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舍潮溼怎麼辦?三招搞定

豬舍潮溼怎麼辦?三招搞定

有一些豬場在選址建設的時候就沒有考慮到潮溼的問題,也或者是所在地區本來就氣候比較溼潤或者多雨,所以也導致建造出來的豬舍也是陰暗潮溼的。如果豬長期呆在陰暗潮溼的環境裡,難免會生病,因此,這種豬舍的環境必須改善。

豬舍內過於潮溼對哺乳仔豬的影響會很大,容易引發仔豬腹瀉。產房內地面過於潮溼會導致環境溫度下降,而地面上供仔豬躺臥和活動的網床也會變涼,這會使仔豬腹部受涼而導致腹瀉,消化機能降低,抗病能力減弱,從而引起疾病的發生。當然,豬舍潮溼不光對仔豬有影響,大豬雖然相對來說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都較強,但長期處於這種潮溼的環境中也會吃不消。

由此可見,想把豬養好,豬舍潮溼的問題必須解決。

豬舍潮溼怎麼辦?三招搞定

引起豬舍潮溼的主要因素是水,不管是雨水還是豬場內的用水。再有就是所在地區空氣溼度較大,這算是一個小因素。具體如何解決?

第一,減少豬場內用水。雨水的問題我們左右不了,但我們可以減少豬舍內的用水。特別是在產房和保育階段,減少不必要的用水,這需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及管理,豬舍內不該有水的地方一定不能用水,必須用水的地方要適當減少用水量。同時還要及時檢修舍內水管,如有漏水的情況要及時解決,並且要注意日常的衛生清掃工作,這點非常重要,一個乾淨的豬舍會有效減少細菌或病毒性疾病的發生。要儘可能的減少地面積水的現象,如果發現有積水,要及時擦乾。

第二,加強通風。良好的通風可以將豬舍內多餘的水汽排出,豬場可以根據實際條件採取不同的措施。可以加大窗戶的面積以增加舍內外的通風量,夏天空出來的欄舍清理消毒後可以安裝風扇,以加強空氣流通,使圈舍快速乾燥。但在通風的時候也要注意溫度的變化,不能使豬群受涼。冬季、初春或深秋季節在通風的時候應加強供暖,保持豬舍內溫度在正常範圍。

第三,鋪撒生石灰。生石灰可以有效吸收局部空氣裡的溼度,以達到乾燥的效果。另外,生石灰還有消毒的作用。另外,為了防止潮溼的環境引發仔豬腹瀉,可以時常將仔豬鋪設的墊板進行烘烤,讓墊板或地毯保持乾燥,這樣在仔豬躺臥時,就不會受涼。

豬舍潮溼怎麼辦?三招搞定

另外,在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下,每一批豬出欄後都要對空欄進行全面的清潔和消毒,但在清理消毒後,一定要等豬舍完全乾燥再引進下一批豬,如果豬場的欄捨實在緊張,就要進行人工乾燥。如果在欄舍潮溼的情況下直接進豬,由於舍內地面潮溼,且溫度較低,會導致豬群受涼;而溫度高,又會導致舍內的溼度過大,同樣會使豬難以適應,一旦發生應激反應,就會增加豬群患病的機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