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橋又修路,鄭場村民盼了多年的路和橋終於等到了……

“盼了好多年,村裡這條路終於在修了。”12月3日,家住鄭場鎮賈窯村的葉慶普,看著昔日泥濘不堪的鄭潛路即將變成寬闊暢通的柏油路,拍手稱快。

修橋又修路,鄭場村民盼了多年的路和橋終於等到了……

鄭潛路是連通鄭場鎮至潛江市的一條主路,穿過賈窯村,全長3.5公里。沿途布有建材廠、橡膠廠、養殖場、垃圾中轉站,人流車流量大。因年深日久,破損嚴重,對居民出行造成不便。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鄭場鎮把群眾呼聲作為主題教育檢視整改的“信號燈”,積極與市公路局溝通協調,爭取道路建設項目支持。通過公開招投標,施工方已於9月份進場動工。

修橋又修路,鄭場村民盼了多年的路和橋終於等到了……

  施工現場,只見原路基上鋪起了一半水泥路,工人正在操作機械切伸縮縫。另一側,工人們正在合力澆築水泥,分頭推進,加速施工。村黨支部書記潘方兵介紹,後續還將統一刷黑,居民出行往來將更加便利。

  “以前路面坑坑窪窪,高低不平,田裡要運化肥只能肩挑背扛。”說起以前種種不便,葉慶普連連擺手。如今,他印象中的“斷頭路”已換了模樣,每天路過都能看到新進展,葉慶普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了期待。

修橋又修路,鄭場村民盼了多年的路和橋終於等到了……

  道路橋樑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連漁村,一座橋樑的重建,同樣讓村民有滿滿的獲得感。

  村裡原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盧溝頭橋,僅容一車通行,是鄭場鎮連接7個行政村、3萬餘人出行的重要交通樞紐。今年,由於夏季集中暴雨沖刷,橋樑出現裂痕,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群眾反映強烈。

  鄭場鎮黨委瞭解情況後,立即將盧溝頭橋列入危橋整改範疇,決定待汛期結束後動工重建。10月初,橋下的幸福河全面進入枯水期,水位見底,鄭場鎮立即組織施工,封鎖橋樑兩端,安排挖機入場,拆除橋樑主體,重建工程將於年底前完工。

修橋又修路,鄭場村民盼了多年的路和橋終於等到了……

  “之前每年過年橋上都堵車,我們交通勸導能忙一天,今年橋修好了,大家都能過個順心年。”連漁村黨支部書記曾俊超說。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鄭場鎮圍繞群眾反映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共梳理出精準扶貧、土地流轉、基礎設施建設等19條民生問題,逐一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難題,以“小切口”撬動“大變化”,持續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文、圖/記者 張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