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兩當警察救助百姓故事多 連續15年“零”命案

甘肅兩當警察救助百姓故事多 連續15年“零”命案

圖為甘肅兩當縣金洞派出所民警在暴雨之後將腿腳不便的老人轉移到安全場所。(資料圖) 鍾欣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9日電 (鍾欣)甘肅隴南市的兩當縣,連續15年未發生命案,110指揮中心派警數據顯示,有效警情中,一大半是救助警情。少了違法犯罪,無案件可做的警察們,是不是很閒?不,他們恰恰很忙,忙著救助百姓。

  有危險就有警察派出所長多次救人

  楊平是當地金洞派出所所長,見人一臉憨憨的笑,寡言。光看外表,讓人很難將他和警察這個職業聯繫起來。

  4月26日至27日,兩當暴雨致城區多處低窪地帶發生積水,道路受阻、民宅被淹。民警趕到現場救助,與居民一起清理路面淤泥,疏通淤堵道路。

  在現場,有老人腿腳不便,被困家中,情況危機。獲知險情,楊平捲起褲腿就往前跑,趟過很深的積水,進屋背起老人,快速轉移到了安全地帶。“顧不得了”,他說:“我是警察,這種危險的事總不能讓別人上吧?”

  救完人後,楊平又帶民警趕往下一受災點,為受災居民轉移財物、清理淤泥。

甘肅兩當警察救助百姓故事多 連續15年“零”命案

圖為甘肅兩當縣民警在山野中搜救失蹤人員。(資料圖) 鍾欣 攝

  拾荒老人多年尋親公安助力夢圓故里

  “妹妹我找到了、見面了,50多年的心願終於實現了”。鞏義87歲高齡,是“五保戶”,老家陝西漢中。年輕時逃荒來到隴南,輾轉兩當、康縣等地,靠拾荒為生。

  老人說,政府將他納入五保戶,生活有了保障,但“少小離家老大回”,年齡越大,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越深。他有個妹妹在老家,但逃荒出來後,一直沒有聯繫過。逃荒就是逃命,那個年月,能活下來就不容易了,加上條件限制,確實沒辦法取得聯繫。

  思親心切,老人乘夜色踏上了回鄉之路,當鎮村幹部找到老人時,他已經步行走了十多公里路程。兩地相距數百公里,加之多年信息不通,當地村鎮、人口變化都比較大,恐以老人之力,找到親人的係數很小。

  兩當縣警方得知消息後,連夜協調,經過海量信息篩選、排除、驗證的繁雜工作後,獲得一條線索,在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公安局戶政部門的相助下,找到了老人的妹妹。血濃於水,多年未見的兄妹倆相擁而泣。“真心實意為人民,圓夢尋親顯情懷”。

甘肅兩當警察救助百姓故事多 連續15年“零”命案

圖為甘肅兩當縣派出所幫87歲拾荒老人尋得親人。(資料圖) 鍾欣 攝

  交警變身“澆警”衣衫不整卻暖了朋友圈

  今年六月份,一條交警衣衫不整,被大雨淋成落湯雞,在泥濘中幫群眾推車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被譽為兩當“澆警”,最帥、點贊等詞彙霸屏,滿滿正能量。

  記者採訪當事民警舒濤濤時,他說,當時並沒想那麼多,路難走,車陷進去了,就幫著推了出來,沒想到被群眾拍了視頻並傳到網上。真沒啥,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近年來,幫走失孩子、精神障礙者尋找家人;幫忙找東西;幫貧困戶銷售農副產品,甚至晚上送醉漢回家……兩當警察忙的事兒,都是些別人眼中雞毛蒜皮的小事,但他們真得忙,忙得讓老百姓暖心。

  “鄰里勸導”制度:變“看客”為“勸客”

  兩當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公安局長尚步才說,“一大半警情是救助警情”,是對“有困難,找警察”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日常的工作中,兩當縣公安局長除了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和城鄉治安防控體系等措施外,還推行了“鄰里勸導”制度。

  兩當縣是群山裡的地區,針對農村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滯後等實際和“命案”突發性特點、派出所警力和治安力量無法及時趕到糾紛現場的客觀情況,以及同村村民看熱鬧、當事雙方家屬直接參與糾紛的現場狀況,當地公安機關按照“群防群治、村民自治”的思路,以制度的形式賦予村民勸導的義務。

  今年以來,當地又深化群防工作,在每個行政村聘任1名治安戶長,賦予部分公安工作職責,將公安機關做群眾工作的方法教給群眾,讓群眾發揮在治安工作中的積極作用,變“看客”為“勸客”。當村民之間發生爭吵時,就近鄰居和當事人家屬有義務及時採取語言勸說、正確引導、硬性制止、收繳兇器等有效行動,防止由爭吵向行兇轉化,通過控制衝突的升級轉化來預防和減少殺人、傷害案件的發生。(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