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大講堂丨葉一劍:為什麼是雲南?

方塘大講堂丨葉一劍:為什麼是雲南?

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

11月底,因受邀參加雲南德宏州全域旅遊招商品牌發佈會,去了一趟雲南。我在當天自己的主題演講中說:這個時候,很多人來到雲南,不僅是希望發現雲南領跑中國經濟增長的密碼,更是希望在這裡尋找到分享這一輪雲南經濟增長紅利的機會。

2018年,雲南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881.12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比全國(6.6%)高2.3個百分點,排全國第3位(前兩位是西藏的10%和貴州的9.1%,),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雲南經濟增速更是達到了9.2%,超過西藏和貴州,領跑全國。

中國經濟的“雲南時刻”真的開啟了嗎?甚至像貴州一樣——自2003年以來,GDP增速連續15年保持在10%以上,自2011年以來,增速連續7年位居全國前3位。

而且,考慮到雲南經濟總量已經跑步進入中國省域經濟排名的前20位,所以,雲南的高速增長,對中國經濟的象徵性意義和實質性意義都與西藏和貴州有所不同。

方塘大講堂丨葉一劍:為什麼是雲南?

雲南德宏州

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對待雲南經濟這一輪快速增長的時候,更是應該努力分析其背後的動力和密碼到底是什麼,並對這些動力的可持續性保持足夠的警惕,對背後可能出現的高負債保持足夠的警惕,對後續更多新動能的培育、新投融資策略的確立以及圍繞雲南獨特資源稟賦的一系列新價值閉環的構建,更是需要有充分的思考和準備,儘可能早的思考和準備。

畢竟,“治國必治邊,治國必善治邊”,雲南在中國的國家整體轉型發展和現代治理體系構建中,不僅牽涉到一個省域經濟體量大小和經濟增速快慢的問題,還牽涉到一系列更加複雜的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升國家治理能力、踐行全面對外開放和謀定邊疆治理方略等問題,所謂“治滇無小事”,從“發展雲南”到“治理雲南”,一詞之差,背後卻是多了很多不一樣的思辨內容。

1、雲南憑什麼領跑中國經濟?

在當天的發佈會上,德宏州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楊曉梅對德宏州的全域旅遊發展做了主題分享,並重點提到了雲南省正大力推進的大滇西旅遊環線,以及德宏州可能扮演的角色。偉光匯通滇西地區公司董事長譚德海對偉光匯通的文旅產業小鎮運營邏輯做了介紹,並重點推介了該公司在德宏州落地的兩個文旅產業小鎮之一傣族古鎮。我則就“全域旅遊視角下的文旅小鎮價值再發現”這一主題做了分享。

方塘大講堂丨葉一劍:為什麼是雲南?

方塘智庫創始人葉一劍主題分享中

在我看來,本次發佈會直接涉及的有關雲南轉型發展的問題和背景至少有三個:

其一,國內領先的文旅產業小鎮運營商偉光匯通在德宏州的兩個文旅產業小鎮項目傣族古鎮和瑞麗古城不僅在建設進度上開足馬力推進,在相應的文旅產業和整體品牌運營層面,也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

作為一家起始於雲南楚雄,被認為具有鮮明雲南文旅基因的全國性企業,偉光匯通在近幾年快速佈局全國的過程中,重倉雲南的色彩也很明顯,而包括傣族古鎮、瑞麗古城和彝族古鎮在內的文旅產業小鎮項目在雲南的快速發展,本身就代表了新一輪雲南文旅融合和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產品創新和價值創新邏輯,而偉光匯通重倉雲南的背後也明顯帶有搶佔這一輪雲南經濟快速發展之紅利的色彩——關於這一點,華僑城、復星、碧桂園等全國性企業的判斷應該是一致的——也正是這些全國性乃至全球性企業的佈局在雲南的佈局,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雲南經濟的快速發展。

其二,以德宏州為代表的雲南各地政府,基於新時代文旅產業變革之現實和趨勢,基於新一輪區域和城市轉型發展的特點,都開始重新思考當地文旅轉型發展的路徑和模式,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全域旅遊成為必選項,而且,在國際表達、產品創新、平臺建設、資源梳理、產業投資等方面,都有實質性突破,對文旅的產業屬性認知明顯提升,這樣以來,未來三到五年內,雲南文旅不僅在區域格局和品牌營銷方面將迎來重塑,雲南文旅產業的轉型發展也將直接推動雲南新一輪的省域經濟和城市經濟的轉型發展,文旅與區域崛起、文旅與城市轉型、文旅與產業結構調整等互動關係,成為觀察雲南文旅和雲南經濟最重要的視角。

