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買賣是對等的,有多少買盤就應該有多少賣盤,為什麼還存在資金淨流入和淨流出呢?

股道九陽


股市確實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市場,進場的資金相加為零,理解為股票要成交,賣出和買入的錢是相等的。很多股民投資者就已經卡在了怎麼會有資金淨流出和淨流入呢?這個問題相信很多股民到目前為止也是沒有弄明白的,下面我來為大家解答這個疑惑。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明白股市的四個專用詞,內盤與外盤、主動性買入和主動性賣出;如果你能把這個四個詞都理解透了,股票怎麼會有有資金淨流出和淨流入的答案了。

這四個股市名稱就是相互相應的:

(1)內盤其實就是指主動性買入的單,歸為內盤資金;

(2)外盤其實就是指主動性賣出的單,歸為外盤資金;

大家有沒有發現為什麼每隻股票的內盤與外盤資金也不是想當的呢?問題就是在於“主動性買入與主動性賣出”這個環節了。

什麼叫主動性買入呢?

主動性買入的資金就是以把賣當處掛的單主動性把他們吃掉,表現為積極買入股票;

比如:

某股票賣一檔10元掛了100手,賣二檔10.01元掛了200手,賣三檔10.02元掛了300手;然後突然有一張大單600手以10.02元買入,把賣檔1~3的掛單全部吃掉,這個600手以10.02元的買入單就是為主動性買盤,歸為內盤(歸為流入資金)。

什麼叫主動性賣出呢?

主動性賣出以主動性買入是相對的,也就是主動性把買檔處的掛單主動性達成交易,說白了就是主動性把買檔處的檔吃掉,表現為積極的賣出股票;

比如:

某股票買一檔9元掛了10手,買二檔9.01元掛了20手,買三檔9.02元掛了30手;然後突然有一張大單60手以9.02元買入,把買檔1~3的掛單全部吃掉,這個60手以9.02元的買入單就是為主動性買盤,歸為外盤(歸為流出資金)。

上面解答了股票市場當中的內盤與外盤,主動性買入與主動性賣出的詳細分析,如果你能把這個理解清楚了,相信關於淨流入資金與淨流出資金就很好理解了。

怎麼會有資金淨流出和淨流入呢?

其實你這個問題就是相當於為什麼股票內盤與外盤的不是相等呢?根據上面已經對於內盤與外盤也進行了分析,主動性買入的資金為內盤,也是屬於流入資金;主動性賣出的資金為外盤,也就是屬於流出資金;股票交易的並非所有的單都是主動性的,而是有被動性的,被動型就是類似提前掛好買賣單,以自己想要達成交易的價格在等待成交的,這些單就是屬於被動性交易的單。

所有從這裡就已經找到了內盤與外盤的為什麼不相等的真正原因了。同理其實流入資金(類似內盤資金)和流出資金(類似外盤資金)之間也是有不相等的,既然流入資金與流出資金都是不相等的,肯定就是有相差的金額,而這個相差的金額就已經出現淨流入與淨流出的現象。

根據資金淨流入流出計算公式為:流入資金-流出資金,如果是正值表示資金淨流入,負值則表示資金淨流出,這就是為什麼股票會出現淨流入與淨流出的真正原因。

最後一點根據股票資金淨流入與淨流出的情況來判斷大盤和個股的漲跌情況;一般情況之下,當大盤或者個股處於上漲,一般都會顯示為淨流入,說明買入的人多,多頭強於空頭現象!反之當大盤或者個股處於下跌,一般都會顯示為淨流出,說明賣出的人多,空頭強於多頭現象。

以上就是我個人為大家用解釋與分析關於股票內盤與外盤,主動性買入與主動性賣出,淨流入與淨流出等股票知識,供大家學習。


股勢至簡


淨流入,淨流出,其實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股票交易是撮合制交易,也就是說你每要買一手股票,必定要有人賣一手,你才能買得到,而你要賣一手股票,必定要有人買一手,你才能賣得出去,所以所謂的淨流入,淨流出是不存在的。

