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超跌反彈”!持續性有待確認


只是“超跌反彈”!持續性有待確認

12月5日隔夜美股反彈,當天A股表現更是“驚豔”,三大股指集體走強。其中滬指上漲0.74%,收報2899.47點;創業板指收盤大漲逾2%。12月5日滬深兩市合計成交4238.00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3556.76億元明顯放量。

這種“跟漲不跟跌”的畫風和以往完全不同,給人的感覺是A股很“給力”,後市還得漲。然而,眼下的A股市場真的如此“美好”嗎?

當前A股市場所面對的內外環境似乎呈現出三個“沒有”:

沒有定論的經貿關係;

沒有實施中的重點經濟刺激措施;

也沒有經濟懸崖式下跌的預兆。

投資者的期望陷入低谷,任何輕微的積極信號都可能觸發投資者明顯的信心反彈。

說起12月5日A股大漲的原因,其一是可能受到了全球股市大漲的提振。其二是可能受到外媒傳出關於中外經貿關係的利好消息的影響。但當天收盤後,從商務部發言人的表態來看,市場或許過於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本週以來A股市場整體保持上漲的勢頭,這或許與此前公佈的PMI數據超預期有關聯。不過,PMI數據雖然進入擴張區間,但11月新訂單指數明顯回升,主要受國內電商“雙十一”與美國感恩節“黑五”促銷活動的提振。而生產指數的大幅上行,則主要受逆週期調節發力下地產基建的支撐。這表明,上述數據中包含一定季節性因素。國內經濟基本面的好轉仍有待後續數據驗證。

綜合分析認為,當前A股市場仍處於一個自上而下沒有明確風險點,但自下而上也缺乏明確方向的時期,短期內大勢上或仍然以震盪為主。

科技股或“加速趕頂”

消息面總是風向突變,K線走勢忽上忽下,投資者的心也無法淡定。12月5日滬深兩市雖然3100餘家個股上漲,但只有480多家個股跑贏了創業板指數。這意味著,在12月5日這樣“給力”的行情裡面,分化依然是主流,“賺了指數不賺錢”依然是常態。

而從那些在12月5日創出新高的品種來看,它們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集成電路等板塊。從半導體50指數的走勢來看,12月5日盤中最高漲幅3.8%,而尾盤迴落之後收漲1.77%。假如有投資者在12月5日盤中追高這個指數,那麼到了收盤就會承擔1%到2%的賬面浮虧。而這些高位的科技股,12月5日大都又是留下上影線,這很可能意味著有資金離場。

是“加速趕頂”,還是主力“拉高出貨”?這些問題值得仔細探究一番。

從大勢上來看,12月5日A股市場的上漲,仍屬於近期滬指創出階段新低2857點之後的超跌反彈。技術上看,12月5日滬指一舉站上5日線、10日線和年線等重要均線支撐,似乎預示著這一波反彈會走得更遠。現在市場上方的關鍵壓力位在滬指2910-2915點附近,如果近期能夠放量突破這個位置,那就可以再樂觀一點——也許這個年末真的還有最後一波行情。反之,如果反彈行情在滬指2910點附近受阻,那麼大勢將仍以震盪為主,市場或有二次探底的行為。

結論

由於年底機構資金業績考核,MSCI擴容結束,這些前期漲幅較大、機構持倉較高的板塊或面臨較大拋壓,短期內或有所回調。

年底市場資金面偏緊,增量資金有限,市場進入短期的存量消耗階段,整體上還是處於一個探底的階段,市場機會體現為超跌反彈。

從市場的走勢來看,機構以及市場活躍資金更加偏好的市值小彈性大的科技股而對週期股的興趣不大,而在市場多方資金的關注下科技股的賺錢效應較好,也易形成市場合力推動板塊的進一步上漲。

但諸多科技股在年底再創新高,有“加速趕頂”之嫌。對於那些估值過高、業績確定性較差的科技股,還是持謹慎態度為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