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最“牛”散戶:一生只買一隻股票,25%資金買進,漲30%拋出,跌50%再買進,3年本金翻66倍

無論新手或老手,往往都忽略了成功交易的心理要素。交易無疑是全球最具壓力的工作之一,幾與吞火表演或拆除炸彈無異。

交易績效有時宛如雲宵飛車,時而攀高,時而劇降,總是夾雜著歡樂與哀愁。一個不留神,市場便可能瓦解投資人心理,蹂躪投資人靈魂。只要進場交易,這類的經驗便無可避免,但是投資人儘可學會如何應付這些情況,甚至學習從中獲利。

1、只靠自己。當交易時,千萬別想依靠他人,成就自己。投資人想依靠的人,可能根本不是一位成功的交易員。當然也有例外,但機會不多。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做得更好。

絕不將自己的失敗歸咎他人,這點無比重要。無論淪落到何種地步,自己必須為自己的決策負起全責。只有自己承擔責任,才能改正錯誤,也才可能不重複犯錯。

2、以長期目標為焦點。避免根據短期績效調整交易方式。因為短期而言,任何交易方式均可能亮麗一時,然而長期累積結果,卻可能糟透。另一方面,最佳的交易方式,也難免三不五時的虧損。因而,若以短期績效,判斷交易方式好壞,很可能剔除了最佳的交易方式,終而導致虧損。

3、不自我中心。以自我為中心,正是頂尖交易員的致命傷。這種例子屢見不鮮,別再因而成為犧牲者。以自我為中心的交易員,是無法面對虧損的。他們幾乎禁不起連續幾次的虧損。這導致他們往往以非常短期的績效,評估交易方式的好壞。市場沒有立即順著自己的交易走勢,便急急出場,無異是投資大忌。

4、在能力範圍之內交易。交易不能影響正常生活。如果無論獲利或虧損,投資人總是情緒緊崩,就千萬別進場,因為一時的情緒極易導引出災難性的策略與謬誤的判斷。投資人最嚴重的錯誤之一,便是獲利後就加碼。這種事最糟糕不過,因為歡樂後,緊接著而來的,往往便是虧損。在虧損之前加碼,便會使得虧損較獲利加快一倍。交易金額應保持恆常,畢竟,緩步穩健者,才會是最終贏家。

5、無論獲利虧損,都別情緒化。交易就像打高爾夫球。每個高爾夫球員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成績也就時好時壞。當成績好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像老虎伍滋,以為已經找到了打球訣竅,不會再打進砂坑或水塘。不幸的很!下次他就發現自己進入了砂坑,大喊再也不打球了。

其實,交易心理才是在這些市場獲利的關鍵。只有那些精確瞭解這些規則,及市場與投資人心理尤其自己心理的投資人,才能更有獲利機會,而且同時還保持著理性。

只做一隻股票,無論在任何價位,絕不能滿倉操作。最好的操作方法是自己資金的25%首批買進,如果漲30%以上拋出,如果跌50%再加倉剩餘資金的50%,如果還跌按比例依次加倉。以時間換空間,直至盈利。

如何做精一隻股票

第一步:用對一個思維,做對一個方向,否則一棋失手全局皆輸。邏輯思維也屬於學術分析派,看懂市場經濟局勢,展望未來前景,誰能主導?誰有價值?誰能持續?你的選擇就在這一念之差。

第二步:選準對象收益終身,投資股票就等於投資公司。上市公司背景、管理人、資金流、產品市場地位和前景等必須要讀懂,否則不輕易參與。要想資產增值,就必要要翻番,並且不斷地翻倍,持續地成長性。集中精力,網不要撒太開。

第三步:股市的大機會是等出來的,選股不如選時。機會不是天天有,一旦有決不錯過。不然,價值低估,價值投資從何談起?投機只為一時,更不是人人能為。

第四步:上漲趨勢捂股,下跌趨勢捂錢。當發現中意的股票,低廉的價格買進,不到看好的價格不出手,即使市場有變化,也會事先有預示。按照趨勢化來控制手中的籌碼,又擔心什麼呢。

第五步:聽似簡單做似難,立好原則並不難。世上很多哲理,很多哲學故事,很多大道理,但為什麼做到的人卻是少數呢?因為成功的人永遠只有3%,那是很多人沒有自己的原則,不原意去做到而已,往往很多簡單有效的事情重複去做更有效。