很明顯的就是,股票封漲停的時候,你一般是買不到的,因為沒人賣,新股上市也是這樣,同理,股票封跌停的時候,你一般也賣不出去,因為沒人買。

如果你記得2015年,那時大量股票開盤就跌停,第二天開盤又跌停,你跑都跑不掉,這時就沒有交易,沒有淨流出,也沒有淨流入,股票一樣跌停。

其實各大軟件的淨流入,淨流出數據也是不一樣的,他們大都是對大額的主動性買賣盤進行統計,然後算出來的。這個數據其實是不正確的,很多大資金,掛大賣單壓低股價,然後散戶跟風賣,他卻在下面用小單建倉,這時大資金的慣用手法。其實這也是沒辦法,一些大資金想建倉某隻股票,因為資金太大,根本沒有那麼多人賣給他,他只能用這個辦法才能買得到。反之,大資金想賣出股票也是這樣,你想在一個小盤股一個大資金想賣出5萬手,你直接掛5萬手賣單,馬上就會引起恐慌,瞬間被打到跌停,你也賣不出去,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地掛大買單,底下小單出貨,花個幾天時間,也花掉一些成本,這樣就賣出去了。

所以淨流出,淨流入這個本身就是偽命題,而統計的所謂淨流出淨流入數據,存在大量不真實的情況,因此也沒有研究的必要。





股者不惑


股票有買必有賣,有賣必有買。買賣意願達成,才能實現成交,從這個角度講,當天買入總金額一定是等於賣出總金額的。

但是,為什麼在投資過程中還存在資金淨流入和資金淨流出呢?這要從成交實現的原理來講起。以下圖為例,簡單闡述這一問題。

買一價為5.08,賣一價為5.09。

此時如果買方想買入,以5.08元申報,但是賣方想賣出的最低價是5.09,這個時候,買賣雙方是不能成交的。這兩筆訂單,只能分別掛在買一和賣一價位。

資金淨流入

但是如果買方強烈看好這個股票,有強烈的買入慾望,他就會以高於5.08元的價格申報,比如說5:09,那麼這時候,買賣雙方意願相匹配就可以成交了,成交價格為5.09。系統把這種情況稱之為資金淨流入。

資金淨流出

同樣道理,但是如果賣方強烈不看好這個股票,有強烈的賣出慾望,他就會以低於5.09元的價格申報,比如說5:08,那麼這時候,買賣雙方意願相匹配就可以成交了,成交價格為5.08。系統把這種情況稱之為資金淨流出。

很容易,是不是?

您明白這個道理了嗎?


旁解生活與投資


這個問題問的到位!!!感謝誠約!!!

股票買賣是對等的,這個是股市最真切的邏輯。至於你說的資金淨流出和淨流入,他是經過了很多的加工。比如,資金流入很多軟件用的是主動性的大的買單,要慎用,我們來分開解釋一下。

一、股票買賣是對等的。

每天的成交量是由什麼決定的,這個很關鍵。如果成交量是買盤決定的,很顯然,我現在虧損了很多,我不願意賣出,即便有很多買盤,但是距離我的成本很遠我也不願意賣出,所以買盤不能完全決定成交量。如果你把開盤就用幾個億掛在漲停上,也不會有多少人賣出,所以成交量不是由買盤決定,有的時候甚至買盤會抑制賣盤。

當然還有一種叫假買盤,永遠都只掛在委買的第二檔到第五檔,這種買盤真實意圖也值得推敲。

那麼賣盤決定成交量嗎?如果當天很多人賣出,但是買的很少,有很多也不能成交,跌停板上,就更少有買盤出現了。

因為股票中的成交量,都是由買賣雙方根據自己的意願在不同的價位成交的,所以買賣是對等的。

二、買賣對等,但是價格不對等,成交量也不對等。

從全天看,有買賣是相等的,看起來好像是勢均力敵的。實際則不同。比如股票開盤價是10元,沒有成交,一直漲停到11元有10000股成交,是主動賣出盤,內盤;在委買處成交了。股價再打回到9元,這個時候委賣的人掛出來10000股,被外盤,主動性買盤成交了。從全天的成交看,主動買盤=20000股,主動賣盤=20000股,當天的成交量:

成交量=買量=賣量=主動性買盤+主動性賣盤=內盤+外盤=30000股。

當天買盤成交了30000股,賣盤也成交了30000股。主動性賣盤成交了10000股,主動性買盤成交了20000股。主動性賣盤的成交價格是11元,主動性買盤的成交價格是9元。這是成交量的拆分

三、成交量的顏色

目前的軟件,成交量的顏色是由K線的顏色決定的,而K線的顏色是由開盤價和收盤價的比較來決定的。陰量,並不都是賣出,陽量並不是都買入。所以必須要對成交量進行細分。由此,才有了很多衍生的指標。

四、成交量來自於拆單。

L1行情的軟件,之前是3秒一次的行情數據,L2要小的很多,但是不管是幾秒一次的行情數據,目前軟件拿到的數據都拆解的時候都有BUG。比如一秒報單一次,一秒鐘成交了兩筆,第一筆是10元,賣出了1000股,第二筆是10元,買入了100股,這個時候在歸結總數的時候都是1100股,成交價格也都是10元,那麼關鍵是買賣方向呢?現在有些數據都是用最後一筆的方向,有些是分拆。但是分拆也有BUG。比如10元的位置,我買入了500股,這個時候應該是按照買入定義,這一秒報價成交了一筆400股的委賣單,這個時候應該是按照400股買入,但是下一秒出現了一筆1000股的賣單,這一秒的報價,就是之前剩餘的100股被賣出成交了,剩餘了900股的賣單,之前的500股變成了有400股的買入+100股的賣出,這是最後的成交結構。所以成交量的分析是相對複雜而且的有瑕疵的,職業的操盤手都會對成交量做處理。

五、資金的淨流入和淨流出。

邏輯:成交量=主動性買盤+主動性賣盤,資金的流入=主動性買盤-主動性賣盤。如果為負數,就是淨流出,如果為正數,就是淨流入。有些還有超級資金,就是根據主動性大買單和主動性大賣單的差值擬合的。

從簡單的邏輯看主動性的買盤—主動性買盤會得出資金的淨流入情況,但是這裡面仍然有BUG,就是托盤的資金和壓盤的資金計算的不準確。這主要在於主力的操作手法是什麼樣的。

超級資金,就是主動性大買盤和主動性大賣盤的差值,更是有很大的偏頗,目前交易規則要求很嚴格,加之量化交易的出現,很多的原本需要大單來去解決的,都變成了密集快速的中單或者小單完成了。

總述:成交量本身沒有多空,成本量細化,是一個你越精細就越找不到方向的研究。成交量和股價的內在成交關係,才是值得去研究的方向。


李曉光


這個問題是個好問題,買賣都是對等的沒有錯,有賣就有買,有買就有賣,任何時刻的成交,買方和賣方,在總量上都是對等的,不存在在說買入的資金量大於賣出的資金量。所以,資金淨流入還是淨流出,都是一個噱頭。


可是,為什麼需要這個噱頭?大數據時代發展到今天,大家還在關注這個噱頭,為什麼?因為製造這個噱頭的依據還在,並且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所以,具有參考價值,其存在就有了合理性。我們來看看這個噱頭是怎麼來的。


算法問題

資金淨流入或是淨流出,都是一種算法而已,市場上有許多的看盤軟件,什麼東方財富,同花順等等,不同的軟件開發商,算法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軟件,取值是從500手以上,高於500手的加入統計數據,低於500手的成交不統計。500手以上的主動性買盤額如果大於500手以上的主動賣盤額,就是資金淨流入。500手以上的主動性買盤額如果小於500手以上的主動賣盤額,就是資金淨流出。軟件不同,算法不同,參數值不同,比如有的用200手,有的用1000手等等。


什麼是主賣和主買?

