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竇躍生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二月河大師到底安葬在哪裡?是鄧州?還是南陽?經過一年的猜測,廣大讀者一直關注的事情,有了確切的答案:昨天終於魂歸紫山。

作為二月河老師的責任編輯,我在南陽日報當文學編輯多年,編髮了二月河老師很多文章。今天在南陽報業傳媒網上看到二月河老師安葬的消息,特發此文,以表深切懷念。我又在南陽晚報詳細地閱讀了二月河安葬的新聞,往事歷歷在目。

12月4日,著名作家二月河逝世一週年之際入土為安,其夫人趙菊榮遵從他生前的遺願“不要驚動太多人,不給社會各界添麻煩”,僅親朋好友前去送別。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二月河最終被安葬在南陽紫山匯仙園公墓,他安靜地躺在這裡,接受親屬的紀念。他的墓碑是用純黑色的花崗岩製作成的,石碑上還有一個二月河老師的半身頭像雕塑,雕像中的他面容肅穆,氣質高貴,一直眺望著遠方,彷彿是為了再次看見那些他想念的人,那些也同時在想念他的熟悉面孔。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二月河先生1945年11月出生於山西省昔陽縣李家莊村,1966年7月畢業於南陽三高,1968年3月參加工作,196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3月至1978年4月在部隊服役,退役後,歷任原南陽市委(縣級)宣傳部宣傳文藝科科長、原南陽市(縣級)文聯主席、南陽市臥龍區文聯主席、南陽市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南陽文學院院長、河南省文聯名譽主席、南陽市文聯名譽主席等職,2015年10月退休。2018年12月15日凌晨,著名作家二月河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二月河先生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中國共產黨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及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二月河同志是“文學豫軍”和“南陽作家群”的領軍人物,他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先後榮獲河南省首屆、第二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河南省改革十年優秀圖書一等獎等。

二月河先生的一生,是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一生,是堅守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一生,是勤勉耕耘、碩果累累的一生,是為黨的文藝事業努力奮鬥做出重大貢獻的一生。二月河先生的文學遺產,是中華文學的寶貴財富。

生於晉長於洛成才於宛巨星一輪耀四海

礪於武磨於史建樹於文落霞三部傳千秋

在安葬儀式上,二月河的生前好友南陽市委原書記孫蘭卿和原南陽市文化局局長凌振祥為他的塑像揭像,這個塑像是其夫人趙菊榮用心用愛設計出的,寄託了她和家人對二月河的深厚感情。

生前好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全在儀式上表達了他對二月河老師的思念之情,總結二月河一生是吃苦耐勞的一生,刻苦學習的一生,艱苦奮鬥的一生,辛苦創作的一生,嚴於侓已、寬厚待人的一生,助人為樂的一生,輝煌的一生、奉獻的一生。

並當場賦詩一首:

送二月河

良師益友解放兄,

著名作家待人誠。

辛苦創作康雍乾,

轟動朝野千秋功。

兄長不幸駕鶴去,

文壇一片悲哀聲。

願兄西行路走好,

永遠活在眾心中。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生前好友長江文藝出版社社長周百義受二月河夫人之託對其一生進行了梳理,他說凌解放先生已駕鶴西去,但作家二月河會長存於世。先生的13卷雄文,將會鐫刻在時間的年輪上,書寫在中國文學史上,一代一代熱心的讀者,將會永遠記住那冰化雪消時的黃河之子。正如他多年前說到的,二月河在,文學即在;文學在,二月河會永遠存在。他專門撰寫碑文,以表達對二月河老師的思念之情。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碑文內容如下:

二月河者,凌解放也。黃河二月,冰凌崩解,狀若奔馬,嘶聲如雷,先生慕其浩大之氣,遂為筆名。從此,人知二月河而不知南陽凌解放矣。

先生少時,踢天弄井,字若春蚓秋蛇,師斥為不舞之鶴。豈知三十載後,先生一鳴驚人,撰著帝王系列皇皇一十三卷,寫清室百年沉浮,繪三朝萬千氣象。小說上陳宮廷大計,下敘江湖草莽;情節鋪設,夭矯跌宕;人物塑造,呼之欲出;氛圍烘托,濃淡相宜。書甫問世,問津者少,殆不知先生何許人也。然達官顯貴,市井平民,開卷率把手難捨;海峽內外,炎黃子孫,展讀均讚口不絕。於是口耳相傳,不脛而走,上下好評如潮。僉贊曰:紅樓遺韻,三國餘墨,神州百年難遇之佳構;大家氣象,文史相彰,庚續傳統小說之文脈。

人知先生風光無限,不知先生撰述之苦辛。青年從軍,砥礪十餘載,地底掏煤,坑道挖土,艱險不減其志,睏乏更增體魄。借燭光而向學,得須臾便讀書。三更燈火,五更不眠,情繫落霞瑰瑋,筆寫盛世風雲。老繭磨斷禿筆,黑髮漸染白霜。投書無門,退稿遑論盈尺,筆耕不輟,明珠終遇慧眼。康熙英姿,三百年後再現;雍正伸眉,一洗奪嫡惡諡;乾隆風流,六十年文章錦繡。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書生報國,兼濟天下,為人生一快。先生晚年,大會堂議政,灼見一出驚四座;中樞垂詢,直言不諱顯風骨。年年三月,年年京都論國是;屆屆代表,屆屆熒屏說民瘼。心繫蒼生,屢屢捐資扶弱勢;意在舊典,解囊助刊話紅樓。人說先生富豪,先生卻賃居公屋;人說先生名動寰球,先生卻獨戀豫西一隅。

天不假時日,先生歿年方七十有三。人曰先生歸山憾早,吾以為,先生焚膏繼晷,著述議政,有生一日可當千萬祀,又何必較以歲月短長?先生蓍述六百萬言,人因書壽,會當日月經天。先生駕鶴之時,上自國家要人,下到普通讀者,靈前致祭,心香縷縷,備極哀榮之至。白河有幸,迎才俊而歸宛,臥龍不孤,得知音以相侶。

吾系先生大作責任編輯,三十載交往,得益實多。去歲十二月十五日,先生逝世之時,正是吾當年出生之日。天意乎,宿緣乎!今蒙先生賢妻趙菊榮相托,特撰此文,以志永思。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其夫人趙菊榮在向二月河老師做最後告別時說,二月河生前留下大量手稿和札記等,目前她正在進行分類整理,隨後她會選擇合適的時候捐獻給國家,讓二月河的精神發揚光大。


現在把我寫的兩篇紀念二月河老師的文章附後,表示一週年祭。



二月河去世?深深懷念學兄


竇躍生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剛剛,微信急發:文壇泰斗二月河於15日凌晨2點在北京逝世。偉大時代,不朽作品。


1。

不敢相信!

不會相信!!

不願相信!!!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2。

噩耗傳來,心靈的聖壇塌方。

因為,微信的消息一貫不著調兒;所以,打電話給文友,多方證實。

只留不盡的嘆息。


3。

而,二月河先生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

該是1985年吧,我在南陽日報當編輯,二月河的處女作《康熙大帝》出版。他帶著親筆簽名的著作送給我。這是我們最早的接觸。

先生在寫作方面吃苦,我是極了解的。他那個時候是光頭。那是“鬼剃頭”所致。

鬼剃頭。可能是生物紊亂,頭髮掉光。

文壇黑馬以生命搞創作,才有了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4。

二月河是我的學兄。我保存有他的字畫多幅。

許是1995年,鄧州花洲書院邀請“南陽作家群”主力作家採風。當時,有二月河、周大新、秦俊等人。

花洲書院曾經是鄧州市一中。這是我的母校。也是他的母校。

在採風現場,二月河說,誰是這個學校畢業的?跟我單獨合影。

我們二人相擁合影留念。

他留下墨寶:吾師,吾母。他也給我贈送一幅字:康。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多年的交情,先生還贈送我畫作:荷花,南瓜。