其三,雲南省大力推動的大滇西旅遊環線呼之欲出,不僅從政府層面給予很高的戰略定位和市場期待,對於沿線地市和市場機構來講,顯然也開始進行相應的佈局,從戰略詮釋到市場預判,從政策對接到項目佈局,從基礎設施到產品構建,等等,都已經實質性啟動。從目前雲南省所明確的大滇西旅遊環線的定位和目標訴求來看,顯然不僅是一個文旅產業發展的問題,也不僅是千億級的投資問題,還蘊含了新一輪雲南經濟快速發展的戰略思考和投融資策略思考。

方塘大講堂丨葉一劍:為什麼是雲南?

在雲南,改變還將繼續發生

很顯然,這三個問題的直接指向都是雲南經濟新一輪的轉型發展,對我們理解雲南經濟為什麼快速增長多有助益和啟發:在雲南,改變不僅已經發生,而且,還將繼續發生。

此外,就這次的雲南德宏之行而言,直接的觀感之一是,無論是在瑞麗還是在芒市,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很多工地依然在忙碌著,這不但與此前我所到的張掖和西寧地區因為氣候而不得不停工的狀態明顯不同,而且,無論是開發商還是金融機構的負責人,都依然相信當地的房地產市場依然是價值窪地,尤其是品質化的項目,開盤即清、高比例競購的態勢依然在延續,所以,“全國性的房企對當地市場不僅表現了較高的投資熱情,而且傾向於大幹快上,以搶佔相對於人口較多地區而言相對較小的市場規模”。

這與雲南省統計局所發佈的有關投資的統計數據基本上保持了一致。2018年,雲南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6.5%,較2017年同期提高12.9個百分點,拉動全省投資增長3.6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增長成為雲南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的最重要的支撐之一。按照雲南省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雲南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1.6%,增速高於全國(5.9%)5.7個百分點,排全國第3位。

另一個重要支撐是基礎設施。2018年,雲南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0.9%,對全省投資的貢獻率達38.9%,拉動全省投資增長4.5個百分點。

方塘大講堂丨葉一劍:為什麼是雲南?

由此可見,這一輪雲南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固投的快速增長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除了固投之外,還有多個指標增長明顯。比如,2018年,雲南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25.97億元,同比增長11.1%,高於全國(9.0%)2.1個百分點,增速排全國第3位。這顯然與雲南文旅產業的復甦和轉型有直接關係。按照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數據,2018年,雲南共接待海內外遊客6.88億人次,同比增長20%;實現旅遊業總收入8991億元,同比增長30%。

另外,從三產增加值構成來看,2018年,第一產業增速比全國(3.5%)高2.8個百分外,第二產業增速更是比全國(5.8%)高5.5百分。在我們看來,其背後的雲南工業化進程值得深入關注,到底是什麼產業在快速發展?作為雲南經濟一直以來的短板之一,如果能夠在確保生態環境不遭受破壞的前提下,實現新型工業化和創新驅動下的快速發展,對雲南經濟的影響將是根本性的。尤其是對滇中地區而言——和全國其它省域經濟發展一樣,雲南也需要以昆明為代表的滇中經濟片區的進一步做大做強,並提升面向全國乃至全球進行市場化的資源配置的能力,為整個雲南經濟轉型發展提供基礎規模支撐、開放平臺支撐、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支持等。

不過,多有遺憾的是,就目前來看,在雲南內部,作為省會城市,雖然經濟體量具有絕對優勢,但經濟增速方面,昆明不但沒有能夠領跑雲南經濟,反而低於雲南的平均速度(2018年昆明增速7.19%),使得以昆明為代表的滇中城市經濟,不但沒有能夠發揮帶動雲南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開放發展的作用,反而成了短板,這將是接下來雲南發展中亟需破解的一個問題。

方塘大講堂丨葉一劍:為什麼是雲南?

城市經濟增速方面是雲南發展中亟需破解的問題

所以說,和全國經濟版圖中以雲貴川藏的逆襲式增長類似,在雲南省內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既有邊緣和落後地區的逆襲式增長的情況,那麼,對雲南未來五年到十年的經濟轉型發展而言,這是幸呢還是不幸呢?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也將直接涉及到雲南經濟增長是否可持續的問題,而且,考慮這些快速增長地區多為沿邊地區,當然也就與雲南綜合治理和國家的邊疆治理更加密切了,比如,位於中緬邊界地區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18年的經濟增速是14.1%,大幅度高於雲南全省經濟增速,更是兩倍於全國的經濟增速。

2、雲南經濟的未來會更好嗎?

