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股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今日A股延續昨日強勢,維持普漲格局。
上證指數早盤小幅高開後窄幅震盪,尾市在資金補量推動下翹高,收盤漲0.43%,報於2912.01點,重回20日均線之上,並實現5連陽。創業板指午後反彈強勁,最終以全日最高1726.80點收盤,漲幅0.99%,實現4連陽。

總體而言,這周市場漲勢不錯,但量能仍略顯不足,尤其是滬指周成交量反而環比萎縮,但創業板指量能有所釋放,深強滬弱格局明顯。從指數看,目前反彈行情下不必急於兌現收益,順勢而為或為上策。個人認為重點留意創業板指60分鐘級別會否出現頂部背離信號(此次新高概率還是挺大的),而滬指則觀察20日均線這一重要分界線能否有效企穩。

從板塊來看,科技類仍擔綱反彈先鋒,尤其是TWS(無線耳機)為首的消費電子品種,多隻國產半導體、電子產品股皆在本週創出歷史新高。就目前而言,科技股的強勢復甦,仍將維繫後市市場人氣。個人依然傾向於繼續持股受益於明年5G建設大幕拉開的通信類(主要是建設端和光模塊)、受益於流量紅利的雲計算類(主要是服務器及IDC廠)、以及逢低關注受益於國產芯片替代率提升的半導體設備類等品種的龍頭,近期急速上漲的熱門股則謹慎參與高位博弈,適當調倉至低估週期類品種未嘗不失為未雨綢繆之舉。

今天有兩則重要消息,首先是央行今日續作了3000億元的MLF,由於本日到期1875億元,即意味著淨投放1125億元,利率與上次持平。此舉略超市場預期。另一則消息是午盤中我國正在根據相關企業的申請,開展部分大豆、豬肉等商品排除工作,說白了就是部分從美進口的大豆、豬肉不多加稅了,此則消息被解讀為時局有所緩解。

藉此機會,筆者想聊一下兩個消息都繞不開的一個東西——豬肉。

今年的“超級豬週期”有多猛,我們就不贅述了,而在此前的觀點中,筆者也始終認為貨幣政策受限的核心問題是CPI的快速上升,後者則主要因豬肉價格暴漲。回到當前,近日前期強勢的科技類甚至部分消費白馬股都借大盤反彈而有所演繹,但豬肉股卻整體走弱,通達信豬肉指數本週僅微漲0.53%,周K已5連陰,其中龍頭溫氏股份本週跌2.09%、天邦股份跌7.10%。

豬肉股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筆者極少討論豬肉股,但耳濡目染中也感受得到,儘管本月以來豬肉價格有所下滑,但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還是不錯的,何況下個月過年又是消費高峰,那麼問題來了,豬肉股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在思考這個問題時,筆者想到了地產股。事實上,地產股在2016年、2017年的房價爆發後,2018年的業績其實也不錯,即便今年,龍頭上市房企的銷售數據依然能維持兩位數的同比增長。但是,2018年的調控政策下,地產股的走勢卻十分慘淡,普遍出現一波腰斬,即便今年大盤走強,多數個股仍處於“估值待修復”狀態——股價沒怎麼漲、估值不斷新低,甚至當前,市場開始慢慢習慣地產股的低估。

從這一點看,如今的豬肉股與2018年的地產股有類似之處,即同樣是週期,同樣有業績,卻同樣受到政策調控。但是,豬肉的週期及價格的堅實度,可遠不及地產。

根據牧原股份、新希望、溫氏股份等上市公告,11月份豬肉銷售價格均出現3%-9%不等的環比跌幅,營收狀況則因出欄情況不一而有環比增減。試想,當前CPI已被管理層視為重點觀察對象,其走勢直接關係到政策的實施,在此之下,豬肉價格還能維持中期(3個月以上)的高位嗎?何況一旦時局緩和,進口豬肉作為緩解民生的必選項,也將對豬肉價格帶來顯著壓制。

筆者不懂算各家公司出欄數,但隱約感覺是,目前的豬肉股,即便看到明年末的業績估值不算貴,但如若要接連擋下利空的衝擊,投資的性價比似乎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