5。

那一年,先生給我打電話,他的一幅斗方拍賣4。5萬元。我為此寫了新聞報道。

在這次公益活動中,二月河的《牡丹圖》被深圳一位女士收藏。其拍賣的收入捐獻給了“希望工程”。先生說,共襄盛舉。

因為,很多人都知道我跟二月河老師的關係。於是,拐彎抹角地找我買書,讓二月河簽字。

從我手中轉發出去的二月河親筆簽字的落霞三部曲,約有幾百套。

二月河簽名是收費的。並且,一次只籤3套。但是,所有收入全部捐獻給“希望工程”。


6。

我印象最深的是,先生的平民意識。

他經常在大街小巷散步、買菜。平和得就像鄰家大哥哥。

他家是平房,院子大。他就在院子裡種菜、栽花,還養了一些雞。

於是,先生就去同樂巷撿拾菜葉。賣菜的指著三輪車下面的白菜葉說,這些都可以免費撿拾。他就鑽進車下去扒拉那些菜葉。

剛好,頭碰頭遇到一個人。二月河還以為對方是搶菜葉的。誰知,那人說:“老師,我認識你,我幫你撿。”

二月河感慨,昨日還在主席臺上向全市人民祝賀新年。現在卻拱在車下面撿菜葉。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其實,人們在同樂巷每每都能碰到令人仰慕的文學大師。


7。

二月河大師的去世,向我們昭示:熬夜是生命的強大殺手。

因為寫作,他總是夜以繼日。

先生是在45歲時開始寫處女作《康熙大帝》的。上千萬的作品,他不知道耗費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啊。

在他五六十歲的時候,突發腦溢血,緊急住院。我和“南陽作家群”的老師一起去醫院探望。

二月河說,差點喪命。如果,不是搶救及時的話。

後來,他就給自己制定了:五個一。

每天寫一篇千字文,寫作一首詩詞,練習一幅字,畫一幅畫,散步一個小時。


8。

二月河大師走了。

走得急急匆匆。

學兄,除了深深的懷念,還是深深懷念。

所有活著的人應當牢記二月河先生的一句經典:

好好過日子!



竇躍生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攝影:呂中田


二月河老師去世。噩耗傳來,悲痛萬分。

一位大師的離去,讓這個冬日顯得格外陰森。


1。

12月15日的早上,我翻看手機微信,南陽的文友都在哀悼。

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於是,便打電話證實。

可是,人民日報、新華社、河南日報等新聞媒體都發了消息。

因為,我和二月河老師是相識、相交33年的朋友。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那時,我在南陽日報社的“白河”文學副刊當編輯。

二月河老師的許多文章都是出自我的手編輯出版的。

我很敬重他的人格魅力。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2。

33年來,在我和二月河老師的許多次交往中,發生過很多故事,回想起來,十分受益。

有一次我們一起參加一個宴會。結束的時候,他把一些剩菜打包。

這種舉動讓一些在座的有身份的人十分尷尬。

便有人起身替二月河解圍說:“老師帶回家餵狗的。”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二月河不卑不亢地回答:“我帶回家自己吃。我們家過年也就吃這樣的飯菜了。剩下扔掉太浪費,給我閨女捎個包兒。”

他告訴我,官場的剩飯剩菜餵狗,比老百姓家爺吃得都好。

二月河老師是一個草根情結很深的人。

他不在乎排場。他在乎真性情。


3。

他是個很性情中人。

有一次,《十月》的編輯找到我,想要見二月河一面。

我打電話約,二月河老師說,看竇躍生的面子給他10分鐘的時間。

我帶著《十月》的編輯老師到了二月河家。他們二人聊起來非常投機,結果談了40多分鐘。

不瞭解二月河的人,覺得他太傲氣。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有一段時間,網上傳言,二月河算什麼“大家”?算什麼大師?中國哪有大帝?