當然,在我看來,至少對雲南未來五年到十年的經濟增長還是可以抱有較多樂觀預期的,其背後的基本邏輯與雲南經濟現有的增長邏輯基本一致,比如,工業拉動、固投支撐、外向型增長、文旅復甦,以及隨著互聯網、大交通和平臺企業的賦能所帶來的以雲貴川藏疆為代表的傳統邊緣地區的區域價值重估和逆襲式增長時代的來臨,等等。具體分析來看,至少有三點尤其值得關注:

其一,基於雲南現有的經濟體量和基礎設施的條件,以重大基礎設施投資為代表的固定資產投資依然會成為雲南經濟增長點重要支撐。在我們看來,對雲南來說,這種帶有明顯的補短板式的投資之所以在上一輪全國經濟增長週期中未能像今天這樣被快速釋放,不但與之前雲南內部的發展戰略、運營策略和資源配置能力有關,更與國家戰略的整體佈局邏輯有關——在新一輪國家全面開放戰略佈局中,雲南現有的基礎設施佈局和水平,顯然與國家層面對雲南的戰略定位需求存在明顯的不匹配。

比如,我這次走訪的德宏州瑞麗市,雖然自貿區的牌子已經掛上,但說來難免讓人感到有些尷尬的是,直到目前,瑞麗還是一個沒有機場不通鐵路的邊境小城,其境內沿邊公路的個別路段甚至不如我們在內陸很多地區看到的鄉村公路。顯然,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雲南省層面,都不會讓這種局面延續太久,包括瑞麗在內的雲南很多地區的基礎設施都將獲得快速的提升。

方塘大講堂丨葉一劍:為什麼是雲南?

將雲南發展放在國家全面開發、新全球化等語境下思考和定位

當然,這就對雲南省的決策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從戰略上要習慣於並擅長於跳出一省一州一市來看待當地的發展,將雲南的發展,將類似德宏瑞麗這樣的邊城的發展,放在國家全面開發、新全球化、大國邊疆治理和新一輪產業變革等語境下來思考和定位,進而對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產業選擇、城市治理做出適當判斷。也只有這樣,才能為這些直到目前經濟體量依然較小、知名度缺乏、人口較少的地區和城市,提供更大的發展勢能,將這些看似地方性的基礎設施投資納入到國家戰略佈局和更大的價值閉環中去,從而獲得更多的來自省外和國家層面的包括資金在內的戰略資源支持,為雲南真正贏得一個基礎設施投資的黃金五年和十年的同時,最大程度避免負債過高的風險。

其二,談雲南經濟轉型發展必談雲南文旅產業的轉型發展,作為中國最具旅遊目的地屬性的省份之一,在中國文旅的新價值時代,雲南文旅的轉型發展,無論是從全國新一輪文旅產業轉型探索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拉動雲南經濟快速增長、持續優化雲南產業結構調整、推動雲南區域和城市的綜合轉型等角度來看,都面臨新的節點,需要有新的突破,積極構建一個雲南文旅的新價值時代。

比如,針對前些年文旅市場存在的弊端,雲南省進行了一系列非常嚴厲的市場整治,大力推進文旅市場的誠信建設,文旅復甦的跡象已經很明顯,但是,對一個文旅大省和文旅強省的建設而言,這些都屬於最基本的要求,僅僅是對減分項的治理,從現在開始還迫切需要基於現代文旅產業發展的目標圍繞一系列加分項做出不斷突破,為遊客提供優質的服務,而且,這些服務不但在線下,還要在線上,不但要在雲南境內,甚至還要延伸到雲南境外——以祥鵬航空為例,作為具有鮮明的雲南品牌屬性的航空公司,雖然“廉價航空”作為一種運營模式被國際市場所接受,但“廉價航空”絕對不等於“無服務”和“低品質服務”,甚至要開始重新考慮,在雲南文旅轉型發展的新階段,當雲南文旅產品和服務開始不斷創新和優化,面向康養、度假、旅居甚至是商務旅行等客群的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供給越來越多的時候,這種廉價航空與雲南新文旅的目標客群之間的匹配度還有多大?尤其是在像北京直飛雲南這樣的航線上,從機型選擇到機載娛樂內容到客艙服務,可能都需要做出優化,對遊客來講,他們的雲南文旅體驗,至少從登上飛機的那一刻就已經正式開始了。在我們看來,基於雲南文旅資源稟賦,廉價旅遊不應該是雲南文旅主流,更不是雲南文旅的未來。

方塘大講堂丨葉一劍:為什麼是雲南?

