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授到囚徒:紹興宋如華五千起家,創立託普集團,失敗服刑數年


從教授到囚徒:紹興宋如華五千起家,創立託普集團,失敗服刑數年

58歲的宋如華能否東山再起?

2019年3月9日,現年58歲的原託普集團創始人宋如華,現身成都。他和原託普的部分同事開了個小型茶話會,到會的大概230多人。時隔多年,宋如華再一次回到公眾視野中。

1

宋如華,1962年4月出生於浙江紹興縣的一個偏僻的山村。小時候家境清寒,七歲時母親去世,這讓宋如華年少老成,非常懂事,讀書尤其用功。

高考後,他考上成都電子工程學院(現名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應用物理系。大學時,宋如華嚴格自律,給自己人生規劃制定了“八不原則”:一不抽菸,二不喝酒,三不唱歌,四不跳舞,五不看電影,六不逛公園,七不經商,八不出國。

於是,他一心埋頭苦讀,天道酬勤,碩士畢業後因為成績優異,被留校任教。這一干就是將近10年,1991年,宋如華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並被授予“機電部青年教學育人特等獎”。宋如華29歲拿到副高職稱,堪稱人生贏家,無限美好的教書前程在向他招手。

1992年,鄧公南方講話之後,國內再次掀起空前熱烈的下海潮,已經30歲的宋如華突然辭職經商去了。

從教授到囚徒:紹興宋如華五千起家,創立託普集團,失敗服刑數年

不甘人下的宋如華

而立之年的宋如華,不甘貧窮,如此火熱的商業時代不放手一搏,豈不辜負了時代?

說起為何辭職,宋如華後來回憶說,“有一次元旦回紹興探親,在火車上,有個拿著‘大哥大’的暴發戶一人佔了兩個位置,我很客氣地請他騰一個位置,那人瞟了我一眼,露出極度地不屑”。

書生意氣,這個細節深深地刺痛了宋如華的自尊心,一個堂堂八十年代的碩士研究生,高等學府的副教授,竟然一貧如洗。

“我要經商,我要成為有錢人!”宋如華一頭扎進商海。他這時候估計早已忘記了“七不經商”的原則吧。

2

辭職後,宋如華和好友一起湊了5000塊錢,註冊了一家名叫“託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託普”這個名字,來源於英文“TOP”,是“卓越、頂峰”的意思。宋如華豪氣滿懷地對同伴說:“我們要做就做最頂尖的,我們的目標就是比爾·蓋茨。”

書生創業,學天文物理的宋如華,發現所學的知識和商業運營之間貌似關係不大,他整天瞪著三輪車,在成都城裡跑來跑去,倒賣電腦,賺取差價。

九十年代初,一個大學副教授,為了夢想,願意下海蹬三輪車的估計也就宋如華了。

有人說,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宋如華的第一個大訂單,還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有一天,四川建設信託投資公司給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打電話,問他們能不能安裝電子顯示屏?

從教授到囚徒:紹興宋如華五千起家,創立託普集團,失敗服刑數年

曾經躊躇滿志的宋如華

接電話的剛好是宋如華的朋友,他順口把這件事告訴了宋如華。宋如華正發愁沒業務。但是,宋如華對安裝電子顯示屏一無所知,況且,委託方要求15天必須完成安裝調試。

當宋如華聽說對方願意支付32萬元的合同金額時,他一口答應能搞定這個電子顯示屏。

接下來的日子,宋如華像瘋子一樣,完全沉醉於電子顯示屏的設計製作中。從原料採購、印製板加工到安裝調試,他每天只睡2個小時,竟提前3天完工交貨,一臉疲憊的宋如華看到了對方滿意的神情。

宋如華賺的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彷彿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未來。

3

兩年後,宋如華賺大錢的機會來了!

1994年10月,成都市金牛區稅務局準備讓託普買幾臺辦公電腦,局長與宋如華閒聊時,得知宋曾是電子科技大學的老師時,便問他:“你們能開發自動打印發票的計算機軟件嗎?”

