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這樣施工危害大!砼友們趕緊看避開雷區

的強度是否有規律的發生、發展,砼表面缺陷能否得以控制,砼耐久性是否能夠滿足使用年限,這些都與施工現場的施工工藝以及對混凝土的養護密切相關。下面砼友們與

鄭州混凝土廠家恆基建安砼站一起看一看,砼施工要避開的雷區有哪些:

一、砼振搗順序和方法不當

砼振搗未按規定順序進行,振搗方法不當或局部漏振,會導致局部砂、石集中,使砼結構疏鬆不密實,出現蜂窩或局部孔洞,尤其在鋼筋密集部位,容易出現露筋等不良症疾。

二、砼構件不進行養護

水是水泥水化反應的必要條件,因此周圍環境溼度對砼結構強度能否正常發展有顯著影響。溼度達不到需求,砼會失水乾燥從而影響水泥水化作用,嚴重時停止水化。受乾燥作用的影響越早,砼結構幹縮開裂的情況越嚴重,砼結構越疏鬆,強度受到的損失越大,砼結構表面碳化也就越大,耐久性能降低。

三、砼澆築層厚度過大

澆築混凝土時,由頂部澆築的鋼筋混凝土柱、牆等工程,若高度過高,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從混凝土中分離出去,滾落在混凝土堆的外側或者底部,或者在傾落過程中,粗骨料先落,而砂漿落於後面,造成混凝土的離析,使粗骨料擠在樓板邊角,易形成“蜂窩”、“麻面”、“爛根”或造成砂、石分佈不均勻。

四、砼強度低於拆模強度而過早拆模

砼強度低於拆模強度而過早拆模,易在受拉區出現裂縫,甚至受壓區也破壞,造成安全事故;混凝土過早拆模將會加大混凝土的徐變量,導致結構變形;過早拆模,由於混凝土強度低,拆模過程中,易出現坍稜掉角或局部坍塌現象,削弱構件斷面,影響承載能力和外觀質量;由於砼強度低,混凝土與鋼筋共同工作能力差,在構件自重、施工荷載和其他振動作用下,易引起鋼筋在混凝土內滑動,從而降低鋼筋的握裹力;過早拆模,導致砼表面過早失水,加速砼表面碳化使混凝土耐久性能下降。

五、施工單位擅自處理砼質量缺陷

在施工過程中,常因思想和技術上的缺陷,使得施工單位對混凝土構件產生各種缺陷,如蜂窩、麻面、裂縫、露筋、孔洞等任意修補,卻未經加固補強,將造成混凝土工程的終身缺陷而影響建築的使用壽命,對混凝土實體檢測時,影響對砼性能的真實判斷。

六、砼澆築現場任意加水

施工現場管理不嚴,工人為方便於施工,經常出現向已拌好的混凝土中加生水的現象,既沒有經過雙方技術管理人員的商定認可與鑑證,更未在加水後進行二次攪拌。在一些現場甚至用水管、水槍直接在泵車進料斗中加水,嚴重影響了混凝土拌合物的質量,造成混凝土水灰比增大,遊離水和層間水增多,增加了混凝土硬化漿體的空隙率,削弱了混凝土中水泥和骨料的界面粘結力,降低了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

七、砼澆築管理不當,布料不勻

由於澆築順序、布料不當,會造成砼構件中砂、石料不均勻,影響構件混凝土強度和諸如蜂窩、麻面、孔洞等缺陷的產生,給工程質量造成隱患,也可能構成重大的質量事故。

八、施工現場要求砼坍落度過大

混凝土結構部位由於鋼筋密集,施工單位為了方便施工,要求砼坍落度過大,引起骨料沉澱,部分結構漿體密集,造成混凝土結構強度不均勻,密實度較差,影響混凝土的承載能力。

九、灑生水收面

施工現場工人為了方便收面,灑生水現象也司空見慣,施工現場技術人員也不予制止,嚴重影響了混凝土的質量。向混凝土灑生水收面,增大了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加了硬化漿體的空隙,使砼結構表面疏鬆,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強度和抗碳化的能力,造成了混凝土表面起灰、返砂和開裂。

總之,商品混凝土屬半成品,混凝土的質量缺陷和強度是否有規律的增長,除了選擇質量可靠的混凝土攪拌,更需要施工單位對混凝土澆築、振搗、砼養護、遮蓋保護等工藝進行精心組織和實施。嚴格按相應的標準規範進行施工,才能保證混凝土強度,確保工程質量。鄭州混凝土廠家恆基建安砼站10年以來,堅持按照“以質量求生存、靠服務求發展”的方針,狠抓混凝土質量,強化服務,匠心企業,口碑良好,值得信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