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为什么是云南?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为什么是云南?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

11月底,因受邀参加云南德宏州全域旅游招商品牌发布会,去了一趟云南。我在当天自己的主题演讲中说:这个时候,很多人来到云南,不仅是希望发现云南领跑中国经济增长的密码,更是希望在这里寻找到分享这一轮云南经济增长红利的机会。

2018年,云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81.12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全国(6.6%)高2.3个百分点,排全国第3位(前两位是西藏的10%和贵州的9.1%,),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云南经济增速更是达到了9.2%,超过西藏和贵州,领跑全国。

中国经济的“云南时刻”真的开启了吗?甚至像贵州一样——自2003年以来,GDP增速连续15年保持在10%以上,自2011年以来,增速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3位。

而且,考虑到云南经济总量已经跑步进入中国省域经济排名的前20位,所以,云南的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象征性意义和实质性意义都与西藏和贵州有所不同。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为什么是云南?

云南德宏州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对待云南经济这一轮快速增长的时候,更是应该努力分析其背后的动力和密码到底是什么,并对这些动力的可持续性保持足够的警惕,对背后可能出现的高负债保持足够的警惕,对后续更多新动能的培育、新投融资策略的确立以及围绕云南独特资源禀赋的一系列新价值闭环的构建,更是需要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尽可能早的思考和准备。

毕竟,“治国必治边,治国必善治边”,云南在中国的国家整体转型发展和现代治理体系构建中,不仅牵涉到一个省域经济体量大小和经济增速快慢的问题,还牵涉到一系列更加复杂的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践行全面对外开放和谋定边疆治理方略等问题,所谓“治滇无小事”,从“发展云南”到“治理云南”,一词之差,背后却是多了很多不一样的思辨内容。

1、云南凭什么领跑中国经济?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晓梅对德宏州的全域旅游发展做了主题分享,并重点提到了云南省正大力推进的大滇西旅游环线,以及德宏州可能扮演的角色。伟光汇通滇西地区公司董事长谭德海对伟光汇通的文旅产业小镇运营逻辑做了介绍,并重点推介了该公司在德宏州落地的两个文旅产业小镇之一傣族古镇。我则就“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文旅小镇价值再发现”这一主题做了分享。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为什么是云南?

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主题分享中

在我看来,本次发布会直接涉及的有关云南转型发展的问题和背景至少有三个:

其一,国内领先的文旅产业小镇运营商伟光汇通在德宏州的两个文旅产业小镇项目傣族古镇和瑞丽古城不仅在建设进度上开足马力推进,在相应的文旅产业和整体品牌运营层面,也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作为一家起始于云南楚雄,被认为具有鲜明云南文旅基因的全国性企业,伟光汇通在近几年快速布局全国的过程中,重仓云南的色彩也很明显,而包括傣族古镇、瑞丽古城和彝族古镇在内的文旅产业小镇项目在云南的快速发展,本身就代表了新一轮云南文旅融合和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产品创新和价值创新逻辑,而伟光汇通重仓云南的背后也明显带有抢占这一轮云南经济快速发展之红利的色彩——关于这一点,华侨城、复星、碧桂园等全国性企业的判断应该是一致的——也正是这些全国性乃至全球性企业的布局在云南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二,以德宏州为代表的云南各地政府,基于新时代文旅产业变革之现实和趋势,基于新一轮区域和城市转型发展的特点,都开始重新思考当地文旅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全域旅游成为必选项,而且,在国际表达、产品创新、平台建设、资源梳理、产业投资等方面,都有实质性突破,对文旅的产业属性认知明显提升,这样以来,未来三到五年内,云南文旅不仅在区域格局和品牌营销方面将迎来重塑,云南文旅产业的转型发展也将直接推动云南新一轮的省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转型发展,文旅与区域崛起、文旅与城市转型、文旅与产业结构调整等互动关系,成为观察云南文旅和云南经济最重要的视角。

其三,云南省大力推动的大滇西旅游环线呼之欲出,不仅从政府层面给予很高的战略定位和市场期待,对于沿线地市和市场机构来讲,显然也开始进行相应的布局,从战略诠释到市场预判,从政策对接到项目布局,从基础设施到产品构建,等等,都已经实质性启动。从目前云南省所明确的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定位和目标诉求来看,显然不仅是一个文旅产业发展的问题,也不仅是千亿级的投资问题,还蕴含了新一轮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考和投融资策略思考。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为什么是云南?