如何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實用化、精準化、高效化、大眾化,是一個真正的投資高手所追求的一種境界,而大多數高手都是隻做精一隻股票。不過前提是不要為券商打工。簡單梳理為:頻繁操作、追漲殺跌、聞風而動等等,這些投資者常年為券商打工,一年下來手續費超過自己的盈利,更談不上你的時間和精力費用了。

【利弗莫爾買入法】

1,先買入20%

2,假設買錯了,下跌10%立即止損,損失金額為總倉位的2%。

3,假設買對了,上漲10%立即加倉20%,再上漲10%立即再加20%......最後一次直接加40%。將勝利成果擴大。然後只要沒有跌破10%就持有,一旦跌10%立即將倉位全部賣出

一、利弗莫爾的小部隊分次進攻方式

如果有人向利弗莫爾詢問:看多還是看空,利弗莫爾會明確地告訴他。但是,利弗莫爾不會告訴他買、賣哪隻具體的股票。利弗莫爾告訴別人他是看多還是看空,這信息是很有用的,因為在牛市,一般的股票都走高;在熊市,一般的股票都走低。當然,有例外情況,如戰爭引起的熊市中的軍火股票。人們對利弗莫爾的回答並不滿意,人們希望利弗莫爾告訴具體的股票,這樣自己就不用動腦了。

沪深最“牛”散户:一生只买一只股票,25%资金买进,涨30%抛出,跌50%再买进,3年本金翻66倍

利弗莫爾喜歡動腦筋分析,分析個股比分析整體市場容易,以前利弗莫爾注重個股波動,後來利弗莫爾意識到:關注個股,不考慮整體市場狀況,這是沒有前途的。

利弗莫爾認為,買賣股票,重要的是買賣在正確的時機,而不是買儘可能便宜,賣儘可能價高。判斷買賣是否是正確的時機方法是:賣出價格要一次比一次低。

舉個例子,利弗莫爾買進某個股票的步驟如下:首先,利弗莫爾首先仔細研究市場狀況,確定市場是看漲的。然後,利弗莫爾確定要買賣的股票,並開始買進。第一步是以110美元買2000股,如果買進後,這個股票價格上漲到111美元,利弗莫爾獲利了,說明至少現在他的操作是對的。

第一步的試探成功後,利弗莫爾加倉,再買進2000股。如果股價依然上漲,利弗莫爾第三次再買2000股。這時股價到了114美元,總結一下,利弗莫爾一共買入6000股,平均股價是111?美元,最新股價是114美元。

利弗莫爾這時會等一下,等股價回落。股價也許會回落到第三次買價的價位,假如股價跌回到112?,然後股價又上漲,在漲到113?時,利弗莫爾第4次下達買進指令,按市價買進4000股。如果買進的成交價是113?,利弗莫爾發出測試指令:賣出1000股,看看會怎麼樣?如果在113?時發出的市價買進4000股時,2000股的成交價是114,500股的成交是114?,剩餘的股票成交價越來越高,最後500股的成交價是115?,即股價不斷走高,這說明利弗莫爾判斷股價是上漲趨勢是正確的。

魯魯評論:利弗莫爾採取的是步步為營,緩慢前進;三步一回頭,檢查判斷是否正確的行動方法。

魯魯評論:利弗莫爾這種不斷試探、不斷加倉和減倉的方法。也許有人說利弗莫爾太小心謹慎了,下面有個例子,說明另一個小心謹慎的作手,這些作手大賺,恰恰由於他們小心謹慎、不隨意行動的風格。股票投機是投機,而不是賭博。)

二、懷特先生聽到好的內幕消息居然逆向砸盤?

利弗莫爾講了S·V·懷特的一個故事,老懷特是華爾街最大的股票作手之一,名聞遐邇。當時,哈夫邁耶是明星股糖業股份的董事長,哈夫邁耶和他的同夥們在股市上翻雲覆雨,讓很多股票投機者損失很大。

一一天,個懷特的熟人急切地來告訴懷特,“您說我提供真消息會給我報酬,現在我探到:哈夫邁耶正在買進糖業!”懷特仔細看了看糖業股份的數據,對經紀人下達了命令,立刻去交易所賣出1萬股糖業。報信人愣住,絕望地望著懷特,再三強調他的信息是真的,哈夫邁耶確實是在買進!懷特冷靜地看著紙帶報價機傳遞的數據,下了第二道命令:再賣1萬股糖業。過了一會兒,成交的回單來了,懷特看著回單,下了第三道命令:買進3萬股糖業。