二月河老師找到我,給我一篇他寫的文章《心離大家遠》。

這篇文章表達了他的內心想法。

他說:“我根本沒有把自己看成大師、大家。我離大人物還很遠。我就是一個平頭百姓,忙著寫作的凡人而已。”


4。

我知道,二月河的身上是有底氣和霸氣的。

那一年,他榮登中國作家首富的排行榜,年收入2000多萬元。

看到這個消息,他很生氣。說了一句:“防火、防盜、防好朋友”。

他的年收入就是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給算出來的。

當時,我問他真的沒有2000萬嗎?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他笑著說“我沒有兩千萬也有一千萬,我一輩子半也花不完。”

其實,他捐款就有幾百萬。私底下,他對我說,捐款的事情一概對外不講。

他是個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人。


5。

盜版書的辯證。

二月河的書,存在著嚴重的盜版現象。

我們曾經在一起交流過這個話題。

他很坦然地面對。

他的觀點是:“我的書按正版的價格很貴。貧苦的人想看,又捨不得花錢。平民掏廢紙的價格買我的書看看,咋不中?”

有一次,朋友買了二月河的書,託我讓他簽名。他打眼一乜斜,說是盜版書。



但是,他毫不猶豫地在上面簽名。

他簽名3套以上是要收費的。不過,簽名費全部捐給了“希望工程”。

那次,我帶了10套。並且,有“希望工程”辦公室開具的收款發票。

二月河說:“躍生,書太多了。我簽字,你幫我蓋章。只要名字不倒立都中。”


6。

二月河非常疼愛女兒。

女兒小的時候,他會常常把女兒頂在脖子上。我們家鄉話叫“拱驢夾脖”。

二月河笑談:“全世界,只有這一個人敢在我頭上撒野。”

女兒大了,當兵了。

女兒給爸爸打電話說,好多男士想跟她交朋友。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作家們在一起聊天,就問二月河,如何看待自己女兒的戀愛問題。

他機敏而又幽默地說道:“我對閨女說,你還記得你小時候爸爸帶著你去吃場(南陽方言吃酒席),開始上菜和後來上菜有什麼區別嗎?閨女回答我,爸爸,我知道了,好菜都是最後上。”


7。

我編輯二月河老師的稿子,基本上可以達到免檢。

可是,有一次,我突然發現他那篇文章中間存在一處語法錯誤。

我便去他家裡,跟他商量如何糾錯。

他改了一下。但是,我覺得還是有點不通。

他說:“躍生,你改吧。生殺大權在你們編輯手裡。你咋改都中。”

在我眼裡,二月河就是神。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二月河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他若有所思地說:“寫不寫,是作者的事兒。發不發,是編輯的事兒。作家和編輯榮辱與共。”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8。

算來,也有20多年了。

根據周大新的原創小說改編的電影《香魂女》在嘎納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

我去大新兄家裡採訪,剛好碰上二月河。

二月河莫名其妙地問我一句:“躍生,你多大了?”

我那時30多歲。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他給我和周大新老師講他剛開始創作的故事。

他是40多歲才開始寫小說的,並且處女作便是《康熙大帝》。

他的本名叫凌解放,有冰淩河水解放打開的意思。於是,筆名二月河順理成章:冰凌解放二月河。

之後,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要是超過40歲,我就不勸你了。送你一句掏心窩子的話--十年磨一劍。拿出10年工夫寫作一部像樣的長篇。你就成精了。”


9。

昨天,我發了《二月河去世?深深懷念學兄》的悼念文章。

馬上有人民網記者鄭嘉豪、編輯向莉,以及《半島晚報》記者等3家媒體的同仁對我進行採訪,瞭解我與二月河老師的情緣。

二月河昨日安葬紫山:一週年祭


也有讀者說我具有記者的職業敏感,在當天撰文。

我也在《今日頭條》和《一點資訊》上發了我的文章。


茫茫人海,相識是緣。

大師,你走得這樣匆忙。

你的作品是人生的教科書。

願你在天堂不再有病魔和勞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