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深陷套路大坑 年過六旬還要拼命營生

不久前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蓮》,牽出了馮小剛與華裔簽訂的“對賭協議”。而最近張國立在某創投行業峰會上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進了華誼的“圈套”,他對自己和華誼簽訂的對賭協議又是多麼“不滿”和後悔。就因一紙協議,為什麼那麼多明星、導演為此“急火攻心”?

張國立深陷套路大坑 年過六旬還要拼命營生

眾所周知,演員們出現在綜藝節目裡一般都是為了宣傳自己的影視劇,獲得更多曝光與流量,但是如果過度的話勢必會影響觀眾對於自己影視劇裡角色的關注與沉迷程度。

所謂對賭協議,就是公司和股東簽訂的一個協議,股東需要為公司完成相應份額的收入,從而能獲得高額股份。但假如股東完不成,股東就需要自己掏腰包補齊空缺。對賭協議經常發生在娛樂圈當中,很多明星都和公司簽過協議,但是年到60的藝人和公司籤對賭協議的恐怕很少。

身為對自身有要求的老演員張國立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但為什麼還是要這麼做呢?

這一切源起於那一紙協議,張國立和華誼簽訂了一份“對賭協議”。華誼收購了張國立的公司,華誼把一部分錢給了張國立,剩下的公司一定要保證自己公司的收入在未來五年達到一個目標,不能達到,錢就沒了。


張國立深陷套路大坑 年過六旬還要拼命營生


有一次針對對賭協議張國立在公開場合說:

有了對賭協議後,我變得不從容了,拍戲不像以前那樣等一個我喜歡的劇本,等一個我喜歡的角色,過去活動、廣告不好,多少錢我都不接。但後來變得這一切都沒有門檻了。因為我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用什麼方式都要把這個錢給人家填上,面對股民時,讓他們知道這個人沒簽錯。

他是否在這些節目中賺錢很難說,但他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觀眾,因為他留下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好作品。其實,為了賺錢,張國立可以去演IP劇,這肯定是賭輸了,但他沒有這樣做。不管是不是對賭,他參加的每一場演出都值得觀眾欣賞。正是因為張國立對藝術品質的追求和堅持,觀眾才能夠看到這麼多高質量的作品。

動輒數億元的對價背後,溢價收購明星公司的現象也越來越常見。2015年10月,華誼兄弟以7.56億元收購東陽浩瀚影視70%股權,而該公司的股東就包括李晨等明星。一個月後,華誼兄弟又以10.5億元收購了馮小剛名下的東陽美拉;去年,唐德影視擬收購范冰冰名下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51%股權,作價超7.4億元。11月,長城影視再度發公告稱擬購買樂意傳媒及顧長衛、蔣文麗等6名自然人股東合計持有的首映時代87.5%的股權。

  在從業者看來,面臨業績增長或者業務轉型壓力的收購主體希望通過併購的方式提升業績,卻忽略了這些併購能否與目前的業務體系相融合、能否實現持續盈利這些關鍵內容。而無論是對於併購方還是明星公司而言,業績對賭仍然是道難邁過的坎,業績壓力下,被捆綁的明星資源反而難有優質的作品。在市場變化莫測的當前,對賭失敗一方面會影響上市公司和明星公司自身的業績;另一方面,也會對投資者造成嚴重的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與華誼兄弟交易之前,國立常升參與投資製作的作品包括《無人區》、《瘋狂的賽車》、《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等知名作品。但最近五年,浙江常升參與投資製作的作品並不多,除《咱們穿越吧》等綜藝,電視劇方面,有《愛的追蹤》、《老爸當家》、《好久不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