懷特對目瞪口呆的報信人解釋到:“即使是哈夫邁耶親口告訴你,我也會照前面那樣操作的。有一個方法可以查證是否有人在大舉買進,就是我剛才所做的。第一筆1萬股很容易賣掉,但這還不足以做出判斷。第二筆1萬股又輕易地被賣掉,而股價繼續上漲。市場輕鬆吃掉2萬股拋盤,說明確實有人在大舉吃進。所以這時我軋平空頭頭寸,買進1萬股做多。”懷特給出了結論:“到目前為止,你的信息是正確的。”懷特送給那個報信人500股來獎勵他的報信。

魯魯評論:好的股票作手就是卓越的戰略家,欲取先予,試探行情。

三、利弗莫爾的總結

利弗莫爾認為,首先要研究整體的市場狀況,然後制定交易策略,最後按照交易策略執行。

對於買進來說,有效地買進股票很重要(即買進上漲的股票),而不是低價很重要。

對於賣出來說,不能隨意地一筆賣出,因為市場吸收5萬股不會像吸收100股那麼容易。股票投機者賣出必須耐心,要時刻做好準備,等待市場有能力吸收這些股票時,賣出股票。為了能準確地在合適時機賣出,投機者必須觀察、試探,識別市場何時有能力吃掉這些股票。

記住:股票永遠不會因價格太高而不可買進,也不會因價格太低而不可賣出。

在做了第一筆交易後,除非獲得利潤(證明判斷正確),否則,不要做第二筆。

閱讀數據,可以幫助選擇合適的行動時機。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交易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正確地選擇恰當的行動時機。這是利弗莫爾付出大量的金錢得來的教訓。

今買明賣選股公式:

沪深最“牛”散户:一生只买一只股票,25%资金买进,涨30%抛出,跌50%再买进,3年本金翻66倍
沪深最“牛”散户:一生只买一只股票,25%资金买进,涨30%抛出,跌50%再买进,3年本金翻66倍

X_1:=IF(NAMELIKE(1) OR NAMELIKE(2),0,1);

X_2:=REF(HHV(HIGH,20),1);

X_3:=REF(LLV(LOW,10),1);

X_4:=LOW>X_3;

X_5:=HIGH

X_6:=BARSCOUNT(CLOSE)>30;

X_7:=MAX(MAX(HIGH-LOW,ABS(REF(CLOSE,1)-HIGH)),ABS(REF(CLOSE,1)-LOW));

X_8:=MA(X_7,14);

X_9:=MA((HIGH+LOW)/2,1);

X_10:=MA(X_7,2);

X_11:=X_9+X_10;

X_12:=X_9-X_10;

X_13:=CLOSE

X_14:=CLOSEMA(CLOSE,18);

X_15:=MA(CLOSE,20)>REF(MA(CLOSE,20),1);

X_16:=CLOSE

X_17:=X_8>REF(X_8,1) AND X_7>REF(X_7,1);

X_18:=(CLOSE-LOW)/(HIGH-LOW);

X_19:=X_18<0.3;

X_20:=(HIGH-OPEN)/(HIGH-LOW);

X_21:=X_20<0.4;

AA:X_1 AND X_14 AND X_15 AND X_16 AND X_17 AND X_19 AND X_13 AND X_4 AND X_5 AND X_6,COLORYELLOW;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階段的操作技巧及公式代碼,或有任何疑惑,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攻略(yslc688),更多後市操作及股票技術分析方法等你來學習,乾貨源源不斷!

投資盈利的三個步驟

只有瞭解市場,才能適應市場。這是交易的基礎,更是在這個市場盈利的前提。一般人沒有那麼強大的研究實力去做全面的基本面分析,也不可能成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技術分析者,但是要在股票投資交易中站穩腳跟還是有章可循的。

一、觀察市場,等待時機

“會買是徒弟,會賣是師傅”,這一句俗語已被廣大期民與股民作為口頭禪,用來形容投資交易中平倉信號判斷的重要性。事實上,投資交易中除了“買入”、“賣出”之外還有“空倉”即休息的時候。休息應該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休息的同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觀察市場、等待時機。

當我們看不懂市場行情的時候要懂得休息,以避免行情模糊性帶來的風險不確定性;當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卻雜亂無章的行情的時候,要懂得休息,以避免價格無序跳動所帶來的非正常風險;當止損出來後反手又出現止損之後應該休息,以避免急躁和盲目的心態所帶來的不必要的風險。