什麼叫主動性買盤?就是想買入的人,出價高於賣一,比如下圖:如果我下單出價3.97,買入500手,這就是主動性買入。當然,出3.97的價格,並不會從3.97這個價位成交,而是從賣一的價格3.96開始成交,賣一的單子吃完了,才會去按賣二3.97的價格成交。我打3.97的價格,目的只是為了優先成交和儘快成交。因為出價越高的買盤越優先成交。成交後計入主買。

什麼是主動性賣盤?就是想賣出的人,出價低於買一,比如下圖:如果某人持有500手這個票,並願意在3.93元賣掉,他下單3.93賣掉500手,這就是是主動性賣盤。當然,敲入3.93的價格賣出,並不表示會在3.93成交,而是從買一3.95開始成交。敲入3.93的低價賣出,目的只是為了優先成交和儘快成交。因為出價越低的賣盤越優先成交。成交後計入主賣。

一天交易完畢,每次大於500手的交易量計入統計,主動性的買盤金額如果大於主動性的賣盤金額,這就表示淨流入,反之就叫淨流出。

合理性

這樣的統計數據,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實用性的。拋開坐莊的股票不說,市場大部分股票每天的漲跌都是市場合力,是大大小小的交易者的合力。主動買盤,說明買入的人看好,願意出高價儘快成交,出價低了怕買不到。而賣出方正好相反。所以,如果是股票淨流入,就表示想買入的慾望大於想賣出的慾望,淨流入金額越大,說明這種慾望越強烈,後市大概率看漲就有了邏輯支撐。股票淨流出也是一樣的道理,淨流出金額越大,說明這種慾望越強烈,後市看跌也就有了邏輯支撐。看見了吧,這就是噱頭存在的合理性。


綜上,以上的分析,是拋開了諸如軟件統計的差異,以及主流資金對盤面的掌控。所以,不同的股票,以及不同的軟件,這個差異就非常大。這就造成了使用上的缺陷,而這樣的缺陷,會造成虧錢效應。所以,單純參考這樣的淨流入淨流出,並不足以能讓大家穩定盈利。噱頭大於實際用途,只可作為一個參考指標。


珞珈看盤


股票買和賣的交易確實是對等的,有多少金額賣出,就應該有多少金額買入。而在股票分析中,常常看到的資金流入和資金流出,這是為了更好的看待股要注意交易情況,通過交易的主動性來進行統計的結果。我們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關於票資金淨流向的問題。

一、資金流入與流出的統計

股票交易採取的是競價方式,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規則進行競價,我們在股票的交易軟件上會看到買一到買五的委託價,以及賣一到賣五的委託價。當投資者主動以委買方的價格賣出時,就會被統計為資金流出,而當投資者主動以委賣方的價格買入時,則會被統計為資金流入,這樣就造成了資金流入與流出的差異。

當資金流入大於資金流出,統計結果就是資金淨流入。當流出資金大於流入資金時,則統計結果就是資金淨流出。資金流入的交易被稱為外盤,資金流出的交易被稱為內盤。

二、資金淨流向與股價波動異常

既然主動買盤代表資金流入,而主動拋盤代表資金流出。那麼理論上來說,當資金流入的時候,表示主動買盤踴躍,大眾看好這隻股票,股價應該上漲。反之,則股價應該下跌。但在實際情況中,我們會發現有時候正好反過來。

比如說當一隻股票漲停的時候,應該大家都在搶著買入,應該呈現大幅的資金淨流入情況,但結果恰恰相反。我以一隻最新漲停的股票為例來說明(見下圖),這隻股票股價是漲停的,但是交易軟件顯示,外盤為2.3萬手,而內盤高達7.39萬手,資金明顯的淨流出。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這是因為A股實行的是漲跌停板制度,當股價漲停之後就限價了,意味著這個時候只有委買價而沒有了委賣價,那麼從統計的角度來說,就不存在主動性買入了,所有人都必須用買一的價格委託,成交則來自於主動賣出,所以統計結果為資金淨流出。

