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制度優勢化為治理效能,湖南發展未來可期

把制度優勢化為治理效能,湖南發展未來可期

12月7日,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在長沙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省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湖南省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的決議》(簡稱《決議》)。省委書記杜家毫受省委常委會委託向全會報告工作並發表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出席。

現在,2020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就在眼前,第一個百年目標也即將實現。越是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期,越需要沉著冷靜,不僅要埋頭苦幹,更要強化本領意識,查漏補缺,讓我黨我國的現實實際能力跟得上時代節奏,稱得上未來的發展狀態,進而更好為人民服務,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在這樣的現實訴求下,前不久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可以說是正當其時。大會的重點便是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問題,更強調了制度的重要性。會議提到,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帶動全黨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

只有制度實現有理有力,才能讓現代化治理的前景,無限美好。在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明燈指引下,湖南開啟了進一步為湖南建設提供強有力制度保障的征程,湖南這次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就是最實際的體現。湖南要將制度的優越性發揮出來,逐漸轉化成治理效能,為國家的現代化治理,提供湖南智慧和湖南方案,也給湖南民眾的美好生活繼續添磚加瓦。

正如湖南這次會議上所說的那樣,從湖南實際出發,把制度執行貫穿到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制度在指引方向、規範行為、提高效率、維護穩定、防範化解風險上的重要作用,以湖南一地一域的高質量發展和良好治理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貢獻。

腳踏實地,久久為功,最大程度調動制度的積極性,調動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並在合理引導中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這也是制度優勢化為治理效能的必經之路。當然,若想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都能實現現代化,就要追求人和制度合二為一的狀態。既要鼓勵創新性探索,也要進一步發揮監督的建設性作用,這樣所產生的現實積極性,才真的能呈現出治理效能,進而讓社會沿著正確的軌道,大步前進。

也要認識到,若想在湖南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更高姿態走向十四五規劃,必須要啃下當下的幾個硬骨頭,這也是在給民眾與國家一個基本的交代。現在,湖南將展開補短板強弱項的決戰攻勢。圍繞民生保障強弱項,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重點圍繞全面脫貧和“六個全覆蓋”補齊民生短板,把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作為2020年必須完成的底線任務,推動城鄉安全飲水全覆蓋,認真落實水安全戰略.....

這每一件便民利民好事的現實踐行,都是我國制度優勢的生動體現,更是制度優勢化為治理效能的歷練場,只要認認真真攻堅破難,幹一件成一件,才能不斷提升全面小康的成色和高質量發展的水平,更能為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注入無限活力。

年關將近,更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必須只爭朝夕,捨我其誰。相信湖南能夠實現,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並不斷開創全省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前景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