宋如華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軟件,他公司只做電腦銷售,賺點代理費而已,公司裡也沒有軟件工程師。

但是,宋如華一口答應:“當然能!”軟件還不知道在哪裡,宋如華已經簽下了合同。

自己不會,還不允許找會的人啊!宋如華轉身就去電子科技大學招了3個大學生,把他們組織起來管吃管住,日夜搞開發,3個月後,託普計算機自動計稅系統橫空出世。

稅務局只需要輸入納稅人信息,計算機就可以自動打印出發票,金牛區稅務局十分滿意。很快,託普能做軟件系統的消息傳遍成都。許多區稅務局都主動上門,宋如華髮現了這裡潛藏著無限商機。他決定主動出擊,拿下大半個四川,又在西北和東北很多省份拿下不少訂單。

輝煌兩年轉瞬即逝,1996年春,全國稅務系統啟動統一的“金稅工程”,叫停各地稅務局自行上馬的計算機系統。宋如華的託普公司陷入困境,各地辦事處業務萎縮,員工出走,從此,託普從這塊業務完全退出。

從教授到囚徒:紹興宋如華五千起家,創立託普集團,失敗服刑數年

宋如華

當年秋天,宋如華從印度考察回來後,在成都郫縣紅光鎮搞了一個“西部軟件園”,恰逢全國各地掀起信息化建設的高潮,一夜之間,託普成了西部名頭最響亮的高科技企業,各項扶持政策、稅收優惠和社會榮譽紛至沓來。

這一年,宋如華才35歲,下海第5年。他決心借用軟件產業和西部開發這兩個金子招牌重啟他的“TOP”夢。

他對同伴說:“如果你不相信我們正在開啟大時代,你一定是個白痴。”

4

1997年12月,宋如華宣佈收購四川省自貢市長征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川長征從1995年上市後不到一年就虧損,每股收益僅為1分錢,這是很好的殼資源。

1998年4月6日,宋如華的託普軟件借殼上市。隨後,開啟了全國跑馬圈地,建設軟件園的進程。從此以後,宋如華完全偏離了實業道路,轉而在資本市場縱橫捭闔。

從教授到囚徒:紹興宋如華五千起家,創立託普集團,失敗服刑數年

託普集團冠名上海申花

2000年9月,託普集團收購常州金獅股份26.83%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隨後,股票更名為“炎黃在線”,成為中國股市上第一家以網站名稱命名的上市公司。這一年,宋如華以5000萬美金的身價,榮登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的第45名。這絕對是宋如華的人生高光時刻,耀眼奪目。

但是,現在的託普到底做什麼產品?靠什麼產業盈利呢?竟然沒人說得清楚。

在一次企業家論壇上,任正非問宋如華:“你們託普是做什麼的?”宋如華一時語塞,竟然想了半天也沒答上來。

2002年8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則深度調查報告《託普泡沫》,掀開了託普的“皇帝新裝”,也扔下了岌岌可危的託普帝國坍塌的最後一根稻草。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宋如華一籌莫展。

接下來的一年裡,宋如華試圖通過各種方式渡過危機,但是回天乏術,就是這段時間,他被質疑有轉移資產的嫌疑。

2004年3月18日,託普軟件發佈公告,聲稱宋如華因病辭去集團的所有職務,第二天,再發公告稱宋如華將自己所持有的1800萬股股權,分別以1元的價格轉讓給自己兩個同鄉。

其實,早在3月初,宋如華就已飛赴美國。在洛杉磯開辦了一個電子網站,銷售中文圖書,兼營音像製品、文具和體育用品。

2005年5月,中國證監會宣佈對宋如華實施“永久性市場禁入”。

宋如華到美國後不久,加入基督教,併成為一名牧師。2011年,被通緝的宋如華自己回國,隨即被轉送成都警方,並關押於成都看守所。

2013年4月10日,宋如華涉嫌挪用資金及合同詐騙一案首次在成都開庭;10月14日,法院以挪用資金罪,一審判宋如華有期徒刑9年。最後,宋如華在四川省樂山嘉州監獄服刑,因為服刑期間“遵守監規,認真學習,完成勞動任務,確有悔改表現”,獲得了減刑9個月的裁定。

再後來,就是文章開頭的一幕。

歲月如梭,韶華易逝,歷史無法假設,人生無法重來。

倘若宋如華1992年沒有辭職下海,那就沒有這番託普創富傳奇。今天的宋如華,也許還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教書,等待退休後留在成都某個小區頤養天年。

只是這樣,是不是人生少了許多風景,也少了許多精彩呢……

輕輕點下一個贊,不如關注來真愛!關注“無疆紀事”,閱讀更多好看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