同樣的道理,在跌停時也會出現交易軟件顯示資金流入。看下面這隻股,股價以跌停板開盤,外盤成交4.38萬手,內盤成交為0,看起來資多都是淨流入的,這是因為股價跌停後沒有了委買價,每一筆以委賣價成交的交易都會被統計為資金流入。

三、主力資金流向

通過對“外盤”與“內盤”的瞭解,我們已經知道了資金流向的統計來源,但是市場中還有一種說法,叫主力資金流向,比如經常會看到報道說某隻股票主力淨流入多少錢,主力淨流出多少錢。

這是在資金流向的基礎上進行定量的分析,以觀察大資金的動向,而大資金,往往就被視為市場的“主力”。

比如下面這些股票,交易軟件統計為主力淨額,也就是主力資金淨流入的股票:

而下面這些,則被視為是主力資金淨流出:

那麼怎麼知道哪些交易是主力資金交易的呢?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個統計結果,一般會以100萬元為標準,超過100萬的成交額被統計為主力資金,再通過“主力資金”流入和流出的情況,計算出主力是淨流出還是淨流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散戶也有資金超過100萬的,主力也可能分成無數筆90萬的資金,所以這個統計僅是一個參考。

總結:

股票交易由買方和賣方共同組成,理論上來說,買單和賣單是對等的,並不存在資金流入和流出,為了便於對股票的強弱進行分析,將主動買盤歸來資金流入,反之則為資金流出,差額則為淨額;將交易額較大的部分視為主力資金,計算出主力資金流向。資金流向是一個統計數值,與股票的漲跌並不具有明確的對應關係,僅作為一種參考。


財經宋建文


的確,股市中不論大盤還是個股,不論成交額是多少,必定是有相同的資金買入,同時有相同的資金賣出!

常稱為:“有買必有賣,有賣必有買,買賣必相等!”

而之所以會出現所謂的資金淨流入淨流出;主力資金流入流出;大資金流入流出等,均是人為根據不同算法,統計方法,各種公式制定的。

因此,如投資者使用的是不同的炒股軟件,不同分析平臺,不同的指標進行統計。就會發現每個軟件,指標,公式,統計出的資金流入流出數據是完全不同的!

甚至很多交易日或個股,不同軟件統計的數據截然相反,有的顯示為該股資金淨流入,另一個軟件則變成資金淨流出!


常見的資金淨流入、淨流出統計方法如下:

第一種:主力(大單)資金淨流入、淨流出:

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統計方法,有些顯示時乾脆將主力,大單兩字省略,直接成為資金淨流入,資金淨流出。

一般情況下的主力(大單),包括超大單及大單,公式表達如下:

主力(大單)=超大單+大單;

主力淨流入=主力流入-主力流出;

比如下圖:以某隻個股某天的成交額為例,看下主力流入流出情況:

不同股票軟件中,對於超大單,大單的數量定義及統計標準也各不相同。這也導致了不同軟件,即使是使用相同的統計方法,統計出的每日資金淨流入淨流出也會有很大差異!

如下圖:某軟件對於大單、超大單的定義:

一般情況下,大單的標準為500手,該軟件卻定義為600手;而金額方面大部分大單為50萬,而該軟件卻是30萬。這就導致了不同軟件最終結果會相差甚大,甚至截然相反!

