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老人死亡10年60萬元社保金被冒領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都概莫能外。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人們常說“人死不能復生”。但在青海省玉樹市,有一位老人去世10年,卻在社保金的賬戶上依然“活著”,而且一直在正常領取著退休工資,享受著醫療保險、社會保險等各項費用,直到相關部門接到實名舉報信後,這件咄咄怪事才露餡。

青海老人死亡10年60萬元社保金被冒領

據《新京報》的消息,2018年10月16日,青海省玉樹州玉樹市公安局接到了青海省公安廳的督辦案件線索通知書,以及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書。根據這兩個單位移送材料的反映,經過辦案民警的調查發現,當地居民萬某在2008年1月病逝後,他的妻子李某、兒子萬某某沒有主動向萬某生前所在戶籍地公安派出所註銷其戶口,也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向萬某所在單位說明情況。不僅如此,他們還開具了虛假證明,捏造萬某沒有死亡的事實,以此達到騙領萬某各種費用的目的。經查,截止到2018年7月,他們共冒領萬某的退休工資、醫療保險、社會保險等款項共計64萬多元。當然了,紙裡是包不住火的。2017年,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接到了對此事的實名舉報。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調查期間,萬某某竟然又偽造了其父萬某於2017年才去世的虛假死亡證明。虛報冒領如此鉅額的費用,自然難逃法律的制裁。犯罪嫌疑人李某、萬某某到案後,對他們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且退賠了全部涉案資金。據瞭解,這起案件是青海省首例冒領社保基金數額最大、期限最長的案例。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萬某已被依法逮捕。當地人民法院也將於近日開庭審理此案。


青海老人死亡10年60萬元社保金被冒領

人們常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財之心人皆有之,但取材的手段卻很有講究,必須要有“道”。這個“道” 就是要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來賺錢,任何為了取財而採取的歪門邪道,甚至偷盜搶奪的行為都是違反公序良德和法律法規的,屬於“無道”的做法。文明和法治的社會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不法行為存在的,而這種做法自然也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懲處,李某和萬某某的所作所為就是最好的例證。家裡的親人去世了,這原本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讓逝者安息,也是所有人的願望。但反觀李某和萬某某,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沒有讓親人萬某“安息”,反而拿逝者來騙取國家的社保費用,攫取的是全民的活命錢,其行為是極為卑劣的。假如萬某在天有靈,也一定會為自己家人的這種行為而羞愧。


不過,李某與萬某某的做法固然讓人不齒,但當地政府部門的不作為或者說監管不力,是難辭其咎的。我們仔細看這對母子的詐騙方式,並無什麼高明之處,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拙劣。但就是這樣拙劣的詐騙手段,居然能夠暢行10年,要不是知情人實名舉報,恐怕還會一直持續下去。萬某已經死亡了,片兒警不去提醒核銷戶籍;民政、社保等部門以及萬某的原單位也稀裡糊塗,應該說這些部門存在著監管不力的責任,至少這些部門在工作中有失誤、有漏洞。假如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部門有一點兒責任心,能夠認真嚴格把關,而不是靠所謂的材料來辦事,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


青海老人死亡10年60萬元社保金被冒領

說到這裡,我想起前幾天的一則消息。從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傅某某,竟然利用職務的便利,通過pos機刷卡、微信轉賬、銀行轉賬和現金收取等四種方式,先後挪用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近800萬元,其挪用的款項直至案發也沒有歸還。4個月的時間能夠挪用公款近800萬元,傅某某的手段同樣也不高明。無論是pos機刷卡還是微信轉賬、銀行轉賬和現金收取,都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一直持續了4個多月。作案期間,作為他的單位同事、領導竟然都沒有發現蛛絲馬跡,這就難免讓人生疑,這家單位有監管嗎?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有問題不可怕,怕的是出了問題引不起領導的重視,不能及時堵住漏洞,以至於這樣的拙劣騙財現象一再發生。我們在痛恨騙子的同時,更痛恨那些吃著皇糧放著“私駱駝”的不作為行為。所以說,在嚴懲違法犯罪分子的同時,必須嚴肅追究相關部門領導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