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卻到最後沒生到兒子的人都怎麼樣了?看完真的很扎心

現如今,很多家庭還是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

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女孩往往是特別懂事的,因為她們從小不被待見,所有的情緒和想的都自己消化,不敢有出格的要求,長大了感覺別人的想法和感受更重要,自我的認同感也特別的低。

重男輕女,卻到最後沒生到兒子的人都怎麼樣了?看完真的很扎心

小美和丈夫已經有一個女兒了,所以懷二胎的時候,丈夫就一直希望可以生一個男孩,但是沒能如願,第二胎還是生了一個女兒。

在二女兒出生的第三天,也就是除夕夜,丈夫沒有陪小美在醫院度過,那天就只有小美一個人在醫院。

正月初二,小美父母叫了一大家子都在她家吃飯,小美丈夫喝了酒,當著家裡人的面哭了,關鍵是這些人都是小美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哭的原因只是因為二胎又生了個女孩。

那時小美還沒有出院,她的婆婆試探著問她,隔壁產婦生了個男孩,想要換個女孩,問小美願意嗎?小美當時心一下就寒了,心中滿是失望和難過。

二女兒慢慢的長大,小美丈夫也不怎麼疼她,還經常罵她,小美還經常數落爸爸當年因為二孩是個女孩還哭了的事情。就是因為二女兒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所以從小就格外懂事,從來也不敢奢求什麼。

以前很多家庭都會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女性,是非常可悲的,她們對自己極不自信。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女性

的價值感和自我認同,也受到了受到文化影響,以至於不斷的改變。

重男輕女,卻到最後沒生到兒子的人都怎麼樣了?看完真的很扎心

70年代—總有一種錯,讓你無力辯駁

在70年代,在當時重男輕女文化的影響下,女性從一生下來,懂事之後,自我認同感中就帶著一種“原罪”叫做內疚,她們受到一些外界的聲音,不斷的影響到她對自己的否定,認為身為女性是中錯誤。

小嵐出生於70年代,她非常的能幹,她將自己的事業經營的非常好,家裡大小事情,也是她來管的,包括孩子的教育。相比之下,她的丈夫算是享清福了,有一次,夫妻倆說起孩子的教育,丈夫說:我就希望女兒快樂的成長。小嵐說:那你也得給她創造能自由成長的環境啊。而丈夫卻說:你來啊,我們家有你就夠了。

這句話,讓小嵐覺得很奇怪。她只知道,自己接下去一段時間都快樂不起來。

當她有次在心理諮詢中梳理自己內心感受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在自己心裡:知道丈夫只管索取,她也是不敢指出來的。

女性的這種內疚的感受,讓她們從一開始就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情。所以小嵐才會一直忍受丈夫的索取,甚至為了避免心中的內疚,她也不會正面提出自己的意見和需要。

80年代—我明明比你好,卻又讓你挑剔

這個時期是女性自我認同的第二個艱難時期。這個時代,就算一個女人有良好的學歷,出色的工作能力,卻仍然能被別人挑刺,說她們是沒有男人想要的剩女。

小峰生於80年代。很多人問小峰為啥起了個男人的名字呢,這樣的問題被問得多了,小峰也學會了帶著麻木地回答:因為我爸媽想要個兒子吧!

從她懂事起,母親就告訴她:你爸爸不喜歡你,因為你是個女孩,所以你要努力上進出人頭地。

其實,每次母親這樣說都讓小峰感到非常困惑,她有一種被撕裂的感覺:一方面想替母親爭光,一方面又不想讓父親討厭自己。小峰的自我認同感一直來回被拉扯,她不敢不努力,她怕被別人看不起。

重男輕女,卻到最後沒生到兒子的人都怎麼樣了?看完真的很扎心

90年代—只有捨棄依賴,才能換取獨立

當面對重男輕女的文化,這個時期出生的女性不再是一味順從,至少她們會尊重內心的感受,她們會想讓自己受到公平的待遇。

小玲生於90年代。她家裡還有一個弟弟,父母非常的偏袒弟弟,就要求她必須找一個待遇優厚的工作,掙錢來幫弟弟買婚房。為了母親這個做法,小玲一一次和父母吵架,她發現自己的家庭始終在一種惡性循環中:父母的要求,讓小玲感到憤怒,每次爭吵後,母親都會指責小玲不孝順,以至於她慢慢變得低落抑鬱。

小玲最後選擇了心理諮詢,來解決自己的情緒低落。她慢慢發現,自己內心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每一次吵架,她只是想讓父母清醒一下,好好愛愛自己的女兒。其實這時候小玲應該要捨棄一部分對父母的依賴,自己變得獨立起來,過好自己生活。

重男輕女的思想,在現在的社會中逐漸在消失,但是也不能避難有些父母還是有這樣的思想,如果父母重男輕女的話,女孩一定要學會為自己說話,增強自我的認同感,不要因為家庭原因,改變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