如是5日資金淨流入淨流出,統計方法也相同,只是將一段時間的大單超大單按上述方法計算。


第二種、主動被動買入賣出計算法:

該種方法即股市中常用“內盤和外盤”兩個名詞,也成為主動買賣或被動買賣。

該種方法,對於使用免費軟件的投資者就更有迷惑性。很多投資者都知道將買賣盤相互轉換的方法,即在一筆大賣單後馬上跟一筆1手的買單,最終投資者在軟件上看到的就會是一筆大買單,反之亦然!而只有在特定功能或數據中,才會顯示出其實是由兩筆單子構成的。


第三種:資金流向指標:

目前僅僅是作為一種公式或技術指標使用,屬於不太常用的一種統計方式。

公式:資金流向=流入資金-流出資金;

一般是定義大盤或個股在交易時間段內,某一分鐘上漲時的成交額為流入資金,同時將下跌時的成交額定義為流出資金。

每個交易日結束後將流入流出資金求和統計,如流入資金>流出資金定義為淨流入,反之則為淨流出。

具體時間的設定方面,也並非是以1分鐘為統計單位。短的如幾秒中,長的如幾分鐘,甚至有些統計漲跌數量天數的指標也借用此公式,以天為單位略加修改即可。

該指標在設立之初,僅僅是用來描述大盤或個股,在交易過程中多空爭奪強烈程度的指標。但由於其指標名稱關係,常常被誤認為是資金流進流出而使用。


以上為最為常見的資金流入流出的統計方法,其他每個軟件或平臺都有其號稱特有的指標,統計方法更為複雜。部分誇張的甚至還自稱引入各種玄學概念,作為指標參數的一部分。

至於準或不準,也僅僅是作為千百種技術指標中的一種供參考而已。

最後祝2019投資順利!


不怕小貓


大家好,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搞懂什麼叫資金淨流入和淨流出?那麼“資金淨流入”這個指標是怎麼來的呢?股票軟件裡有兩種算法來判斷“資金流向”:

第一種算法:從股價判斷

股價處於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成交額被判斷為資金流入;股價處於下跌狀態時產生的的成交額被判斷為資金流出。每分鐘計算一次,每天加總統計一次。資金流入與資金流出的差額是正數,就表示該股票當天資金淨流入了;如果是負數,就表示該股票當天淨流出了。

舉例:在11:27這一分鐘裡,某一股票較前一分鐘是上漲的,則將11:27這一分鐘的成交額計作資金流入,反之則計作資金流出,若股價與前一分鐘相比沒有發生變化,則不計入。

第二種算法:從外盤內盤判斷

如果單筆成交的成交價在現價之上,即主動性買盤(外盤),表明買方的意願更強烈,該筆成交定義為資金流入;如果單筆成交的成交價在現價之下,即主動性賣盤(內盤),表明賣方的意願更強烈,該筆成交定義為資金流出。資金流入流出一相減,是正數就表示該股票資金淨流入,負數就表示股票資金淨流出。

這兩種算法,粗看有點道理,但是仔細一想,還是不對。我們自己買股票時有過體會,假如某隻股票現價是20元,我看好它,但我也不一定非要埋單20.8元去買吧?我很可能埋單19.88元買入1000股,結果這隻股票很聽話,跌到19.88元,成交了!

按這種系統算法,我這投入的19880元不算淨買入,只會算賣給我股票人的淨賣出。但實際情況是,這19880元不是因為我看好這隻股票而主動買入的嗎?!

====

那麼到這裡你應該已經看出來了,所謂“淨流入”是個偽概念。

第一、不存在什麼資金意圖的區別。

你買入,肯定是看好才買入,他賣出,也是不看好才賣出。舉個極端例子,同一只股票,無論你是在漲停板追漲買進去的,還是在跌停板抄底買進去的,你的意圖都是一樣的吧?為什麼要把漲停板追漲買的資金定義為主動買入,而對跌停板抄底的資金視而不見呢?