在云南,改变还将继续发生

很显然,这三个问题的直接指向都是云南经济新一轮的转型发展,对我们理解云南经济为什么快速增长多有助益和启发:在云南,改变不仅已经发生,而且,还将继续发生。

此外,就这次的云南德宏之行而言,直接的观感之一是,无论是在瑞丽还是在芒市,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很多工地依然在忙碌着,这不但与此前我所到的张掖和西宁地区因为气候而不得不停工的状态明显不同,而且,无论是开发商还是金融机构的负责人,都依然相信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依然是价值洼地,尤其是品质化的项目,开盘即清、高比例竞购的态势依然在延续,所以,“全国性的房企对当地市场不仅表现了较高的投资热情,而且倾向于大干快上,以抢占相对于人口较多地区而言相对较小的市场规模”。

这与云南省统计局所发布的有关投资的统计数据基本上保持了一致。2018年,云南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6.5%,较2017年同期提高12.9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成为云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最重要的支撑之一。按照云南省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云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1.6%,增速高于全国(5.9%)5.7个百分点,排全国第3位。

另一个重要支撑是基础设施。2018年,云南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9%,对全省投资的贡献率达38.9%,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为什么是云南?

由此可见,这一轮云南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固投的快速增长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除了固投之外,还有多个指标增长明显。比如,2018年,云南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25.97亿元,同比增长11.1%,高于全国(9.0%)2.1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3位。这显然与云南文旅产业的复苏和转型有直接关系。按照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2018年,云南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88亿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991亿元,同比增长30%。

另外,从三产增加值构成来看,2018年,第一产业增速比全国(3.5%)高2.8个百分外,第二产业增速更是比全国(5.8%)高5.5百分。在我们看来,其背后的云南工业化进程值得深入关注,到底是什么产业在快速发展?作为云南经济一直以来的短板之一,如果能够在确保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创新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对云南经济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尤其是对滇中地区而言——和全国其它省域经济发展一样,云南也需要以昆明为代表的滇中经济片区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并提升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的能力,为整个云南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基础规模支撑、开放平台支撑、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等。

不过,多有遗憾的是,就目前来看,在云南内部,作为省会城市,虽然经济体量具有绝对优势,但经济增速方面,昆明不但没有能够领跑云南经济,反而低于云南的平均速度(2018年昆明增速7.19%),使得以昆明为代表的滇中城市经济,不但没有能够发挥带动云南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开放发展的作用,反而成了短板,这将是接下来云南发展中亟需破解的一个问题。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为什么是云南?

城市经济增速方面是云南发展中亟需破解的问题

所以说,和全国经济版图中以云贵川藏的逆袭式增长类似,在云南省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既有边缘和落后地区的逆袭式增长的情况,那么,对云南未来五年到十年的经济转型发展而言,这是幸呢还是不幸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将直接涉及到云南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的问题,而且,考虑这些快速增长地区多为沿边地区,当然也就与云南综合治理和国家的边疆治理更加密切了,比如,位于中缅边界地区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18年的经济增速是14.1%,大幅度高于云南全省经济增速,更是两倍于全国的经济增速。

2、云南经济的未来会更好吗?

当然,在我看来,至少对云南未来五年到十年的经济增长还是可以抱有较多乐观预期的,其背后的基本逻辑与云南经济现有的增长逻辑基本一致,比如,工业拉动、固投支撑、外向型增长、文旅复苏,以及随着互联网、大交通和平台企业的赋能所带来的以云贵川藏疆为代表的传统边缘地区的区域价值重估和逆袭式增长时代的来临,等等。具体分析来看,至少有三点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基于云南现有的经济体量和基础设施的条件,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会成为云南经济增长点重要支撑。在我们看来,对云南来说,这种带有明显的补短板式的投资之所以在上一轮全国经济增长周期中未能像今天这样被快速释放,不但与之前云南内部的发展战略、运营策略和资源配置能力有关,更与国家战略的整体布局逻辑有关——在新一轮国家全面开放战略布局中,云南现有的基础设施布局和水平,显然与国家层面对云南的战略定位需求存在明显的不匹配。

比如,我这次走访的德宏州瑞丽市,虽然自贸区的牌子已经挂上,但说来难免让人感到有些尴尬的是,直到目前,瑞丽还是一个没有机场不通铁路的边境小城,其境内沿边公路的个别路段甚至不如我们在内陆很多地区看到的乡村公路。显然,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云南省层面,都不会让这种局面延续太久,包括瑞丽在内的云南很多地区的基础设施都将获得快速的提升。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为什么是云南?

将云南发展放在国家全面开发、新全球化等语境下思考和定位

当然,这就对云南省的决策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从战略上要习惯于并擅长于跳出一省一州一市来看待当地的发展,将云南的发展,将类似德宏瑞丽这样的边城的发展,放在国家全面开发、新全球化、大国边疆治理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等语境下来思考和定位,进而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选择、城市治理做出适当判断。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这些直到目前经济体量依然较小、知名度缺乏、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城市,提供更大的发展势能,将这些看似地方性的基础设施投资纳入到国家战略布局和更大的价值闭环中去,从而获得更多的来自省外和国家层面的包括资金在内的战略资源支持,为云南真正赢得一个基础设施投资的黄金五年和十年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负债过高的风险。

其二,谈云南经济转型发展必谈云南文旅产业的转型发展,作为中国最具旅游目的地属性的省份之一,在中国文旅的新价值时代,云南文旅的转型发展,无论是从全国新一轮文旅产业转型探索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拉动云南经济快速增长、持续优化云南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云南区域和城市的综合转型等角度来看,都面临新的节点,需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构建一个云南文旅的新价值时代。