休息的時候,要觀察市場,等待時機。通過對市場的觀察,選定目標品種,然後進行總體評估。當選定某個品種作為戰略投資目標時,隨後等待時機成熟將是首要的任務。由於股票市場實行的是保證金制度,這使得價格波動看起來較之其他市場更為劇烈,因而時機的把握就顯得尤其重要。

時機的問題儘管只是交易環節的一部分,但良好的建倉區域是進行戰略防守和增強持倉信心的有力保障,也是整個投資計劃得以更容易實施的重要基礎。時機的選擇應當從安全和易於防守的角度出發,否則投資的動機就會有意無意間陷入貪婪的境地。所謂易於防守,就是在大方向即便出現錯誤的前提下,進場的頭寸也能在不虧或是小虧的狀態下退出市場。

休息、觀察、等待是為了更快地前進。

二、制訂計劃,控制倉位

正確的行動來自於正確的思想,正確的交易有賴於對市場正確的評判,而正確判斷之後必須制定一系列的計劃,包括建倉、加倉(或補倉)以及平倉撤退(或止損離場)等步驟的計劃。計劃制訂是否全面、可執行性程度關係到投資交易的實施能否順利進行以及後期行情突變的應對情況。

計劃制訂過程中包含了倉位的分配問題,即初期的建倉佔用總資金的多少比例;行情反向小幅變化時(比如仍在一個區間內)是否或如何補倉,補倉資金佔用總資金的多少比例;行情順著投資的方向做突破時,是否加倉以及加多少比重;行情破止損位置時,是馬上止損還是等收盤的價格來確認止損等等一系列細節。

資金管理狀況是交易者內心世界的集中反映。良好的資金管理有助於投資者與市場維繫和諧的關係,有助於交易者水平的充分發揮,有助於交易質量而不是數量的提高。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急功近利——總是試圖加大保證金量的投入,希望短時期取得優異的戰果。這種急於求戰求功的浮燥心態,導致危險、恐懼與失敗的陰影從未離開其左右,直至被徹底打敗。常見的情況是,在價格並非十分不利的情況下,投資者更多的是需要一份耐心。

三、應對波動,順利出局

倉位介入後,後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跟蹤價格走勢。由於短期價格的變化具有較大的無序性,且期市上的具有槓桿作用的保證金制度,因此些許的價格波動就能“牽動”投資者的心。而一波趨勢中,短期反覆的價格變化是正常的,投資者必須去面對和做出選擇——平倉還是繼續持有!因此應對波動以及如何順利出局需要有動態的相應策略。

在不利的情況或不祥的預兆出現時,應當十分警覺,並考慮部分或者全部離場。要預知和判斷不利的局勢,就必須對市場進行跟蹤評估,以確定當前的風險程度。

跟蹤評估的側重點有:

(1)目前市場新出現了哪些有利不利的因素;

(2)對市場未來將產生重大影響的潛在因素;

(3)主導市場趨向的主要多空雙方因素是否改變,尤其是質變;

(4)市場價格以及相關技術指標等變化,是否預示著趨勢有中斷或反轉的可能;

(5)參考歷史行情與數據,找出當前市場信息所“對應”的價格區域。然後依據評估結果做出是否繼續持倉(或留倉比例)的決策。

出場一般遵循“早退”的原則——提早退出,優於被動性撤出。過度地追求利潤最大化,將使得我們容易挑戰行情的極限,進而走向貪婪。應當留有餘地,“吃魚只吃魚中段,剩下的留給別人”。

股票投資市場的變化是錯綜複雜的,投資的難度其實沒有一般人想象的那麼簡單,它需要更多的“專業”。深入地瞭解股票市場不僅要求投資者具有豐富的知識和實戰經驗,還需要有過人的智慧和悟性,甚至還要有與眾不同而又不存在明顯缺陷的個性。

即使一個投資者具備了以上所有的特性,仍然無法保證他能在市場上戰無不勝,因為在股票市場上,有效的獲利方法總是個人的、暫時的、不斷變化的,股票市場不存在大眾化的、永遠有效的萬能之匙。我們必須日積月累地去學習和實踐才能提高自己的投資交易水平,永遠保持謙遜的態度,不斷地學習探索。

財富只能來自於一點一滴的積累,永遠不要有一夜之間發大財的念頭,也不要有在重大損失之後急於翻本的念頭,正是這些念頭導致了緊接而來的災難性後果。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聲明:本內容由越聲攻略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