第二、沒有光進不出的資金。

一次交易,有買方就有賣方,你買了100萬,就流入了100萬,同時肯定另有其人賣了100萬,也流出了100萬。一進一出,金額永遠是對等的,談何“淨”流入呢?所以,我們還是忘掉炒股軟件裡的“資金淨流入”吧。我們只需要關注好行業、好公司和好價格,挖掘價格合理的成長股,然後一直持有到價格不合理,就夠了。


股海老莊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外盤手數減去內盤手數,再乘以當天的成交均價就得出當天的資金淨流量,如果外盤大於內盤就是資金淨流入,反之就是資金淨流出。

  有的股票技術分析軟件可能計算公式更復雜一些,計算所採用的數據更全面一些,比如炒股軟件等等,但是其根本原理就是根據行情回報的股票成交量計算情況區分外盤內盤。

  股價上升期間發生的交易就算流入,股價下降期間 發生的交易就算流出,這種統計方法也有多種:

  1、買盤和賣盤也與資金流入計算有關,上升只計算買盤計算為資金流入,下跌只計算賣盤計算為資金流出。再計算全天資金流入流出差。

  對個股來說,也是這樣。一般情況下,將一段時間內(假設0.幾秒鐘)股價上升就將這短時間內的成交量當成流入;反之股價下跌,就當成流出。然後統計一個一天的總淨流量就是總流入減去總流出了。

  2、與前一分鐘相比是指數是上漲的,那麼這一分鐘的成交額計作資金流入,反之亦然,如果指數與前一分鐘相比沒有發生變化,那麼就不計入。每分鐘計算一次,每天加總統計一次,流入資金與流出資金的差額就是該股票當天的資金淨流入。

  這種計算方法的意義在於:指數處於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上漲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入;指數下跌時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下跌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出;兩者的差額即推動指數上升的淨力,該股票當天的資金淨流入就計算出來了。

  其實,買入賣出資金是一模一樣的,不過是某一分鐘買入的比較主動,使股價比上一分鐘上漲了,這一分鐘的成交額計作資金淨流入;反之,某一分鐘賣出的比較主動,使股價比上一分鐘下跌了,這一分鐘的成交額計作資金淨流出。我們要關注的是主力在買入與賣出這段時間的長短與資金量。如果時間常切資金量龐大,就應及時跟進。如果進入時間短那表示主力並沒有關注這隻股票,應持幣觀望。



深漂小趙


股票和大多數商品不一樣,大多數商品有其一定的公允價值,而股票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的股份,所以股票的價格和上市公司的整體價值成正比,另外股票受資金面影響也比較大,短期大盤情緒面也會影響股價。

股票的價格是由買賣形成的,看多的人多,則出現上漲,看空的人多,則出現下跌。

股票反映的是一定的股東權利,這種權利帶有一定投資屬性,所以並不能和我們大眾使用的商品相提並論。

那麼在買賣對等的情況下,為什麼會出現資金流入流出呢?我們主要看以下幾點:

第一,股票價格受整個市場流動性影響比較大,也就是說資金寬鬆的時候,如牛市當中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那麼個股的估值就有望走高,股價直線上漲。反之則下跌。

第二,我們在很多時候會看到一隻個股早盤一字板,這個時候其實既沒有買入,也沒有賣出的實際成交單。但是由於一致性的看多,股價也會呈現一個上漲。

第三,資本市場受情緒面的影響也比較大,我們看到很多時候大盤呈現情緒面下跌的時候個股也會呈現下跌,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市場屬於一個散戶市,散戶追漲殺跌的情況比較多。

第四,股票交易日常買賣當中,賣出的股數和買入的股數雖然一樣,但是價位卻不一樣,也就是說,假如一隻個股在十塊錢的時候,很多人選擇賣出,但是到了九塊五之後,很多人則會選擇鎖倉,這個時候就形成了一定的公允價值。如果股價再漲回十元,同樣也會有很多人選擇賣出。

第五,股票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是對當前價格的反應,往往在最高點位置流出增加,最低點位置流入增加。也就是說在一定價位才能引起多空雙方的分歧,從而形成大幅換手,流入流出雖然數額一樣,但是他們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買入,有的人賣出。

綜合來說:股票的價格是多空雙方買賣產生的,往往交投越活躍的個股,其價值也越接近合理價值,相反的一些個股成交量出現萎縮,交投清淡,也反映了這隻個股的價值存在,有重新估值的需求。


關注點贊,腰纏萬貫,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