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接曉燕:柔肩撐“小家”奉獻為“大家”


□ 本報記者 吳寶書 慄晟皓


    本報通訊員 辛有東 呂鳳臣
  結婚三十餘年,她與婆婆相處親如母女;丈夫癱瘓兩年,她帶丈夫四處求醫;大姑姐夫婦意外離世,她收養三個孩子,視如己出。她就是第七屆全省道德模範、日照市莒縣城陽街道東關二街黨支部書記接曉燕。
  近日,記者來到接曉燕家中,丈夫劉柏松正在跑步機上進行康復鍛鍊。“沒有曉燕的照顧,我可能得在床上躺一輩子。”劉柏松告訴記者。
  2005年的一天,劉柏松在高空作業時不慎墜地,雙腿粉碎性骨折,醫院給出了再無站起來可能的診斷。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原本和美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但這並沒有打倒接曉燕,她帶丈夫到北京、青島、濟南等地尋醫問藥。平日裡,她翻閱大量的醫療和康復方面的書籍,自學按摩推拿,每天堅持給丈夫做腿部推拿和足底按摩。經過700多個日夜的不懈堅持,2007年劉柏鬆通過股骨頭置換手術,重新站立起來。
  時至傍晚,在莒縣陵陽鎮工作的外甥女李朝陽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下班第一件事就是來看望操勞半生、養育自己和哥哥、妹妹長大成人的舅媽一家。
  “那時候很窮,小舅媽把俺三個接到家照顧,有好吃的先給我們吃,晚上還得給我們做衣服。這麼多年來,小舅媽待我們兄妹三人就像親生孩子一樣,現在我們三個都過得很好,我非常感激小舅媽。”李朝陽說道。

  1985年,接曉燕遠在東北的大姑姐和姐夫因意外相繼離世,留下三個孩子,最大的12歲,最小的4歲。剛結婚一年多的接曉燕心疼這三個還沒長大的孩子,便決定把他們接到自己家中撫養。
  除了小家,接曉燕的心中還裝著一個“大家”。作為莒縣城陽街道東關二街的黨支部書記,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她就起床開始收拾家務,做好早飯後將丈夫叫醒,隨後出門在村裡巡視一週,八點鐘準時到社區報到,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作為村支書,接曉燕就是一面旗幟,她用好家風帶動了好村風。在她的努力下,東關二街相繼成立紅白理事會,建立志願服務隊伍,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接書記這個人對家裡老的少的都非常好,對鄰居也很好,所以大家夥兒都跟她學習,村風村貌越來越好了。”在東關二街村民張加亮看來,接曉燕就是全村人的“好當家人”。
  在開展工作的同時,接曉燕還不忘教育子女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每當逢年過節走訪探望貧困戶老人,她都帶著11歲的外孫王新宇一起。“孩子的愛心要從小培養,不求兒孫有多麼大的出息,但是為人一定要善良。”接曉燕說。
​​​​​​​來源:大眾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