文旅當是來自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化資金入滇的最重要產業通道

除了市場秩序和服務優化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在雲南文旅新一輪轉型發展中,迫切需要從產業和投資的角度全面佈局和重新佈局,這不僅是因為雲南文旅的產品和服務創新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做保障,而且,考慮到雲南的資源稟賦,文旅當是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市場化資金入滇的最重要的產業通道。為此,雲南文旅不僅需要在文旅發展的空間格局上突破原來的點狀和線狀佈局,還要進一步向帶狀和區域板塊的方向推進,就像目前大力推進的大滇西旅遊環線的規劃建設,這背後不僅是旅遊線路的升級,還是文旅產業的產業鏈延伸,以及文旅投資的平臺和空間載體,蘊藏著雲南經濟轉型發展的巨大的和豐富的想象空間(更具體內容我們將在《什麼是大滇西旅遊環線?》一文中給出分析)。

還有就是,需要重視民族資源的文旅化價值變現和文旅產業小鎮的建設運營,這也將是雲南文旅轉型發展中重要的增量價值依託。

其三,開放型經濟是雲南轉型發展的重要的戰略依託,這不僅體現在前面所提到的基於國家全面開放和邊疆治理戰略需要在雲南的基礎設施佈局和投資,還將是雲南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的戰略依託。比如,基於自貿區的落地,推動包括文旅產業在內的新興產業在空間上的集聚,並進行全球性的資源配置,從而快速推動傳統產業的高起點轉型。

當然,在不同地區的開放型經濟邏輯是不一樣的,比如,在以昆明為代表的滇中經濟片區內,更重要的是基於城市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通過更加開放的戰略規劃、政策引導和項目設計,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發展目標,不斷豐富產業結構,構建現代經濟體系,逐步通過進口替代向出口導向過度,最終實現進出口的均衡發展,並實現以昆明為代表的城市經濟的開放發展,儘快補上雲南城市經濟的短板。就昆明而言,其經濟增速需要快於全省的平均增速,以實現城市規模和體量的壯大,並將昆明建設成為具有面向全國和全球進行市場化資源配置能力的城市,發揮其作為雲南經濟面向全球開放的窗口城市的作用,這是昆明城市戰略定位的必然選擇,也是雲南省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

對於大理、麗江、楚雄等文旅屬性尤其明顯區域而言,其開放型經濟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現為城市經濟的特徵,但是,從現實性的角度來看,客源的國際化和文創產品的國際化市場拓展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像德宏、西雙版納、怒江等沿邊色彩更濃重的區域,發展沿邊開放經濟的現實性則更明顯。

方塘大講堂丨葉一劍:為什麼是雲南?

雲南快速發展背後體現中國區域價值重估、文旅新崛起等邏輯

新變革已至,新雲南已來。作為增速已經開始領跑中國經濟的省份之一,雲南不僅與其同屬西南片區的貴州、西藏、四川等共同構成了中國經濟的片區逆襲之局面,而且,在這一片區快速發展的背後,都體現著中國區域價值重估、固定資產拉動、換道超車、文旅新崛起、全面開放等邏輯。

如果對當下雲南經濟的快速增長進行更詳細探究的話,在這種整體樂觀的宏觀印象之下,依然有很多不利因素和傳統發展痼疾的隱憂,這就需要雲南省和各地市州,以及眾多的直接利益相關者,始終保有足夠的警惕和誡勉之心,趨利避害,跳出雲南看雲南,立足國家戰略佈局、當地獨特資源稟賦和對全球新的產業變革的洞察,構建新的價值閉環。唯有如此,才能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獲取足夠的支撐雲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包括資金在內的資源配置,同時又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日後可能遭遇的債務危機。更何況,隨著雲南經濟體量越來越大,必須更多元的發展動力支撐——至少在目前來看,雖然雲南經濟連續多年獲得快速發展,但對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度依賴以及產業創新發展不足依然是雲南經濟發展中非常明顯的短板和不確定性的來源。為此,讓我們對新一輪雲南經濟轉型發展抱有謹慎樂觀的同時,也繼續保持關注,並靜觀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