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賢:我很悲觀 臺灣的輿論是這樣被操縱的


黃智賢:我很悲觀 臺灣的輿論是這樣被操縱的

QUESTION

直新聞:去年臺當局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最近島內檢調部門發現背後有民進黨背景的網軍在實施網絡霸凌。您怎麼看這次新出現的動向?

ANSWER

臺灣資深媒體人 黃智賢:為什麼效應會這麼大?因為現在距離明年1月的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只剩下三十幾天。第二,最近民進黨跟著美國、澳洲大演了一場“共諜案”,聲聲在那邊“控訴”北京,說去年介入臺灣的選舉,今年又在介入,所以搞得臺灣每個人好像身邊都是“共諜”。但從頭到尾一切都是假的,這是一個假“共諜”真詐騙。現在更恐怖的是,原來不但是假“共諜”真詐騙,而且是假“共諜”真網軍!民進黨你說好的大陸的網軍呢?如今大陸網軍找不到,找到了,竟然是民進黨的網軍。


現在查到這個案子,證實了臺灣的網絡的上空,充斥著民進黨的網軍。第二個,民進黨的網軍是拿錢的,價碼是一個人一個月1萬塊(新臺幣)。你有多少網軍?第三個,楊蕙如手上有1000多個假賬號,所以算是一個“咖”。第四個,我們回顧造成人命的案例。一個臺灣的、優秀的公務員蘇啟誠,他做了傻事,他不敵在網絡上的、系統性的攻擊。同時系統性的攻擊跟謝長廷有非常綿密的關係,因為楊蕙如她是謝長廷的人馬。所以去年謝長廷被臺灣的社會質疑的時候,網絡上突然之間風向改了,風向被帶到了說謝長廷是背黑鍋,是另外一個“老藍男”的公務員,大阪處長蘇啟誠,是他的錯。然後同時整個臺灣的外務體系透過謝長廷也一再施壓蘇啟誠,要對他作行政處分,最嚴厲的行政處分。而且不但處分他,還要處分整個的大阪處,所以讓他身心遭受折磨。


你就會發現,網絡的帶風向加上其它的勢力的威脅,是這樣二合一的團隊合作。就像黑幫,分工細膩,有人把風有人出刀子,有人在後面捅刀,然後有人開車等等。所以這是非常綿密的。你要製造一個背黑鍋的人,或者說你要打擊像黃智賢,像我們這樣的人,都是非常快速的。就像去年我在海峽論壇講,我們這一代要把臺灣帶回家,我人還沒從廈門的臺上走下來,臺灣就已經發起對我腥風血雨的攻擊。從網絡上開始帶說“鐵共”說我“親共”,說我“賣臺”。那是幾萬則幾萬則,就隨便我一個“臉書”就幾萬則的,海陸空這樣大包圍。

所以這個案子讓我覺得特別有感覺。而在此時此刻希望臺灣的民眾可以稍微瞭解一下,原來我所以為的輿論是這樣子被操縱的。

黃智賢:我很悲觀 臺灣的輿論是這樣被操縱的

QUESTION

直新聞:網軍案曝光後,韓國瑜和臺北市長柯文哲都質疑網軍後面的金錢流向,在您看來,這一線索對於民進黨豢養網軍的事實能否產生一擊致命的效果?

ANSWER

臺灣資深媒體人 黃智賢:現在司法上面已經起訴了楊蕙如,證實楊蕙如帶風向,要來保護謝長廷,然後轉移焦點,製造一個虛假的受害者,把這個攻擊力道往外轉,那麼這個是我們長期觀察,覺得這手法太熟悉了,在網絡上面帶風向,她要保護的是誰?不就是民進黨的謝長廷。她攻擊的是誰?不就是一個不跟民進黨站在一起的人嗎?然後觀察楊蕙如,她過去以來在網絡上的所作所為,她其實是以前在臺灣的稱號叫“卡神”,所謂“卡神”其實是一個很不精確的名詞,就是她擅長鑽信用卡的漏洞,然後做出一種不合理的,不是正常的一個取利的手段,投機取巧。


因為現在檢調還沒有去徹查她的金流,所以不知道她到底是拿幾千萬還是幾億,但現在所看到的就是每一塊錢都是老百姓的錢。老百姓的錢,錢資金流向不明莫名其妙,又發現她確實有拿錢給下線,去養網軍去攻擊人,所以你就合理地看到整個金流圖——你靠著政治勢力,去拿老百姓的錢,拿了老百姓的錢你來執行蔡英文的命令,你去保護謝長廷,去幫民進黨、幫“臺獨”站聲,然後帶領檯灣的風向,讓臺灣的年輕人以為說,原來多數人支持“臺獨”,原來大家都是多數人喜歡民進黨。然後讓更多的年輕人覺得自我懷疑,因為社會心理學上,人是有從眾心理的,所以這樣一個在網絡上帶風向,這一條脈絡現在是清清楚楚,證據確鑿,被大家起底。

黃智賢:我很悲觀 臺灣的輿論是這樣被操縱的

QUESTION

直新聞:臺灣2020選舉越來越近,您認為這一次的網軍案會對選情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

ANSWER

特約評論員 黃智賢:對很多有獨立思考的中間選民來講,應該是一記警鐘,很清楚地看到當今執政的政權是怎麼樣的一個法西斯政權?


你發現輿論大部分是被嚴重的操控的,這個操控有商業的機制,因為不管是電視臺還是報社,還是網絡媒體,他背後都要錢去撐——誰是我的金主,誰就有發言權。所以你到最後就會發現輿論被有錢有勢人操控。


第二你會發現輿論的製造風向是可以被鑽研大數據的,或者手上有大量的假賬號的,有運作、有資源、有金錢能力運作的人,我可以去帶動風向的。所以我帶出來的風向不會是一個健康的風向,不是自然形成的輿論,我運作出來,我可以暫時的扭曲整個社會的風向,然後就達到了我想要達到目的。所以操縱輿論,操縱老百姓一時的喜怒哀樂,一時的愛恨是容易的。從楊蕙如這個案子我們就知道說原來是這樣。


但是我很悲觀地告訴大家,臺灣的整個的輿論並不是成熟的,而臺灣的年輕人、30歲以下的年輕人、40歲以下年輕人,正是網絡的重度使用者,生長於網絡這一代,但是他們也同時是“臺獨”教科書的被洗腦者,所以對於楊蕙如這樣的,對選戰到底最後會影響多大?我還是不敢太樂觀,更何況國民黨關於打選戰一直大家都知道它是弱雞,現在顯然功力也沒有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