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曆史名小吃——北相羊肉胡卜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美食是最能代表一個地域的文化特色的,它蘊含了一個城市不斷髮展過程當中的變化和歷史的演變,我們提到一個地方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便是當地的美食,味蕾的直接反映會比回憶來得更加的快。

“羊肉胡卜”不是羊肉和胡蘿蔔,這裡的“胡卜”指的是一種死麵餅子,是山西運城地區的久負盛名的特色小吃,尤以北相鎮的最為著名,故稱“北相羊肉胡卜”,是山西著名漢族小吃,距今100多年曆史。

百年曆史名小吃——北相羊肉胡卜

“羊肉胡卜”不是羊肉和胡蘿蔔,這裡的“胡卜”指的是一種死麵餅子,是山西運城地區的久負盛名的特色小吃,尤以北相鎮的最為著名,故稱“北相羊肉胡卜”,是山西著名漢族小吃,距今100多年曆史。

百年曆史名小吃——北相羊肉胡卜

北相羊肉胡卜的誕生,與著名的戲劇“二進宮”有關,“二進宮”是一部反映明代宮廷鬥爭的歷史劇。明穆宗朱載厚死後,李良企圖篡位,皇后密召徐、楊二人進宮,欲把太子交與二人帶出宮。楊派人去蒲州搬兵卻走漏風聲,李良派兵追到泓芝驛。北相鎮的路老漢在泓芝驛賣炊餅,一位後生衝進他的蓆棚喊救命。後生一路上飽受風寒病倒了,高燒不退。路老漢心急無招,把炊餅用刀切碎,抓起一塊羊油放進鍋中,趁熱放進大料,再投入一把潞鹽加水燒開,把炊餅加入烹好倒進碗中,趁熱喂下。半個時辰後,後生高燒漸退,趕往蒲州搬兵救駕。事後,這位後生找見路老漢,見面就拜,唱道:“你讓我吃的真是護國良餚啊!”路老漢聽不清後生的南方話,把“護國”聽為“胡卜”了。

百年曆史名小吃——北相羊肉胡卜

製作羊肉胡卜,是一個精細化的過程,最關鍵的是羊湯,羊湯的鮮美取決於羊肉的選擇。運城人熬製羊湯一般是選30斤左右的羊肉,這樣重量的羊肉鮮嫩,熬好的湯香味醇厚。熬湯時要注意大火燒滾,小火燜至羊肉熟爛,瘦而不柴,肥而不膩,老少皆宜;第二關鍵是死麵餅,即不加發酵粉製成的餅。死麵和好後,擀成薄片,刷一層是食用油或豬油,刷油的目的是讓餅起到分層的作用,餅子煮到羊湯裡能吸收羊湯的鮮味;第三製作羊肉胡卜,先用油爆香鍋,再放入熟羊肉,這裡的油必須是羊絮油,即羊脖子地方的油;第四,調料中所用的食鹽必須是土生土長的運城本地鹽;第五,運城人嗜辣如命,辣椒油是必不可少的提味品。

百年曆史名小吃——北相羊肉胡卜

總而言之,製作羊肉胡卜就把烙熟的白麵薄餅切成絲條狀,加鮮羊肉湯煮燴,再調以香油、蔥花、辣椒等調料。吃起來清爽可口,油而不膩,極富營養,因而遠近聞名,是運城人一年四季離不了的美味。所以,如果您是第一次來山西運城,一定要嚐嚐!

近日,小編在做我們運城市的民間傳統文化和民間小吃的專題,歡迎廣大網友留言推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