吵不斷,孫力瞭解情況後,把一家人都請到了調解室,開始了漫長的調解。

面對派出所大量的調解工作,孫力總結出了自己的心得。他覺得在派出所,很多工作是做了看不見的,一個調解有時候要說上幾個小時,這就是一場馬拉松調解,沒有充沛的體力和精力,在派出所連調解工作都不會做好。

“小張,你知道你的父母雖然經常吵架,還離過婚,但我通過交流,發現你的母親其實一直都愛著你的父親。當年離婚只是因為你的父親經常出去賭博,你母親一氣之下才離的婚。我知道一直以來你都跟你母親走的進,但你想過沒有,如果你傷了你父親,你母親會很傷心的。如果你因此還坐了牢,你母親更傷心……”分別和一家三口談完後,5個小時已經過去,說到最後,連當事人都很不好意思,覺得打擾警察的工作,心裡過意不去。經過調解,一家人再沒有發生過沖突。

一步跨過荊棘載途,雖年近半百初心仍是少年

42公里,這是全程馬拉松的距離,這樣的比賽孫力參加過16次。但讓孫力印象更深的,是那個2米的距離。

2018年6月,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分局五塊石派出所某小區外的路上,民警在周圍拉起一大片警戒帶,不時從8樓樓頂飛落的磚頭落在警戒帶區域內被摔得粉碎,而在樓頂扔磚頭的嫌疑人不時還大聲喊叫,引起了路人和周邊群眾的極大恐慌。

在現場處置,五塊石派出所所長孫力的對講機和手機響個不停,有指揮中心不時通過對講機詢問現場情況,還有新聞媒體、轄區群眾和轄區商戶打來電話核實。雖然孫力在8年刑警,19年派出所工作的生涯裡,經歷過無數驚險的場面,但看著警戒帶以外,大量群眾舉起手機拍攝的群眾,他還是感受到了處置工作的巨大壓力。

孫力關閉手機,將對講機交給值班民警,悄悄摸到8樓。讓人失望的是,樓頂的通道門已經被嫌疑人堵死,如果強攻,極易引起嫌疑人墜樓等風險。現場指揮部決定,採取談判的方式,爭取和平解決。2個多小時的談判工作十分艱苦,孫力從嫌疑人的喊叫聲中初步判斷,此人的精神狀況不太正常,而現場的圍觀群眾和媒體越聚越多,磚頭還在不時飛落。

“要不等他把磚頭扔完,我們在樓下拉起防護網後,另一路從樓頂通道強攻。”現場指揮部研判,畢竟樓頂容量有限,已經扔了很多磚頭,等全部扔完再處置,也不失為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孫力一陣苦笑,又有幾分無奈。為了進一步確認樓頂情況,他帶著同事,悄悄爬上旁邊的一棟樓偵查。一看嫌疑人所在的樓頂,倒吸了一口涼氣。嫌疑人所在的樓頂有住戶準備在樓頂搭建,拉了很多磚頭堆在樓頂。按照嫌疑人扔磚頭的速度,再扔一天也不能扔完。

為了避免嫌疑人鋌而走險,強攻的方案被暫時擱置,但孫力作為轄區派出所所長,壓力越來越大,經過剛才的偵查,另一個方案已經在心裡已經醞釀成熟:“我觀察,兩棟樓差不多高,相隔只有2米多,能不能從正面談判吸引嫌疑人,一個隊員從另外一棟樓的樓頂跳過去及時控制他。”

“這個方案太冒險,用梯子搭著過去動靜太大,容易被嫌疑人發現。如果徒步跳過去,8層樓,20多米高,一旦掉下去後果不敢設想,我們不能讓處置民警冒如此大的風險。”指揮部領導馬上否決了孫力的建議。

“我上!”孫力看著現場指揮長:“這點距離,完全沒問題。”

現場指揮長看著孫力矯健的身型,但還是不放心:“目測樓間距2米多,跳過去沒有難度。但是現場情況非常複雜,特別是對面樓頂還有綠色苔蘚,非常溼滑,還是有很大的風險。更大的危險,還要考驗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跳過去以後的應變處置能力,你行嗎?”

“請領導放心!”孫力說完,悄悄摸上了另一棟樓頂。

在正面,戰術談判吸引嫌疑人的同時,孫力悄悄摸到對面樓頂匍匐過去,突然起身一個健步飛躍近2米多寬20多米高的樓層,衝上去乾淨利落地控制住了嫌疑人。當嫌疑人被帶下樓後,圍觀的群眾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後經調查,嫌疑人有精神病史。

看似冒險的孫力,其實有著鮮為人知的經歷。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還是個攀巖高手,這點距離對他來說,確實是“小菜一碟”。他還有著更加傳奇的經歷,他8歲開始學習武術,拿過全市青少年武術冠軍。1992年22歲大學畢業後入警,還在2017年代表成都在洛杉磯參加了世警會會旗交接儀式現場的太極拳表演。熱愛運動的他還參加過16個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不計其數。

2019年11月9日星期六上午,在孫力49歲生日當天,懷揣22歲那年入警時懲惡揚善、服務群眾的初心,他沿著成都市金牛區營門口派出所、楊柳派出所、五塊石派出所、人民北路派出所一路跑了49公里。他是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在49歲生日這天,向這些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