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肥“雙雄”之困

中國西部廣袤的戈壁灘中,鑲嵌著一顆“明珠”——察爾汗鹽湖。“察爾汗”是蒙古語的音譯,意為“鹽的世界”。從這裡誕生的鉀肥雙雄——*ST鹽湖(000792.SZ)、藏格控股(000408.SZ),佔據了國內氯化鉀產能的“半壁江山”。

現如今,這兩家企業正雙雙陷入困境。其中,藏格控股因財務造假、資金佔用問題,被青海證監局處罰;*ST鹽湖則是債務承壓,百億元資產已兩次流拍。

對於上述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致函*ST鹽湖、藏格控股方面,但截至發稿均未獲回覆。中宇資訊分析師李金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ST鹽湖出現資金問題、走向重組,主要歸咎於其鉅額投資(鹽湖鎂業、鹽湖海納)拖累現金流。而藏格控股因礦產和整改的問題,以及金融去槓桿等政策影響,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另有金融及證券機構的集中還貸、補倉和利息支付壓力。

難兄難弟

12月3日,正在重整程序中的*ST鹽湖將鹽湖鎂業股權及應收債權、海納化工股權和應收債權、化工分公司三宗資產在阿里拍賣平臺第二次公開競拍結束,三場拍賣共吸引了20多萬次的圍觀,但無人報名參與競拍。

12月2日晚間,藏格控股發佈公告稱,收到青海證監局下發的《市場禁入決定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由於藏格控股2017年、2019年虛增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等信披問題,對藏格控股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的罰款;對實控人肖永明給予警告,並處以90萬元罰款的同時,5年市場禁入。

這兩家上市相差20年,在察爾汗鹽湖雄踞一方的鉀肥企業,卻幾乎在同一時間遭受打擊。

*ST鹽湖始建於1958年,於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鉀肥板塊設計年產能50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被業內稱為“鉀肥之王”。藏格控股於2016年1月通過借殼金谷源,成為鉀肥第二股,其實控人肖永明藉此一躍成為青海首富。

作為在鉀肥行業耕耘多年且形成規模優勢的*ST鹽湖,一直被業內視為鉀肥行業“老大哥”。但即便如此,*ST鹽湖於2017年出現成立以來的首次虧損,2017年和2018年,*ST鹽湖分別虧損41.24億元和33.5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ST鹽湖虧損5.13億元。

相比之下,作為後來者的藏格控股,其前幾年的業績情況要好看得多,2016~2018年,該公司共實現近90億元的營業收入,實現歸屬淨利潤34.2億元。

進入2019年,*ST鹽湖與藏格控股雙雙陷入泥潭。

今年8月15日,與*ST鹽湖合作多年的泰山實業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餘額約439萬元,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對*ST鹽湖破產重整。

*ST鹽湖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經無法產生持續、穩定的現金流。進入重整之前,因債務逾期,公司主要銀行賬戶已經被凍結,無法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無法正常收取貨款,已經無法通過生產經營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同時,因公司已經出現債務危機,也無法通過新的融資或者大規模預收貨款的方式獲得流動性支持,*ST鹽湖已經沒有可持續的現金流保障清償歷史欠款和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

而藏格控股的問題暴露得稍早一些。2019年4月30日,藏格控股發佈2018年年報,2018年完成營收32.74億元,同比增長3.19%;完成歸屬淨利潤12.99億元,同比增長6.98%。

在漂亮的財報背後,審計方卻針對該年報出具了非標準審計意見,原因是藏格控股內部操控存在嚴重缺陷。

隨後,藏格控股財務造假、信披違規、控股股東佔用資金等問題相繼曝出。後經查明,2017年7月~2018年12月,藏格控股通過開展虛假貿易業務的方式,虛增利潤約6億元。

現如今,市值一度高達542.17億元的*ST鹽湖正處在重整程序中,市值僅為約230億元。藏格控股則因財務造假、信披違規等問題成為眾矢之的,其實控人肖永明家族的財富也由265億元縮水至145億元。

執於一念

“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

*ST鹽湖與藏格控股除了同為鉀肥企業這一共同點外,另一共同點便是對某一事物的執念。*ST鹽湖執於鎂,藏格控股執於銅。

2010年開始,*ST鹽湖開啟了“金屬鎂一體化”這個猶如“噩夢”一般的項目,投資屢次超出預算,竣工時間屢次往後推遲。共歷時8年的時間,由最初預算200億元,經過三次修改預算,*ST鹽湖在金屬鎂一體化項目中的投資已經達到386.45億元,相較設計之初超出93.2%。

8年間,*ST鹽湖對“鎂”孜孜不倦追求,重金投入,但產生的效益卻不盡如人意。

2017年~2019年上半年,鹽湖鎂業由於種種原因連續虧損近百億元。

*ST鹽湖方面表示,公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於金屬鎂一體化等項目未能按照項目設計規劃達產盈利,反而侵蝕了公司依靠鉀肥、鋰業資源形成的利潤。

而為了實現“好壞分離、體外培育”,避免利潤為虧損資產所侵蝕,影響公司長遠發展,*ST鹽湖決定拍賣鹽湖鎂業在內的部分資產。但上述資產的兩次拍賣均以流拍告終。

據悉,*ST鹽湖將於12月11日9時至12日9時止在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對上述三宗資產進行第三次公開拍賣,總價已降至約87億元。

與*ST鹽湖不同,藏格控股在通過其他方式紓困。

通過償還藏格控股的佔用款項,肖永明擬將其持有的巨龍銅業37%股份以25.9億元的價格轉讓給藏格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肖永明曾經兩度要將巨龍銅業注入上市公司。但是,相較於第一次巨龍銅業100%股權估價280億元,此次100%股權的價格僅為70億元,僅為最初預案的四分之一。

鉀肥雙雄同時遇困,致國內的鉀肥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李金梅分析道,*ST鹽湖、藏格控股等鉀肥巨頭受資金問題影響,鉀肥產銷競爭壓力有所增加。然而就企業而言,鉀肥是盈利較大的產品,以上兩家企業資金問題出現,基本不是因為鉀肥業務。

李金梅表示,2019年鉀肥行業運行屬正常的波動週期。藏格控股年內資金短期流動性困難、以資抵債行為亦有利於提高公司整體資產的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在李金梅看來,*ST鹽湖破產重整或有保殼之效,青海的鉀肥供應能力後期仍將繼續保持。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