比如,针对前些年文旅市场存在的弊端,云南省进行了一系列非常严厉的市场整治,大力推进文旅市场的诚信建设,文旅复苏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但是,对一个文旅大省和文旅强省的建设而言,这些都属于最基本的要求,仅仅是对减分项的治理,从现在开始还迫切需要基于现代文旅产业发展的目标围绕一系列加分项做出不断突破,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且,这些服务不但在线下,还要在线上,不但要在云南境内,甚至还要延伸到云南境外——以祥鹏航空为例,作为具有鲜明的云南品牌属性的航空公司,虽然“廉价航空”作为一种运营模式被国际市场所接受,但“廉价航空”绝对不等于“无服务”和“低品质服务”,甚至要开始重新考虑,在云南文旅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当云南文旅产品和服务开始不断创新和优化,面向康养、度假、旅居甚至是商务旅行等客群的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越来越多的时候,这种廉价航空与云南新文旅的目标客群之间的匹配度还有多大?尤其是在像北京直飞云南这样的航线上,从机型选择到机载娱乐内容到客舱服务,可能都需要做出优化,对游客来讲,他们的云南文旅体验,至少从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就已经正式开始了。在我们看来,基于云南文旅资源禀赋,廉价旅游不应该是云南文旅主流,更不是云南文旅的未来。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为什么是云南?

文旅当是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化资金入滇的最重要产业通道

除了市场秩序和服务优化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在云南文旅新一轮转型发展中,迫切需要从产业和投资的角度全面布局和重新布局,这不仅是因为云南文旅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做保障,而且,考虑到云南的资源禀赋,文旅当是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化资金入滇的最重要的产业通道。为此,云南文旅不仅需要在文旅发展的空间格局上突破原来的点状和线状布局,还要进一步向带状和区域板块的方向推进,就像目前大力推进的大滇西旅游环线的规划建设,这背后不仅是旅游线路的升级,还是文旅产业的产业链延伸,以及文旅投资的平台和空间载体,蕴藏着云南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的和丰富的想象空间(更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什么是大滇西旅游环线?》一文中给出分析)。

还有就是,需要重视民族资源的文旅化价值变现和文旅产业小镇的建设运营,这也将是云南文旅转型发展中重要的增量价值依托。

其三,开放型经济是云南转型发展的重要的战略依托,这不仅体现在前面所提到的基于国家全面开放和边疆治理战略需要在云南的基础设施布局和投资,还将是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依托。比如,基于自贸区的落地,推动包括文旅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并进行全球性的资源配置,从而快速推动传统产业的高起点转型。

当然,在不同地区的开放型经济逻辑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以昆明为代表的滇中经济片区内,更重要的是基于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通过更加开放的战略规划、政策引导和项目设计,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不断丰富产业结构,构建现代经济体系,逐步通过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过度,最终实现进出口的均衡发展,并实现以昆明为代表的城市经济的开放发展,尽快补上云南城市经济的短板。就昆明而言,其经济增速需要快于全省的平均增速,以实现城市规模和体量的壮大,并将昆明建设成为具有面向全国和全球进行市场化资源配置能力的城市,发挥其作为云南经济面向全球开放的窗口城市的作用,这是昆明城市战略定位的必然选择,也是云南省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大理、丽江、楚雄等文旅属性尤其明显区域而言,其开放型经济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城市经济的特征,但是,从现实性的角度来看,客源的国际化和文创产品的国际化市场拓展是当下需要解决的。像德宏、西双版纳、怒江等沿边色彩更浓重的区域,发展沿边开放经济的现实性则更明显。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为什么是云南?

云南快速发展背后体现中国区域价值重估、文旅新崛起等逻辑

新变革已至,新云南已来。作为增速已经开始领跑中国经济的省份之一,云南不仅与其同属西南片区的贵州、西藏、四川等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的片区逆袭之局面,而且,在这一片区快速发展的背后,都体现着中国区域价值重估、固定资产拉动、换道超车、文旅新崛起、全面开放等逻辑。

如果对当下云南经济的快速增长进行更详细探究的话,在这种整体乐观的宏观印象之下,依然有很多不利因素和传统发展痼疾的隐忧,这就需要云南省和各地市州,以及众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始终保有足够的警惕和诫勉之心,趋利避害,跳出云南看云南,立足国家战略布局、当地独特资源禀赋和对全球新的产业变革的洞察,构建新的价值闭环。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获取足够的支撑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配置,同时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日后可能遭遇的债务危机。更何况,随着云南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必须更多元的发展动力支撑——至少在目前来看,虽然云南经济连续多年获得快速发展,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度依赖以及产业创新发展不足依然是云南经济发展中非常明显的短板和不确定性的来源。为此,让我们对新一轮云南经济转型发展抱有谨慎乐观的同时,也继续保持关注,并静观其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