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贤:我很悲观 台湾的舆论是这样被操纵的


黄智贤:我很悲观 台湾的舆论是这样被操纵的

QUESTION

直新闻:去年台当局驻大阪办事处处长苏启诚,最近岛内检调部门发现背后有民进党背景的网军在实施网络霸凌。您怎么看这次新出现的动向?

ANSWER

台湾资深媒体人 黄智贤:为什么效应会这么大?因为现在距离明年1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只剩下三十几天。第二,最近民进党跟着美国、澳洲大演了一场“共谍案”,声声在那边“控诉”北京,说去年介入台湾的选举,今年又在介入,所以搞得台湾每个人好像身边都是“共谍”。但从头到尾一切都是假的,这是一个假“共谍”真诈骗。现在更恐怖的是,原来不但是假“共谍”真诈骗,而且是假“共谍”真网军!民进党你说好的大陆的网军呢?如今大陆网军找不到,找到了,竟然是民进党的网军。


现在查到这个案子,证实了台湾的网络的上空,充斥着民进党的网军。第二个,民进党的网军是拿钱的,价码是一个人一个月1万块(新台币)。你有多少网军?第三个,杨蕙如手上有1000多个假账号,所以算是一个“咖”。第四个,我们回顾造成人命的案例。一个台湾的、优秀的公务员苏启诚,他做了傻事,他不敌在网络上的、系统性的攻击。同时系统性的攻击跟谢长廷有非常绵密的关系,因为杨蕙如她是谢长廷的人马。所以去年谢长廷被台湾的社会质疑的时候,网络上突然之间风向改了,风向被带到了说谢长廷是背黑锅,是另外一个“老蓝男”的公务员,大阪处长苏启诚,是他的错。然后同时整个台湾的外务体系透过谢长廷也一再施压苏启诚,要对他作行政处分,最严厉的行政处分。而且不但处分他,还要处分整个的大阪处,所以让他身心遭受折磨。


你就会发现,网络的带风向加上其它的势力的威胁,是这样二合一的团队合作。就像黑帮,分工细腻,有人把风有人出刀子,有人在后面捅刀,然后有人开车等等。所以这是非常绵密的。你要制造一个背黑锅的人,或者说你要打击像黄智贤,像我们这样的人,都是非常快速的。就像去年我在海峡论坛讲,我们这一代要把台湾带回家,我人还没从厦门的台上走下来,台湾就已经发起对我腥风血雨的攻击。从网络上开始带说“铁共”说我“亲共”,说我“卖台”。那是几万则几万则,就随便我一个“脸书”就几万则的,海陆空这样大包围。

所以这个案子让我觉得特别有感觉。而在此时此刻希望台湾的民众可以稍微了解一下,原来我所以为的舆论是这样子被操纵的。

黄智贤:我很悲观 台湾的舆论是这样被操纵的

QUESTION

直新闻:网军案曝光后,韩国瑜和台北市长柯文哲都质疑网军后面的金钱流向,在您看来,这一线索对于民进党豢养网军的事实能否产生一击致命的效果?

ANSWER

台湾资深媒体人 黄智贤:现在司法上面已经起诉了杨蕙如,证实杨蕙如带风向,要来保护谢长廷,然后转移焦点,制造一个虚假的受害者,把这个攻击力道往外转,那么这个是我们长期观察,觉得这手法太熟悉了,在网络上面带风向,她要保护的是谁?不就是民进党的谢长廷。她攻击的是谁?不就是一个不跟民进党站在一起的人吗?然后观察杨蕙如,她过去以来在网络上的所作所为,她其实是以前在台湾的称号叫“卡神”,所谓“卡神”其实是一个很不精确的名词,就是她擅长钻信用卡的漏洞,然后做出一种不合理的,不是正常的一个取利的手段,投机取巧。


因为现在检调还没有去彻查她的金流,所以不知道她到底是拿几千万还是几亿,但现在所看到的就是每一块钱都是老百姓的钱。老百姓的钱,钱资金流向不明莫名其妙,又发现她确实有拿钱给下线,去养网军去攻击人,所以你就合理地看到整个金流图——你靠着政治势力,去拿老百姓的钱,拿了老百姓的钱你来执行蔡英文的命令,你去保护谢长廷,去帮民进党、帮“台独”站声,然后带领台湾的风向,让台湾的年轻人以为说,原来多数人支持“台独”,原来大家都是多数人喜欢民进党。然后让更多的年轻人觉得自我怀疑,因为社会心理学上,人是有从众心理的,所以这样一个在网络上带风向,这一条脉络现在是清清楚楚,证据确凿,被大家起底。

黄智贤:我很悲观 台湾的舆论是这样被操纵的

QUESTION

直新闻:台湾2020选举越来越近,您认为这一次的网军案会对选情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ANSWER

特约评论员 黄智贤:对很多有独立思考的中间选民来讲,应该是一记警钟,很清楚地看到当今执政的政权是怎么样的一个法西斯政权?


你发现舆论大部分是被严重的操控的,这个操控有商业的机制,因为不管是电视台还是报社,还是网络媒体,他背后都要钱去撑——谁是我的金主,谁就有发言权。所以你到最后就会发现舆论被有钱有势人操控。


第二你会发现舆论的制造风向是可以被钻研大数据的,或者手上有大量的假账号的,有运作、有资源、有金钱能力运作的人,我可以去带动风向的。所以我带出来的风向不会是一个健康的风向,不是自然形成的舆论,我运作出来,我可以暂时的扭曲整个社会的风向,然后就达到了我想要达到目的。所以操纵舆论,操纵老百姓一时的喜怒哀乐,一时的爱恨是容易的。从杨蕙如这个案子我们就知道说原来是这样。


但是我很悲观地告诉大家,台湾的整个的舆论并不是成熟的,而台湾的年轻人、30岁以下的年轻人、40岁以下年轻人,正是网络的重度使用者,生长于网络这一代,但是他们也同时是“台独”教科书的被洗脑者,所以对于杨蕙如这样的,对选战到底最后会影响多大?我还是不敢太乐观,更何况国民党关于打选战一直大家都知道它是弱鸡,现在显然功力也没有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