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培養了兩個優秀兒子的仙桃爸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本期嘉賓:

  湖北廣電網絡仙桃分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簡希剛

  簡希剛有2個兒子,簡多和簡添。簡多,1987年6月出生。簡添,1989年8月出生。幼兒園、小學、初中均在通海口就讀。仙桃中學高中畢業。簡多,重慶大學通信工程研究生,2013年,經校園招聘,入職湖北移動公司。簡添,2011年中國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同年被美國常春藤聯盟布朗大學全額獎學金錄取(碩博連讀)。2017年博士畢業,現為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博士後。


這個培養了兩個優秀兒子的仙桃爸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仙下河畔的開心哥倆。(左為簡添、右為簡多)

  我一向強調家庭教育的作用。我認為,一個人能否成才,關鍵取決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其次才是學校,第三是社會。

  常言道: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建議多在“激勵”上下功夫。那究竟該怎麼激勵呢?

  方向激勵。兩個兒子,一個叫簡多、一個叫簡添。很多朋友不理解,說這名字怪怪的。我就借每年寫春聯的機會,把孩子們的名字寓意含蓄傳達,“多五更書聲讀今古,添三分春景贈世人”“多姿多彩皆惠我,添紅添綠總宜人”“多描一點紅,斯為園內牆頭杏;添抹三分綠,此是江南岸上春”……每年一副春聯,將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詩意表達,孩子們又何嘗不懂!


這個培養了兩個優秀兒子的仙桃爸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簡添和爸爸媽媽在自由女神像前留影

  示範激勵。父母期望孩子能做到的事,自己必先做到。如誠實守信、勤奮進取、熱情謙和等。孩子們年幼時,我們夫妻倆都在鄉鎮,工作很忙,也都乾得很出色。但無論多忙,孩子們的教育我們從未放鬆。我將拼音、簡易數學、簡單漢字等,全部用毛邊紙抄下來,貼在孩子媽媽的宿舍裡。孩子媽媽是醫生,忙完就在宿舍裡“指牆教子”,極有耐心。所以簡多5歲半去小學報名時,一年級的知識已滾瓜爛熟。老師就叫他直接上了二年級。

  兩個孩子一前一後考上大學後,我也從鄉鎮調到市廣電網絡公司工作。我酷愛新聞寫作,在楚天都市報面向全國招聘記者編輯時,我在朋友的鼓勵下參加招考,有幸在13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被楚天都市報選聘為駐仙桃特約記者。我跟孩子們說,咱們父子繼續努力,你們圓好大學夢,我繼續圓我的新聞夢。當時,我已是40多歲了,從零起步學用電腦寫作新聞。不長時間,我就學會了用電腦寫稿、傳稿。至今已發表新聞、報告文學、散文和詩詞楹聯作品近千萬字。


這個培養了兩個優秀兒子的仙桃爸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簡添(右一)赴紐約獲領“國家優秀留學生獎學金”

  情景激勵。仙桃中學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高中,我希望孩子們都能考上仙中。簡多讀初中時,我將他哥倆一起帶到仙桃中學,領著他們參觀校園,介紹仙中的歷屆優秀校友,鼓勵他們“勇攀最高峰”,向優秀者看齊,後來他們果然都如願以償,先後進入仙桃中學就讀。類似“情景激勵法”還有很多,比如,抽時間帶他們拜訪出國深造的學子和德高望重的長輩等等。

  危機激勵。孩子們很小時,我就常跟他們說,你們的爸媽都出生在農村,現在也回不去了,讀書是你們的唯一出路,不然將來只能打零工,生活質量就很低。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沒傘的孩子才會拼命奔跑”。

  興趣激勵。我的兩個兒子只相差2歲,但性格差別較大。哥哥簡多活潑外向,弟弟簡添寡言少語。簡多從小學開始,一路學得順暢,學習沒讓我們太操心,但簡添還是有些波折。

  由於說話太遲(3歲多才開口),簡添一直到快5歲才上幼兒園。第一天放學回家,他不會寫“8”,急得直哭。他媽媽費了好大勁,才哄著他把作業完成。我琢磨著,這遇到問題就哭不是個辦法,得激勵他樹立信心。我拉他到身邊,認真地跟他說:“簡添,你應該是最聰明的!”兒子一臉詫異,我接著跟他講,“你看,你很健康,五官、手腳,啥都不缺,怎麼能比別人差呢?你要迎難而上、解決問題,你應該比同學更棒些……”

  一個星期後,我再問他,他說,“班裡還有一個人比我厲害!”我說,“兒子,你是最行的,你一定能超過他!”後來考試,他就真的考了第一名。此後一直到初中畢業,他都很少考差,絕大多數都是第一名。

  長期當“第一”,簡添難免也有飄飄然的時候。記得在讀初一時,有段時間他媽媽發現他放學總是晚歸。媽媽就去找他,果然在半路上一家網吧找到了,他正跟同學們一起打遊戲。媽媽託門邊一個同學去輕輕把他叫出來。偷玩遊戲被抓到,簡添當時臉通紅。媽媽拉他到偏靜處,慢聲細語叮囑他,“你想玩遊戲也行,以後肯定當不了第一了,你自己想清楚。”沒有訓,沒有打,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簡添也的確是個懂事的孩子,自此後再沒玩過遊戲,成績也很少出現波動。

  我們一向主張因材施教。大兒子簡多除了愛鑽研功課,就是喜歡跑跑跳跳,我們支持他勞逸結合,鼓勵他課餘踢足球、打籃球,學習生活永遠動靜相宜。

  小兒子簡添讀小學時,特別熱愛美術,我就買來紙筆、顏料,讓他自個兒學畫,有次他還在全市美術比賽中拿了獎。簡添也喜歡體育,籃球打得很不錯。在美國布朗大學碩博連讀期間,還參加過校方組織的中國書法、話劇和T臺走秀表演。

  我的兩個孩子從小到大,我從未花過錢送他們去哪兒補習。美術、球類,也只是給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自己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我不贊成課外過度補習。我希望仙桃的家長們多從多正面激勵孩子,催生孩子的內生動能,讓他自己“奔跑”起來。

(文、圖 記者 胡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