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和那裡的40W華人群體,他們現在過得怎樣了呢?

委內瑞拉是南美洲最大的華人聚居地之一,這裡有大約40W入籍華人。其中絕大多數來自廣東恩平和台山,也就是他們常說的廣東五邑(指今廣東江門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個縣級行政區)。所以在委內瑞拉,如果遇到一箇中國人,用粵語交流一般不會存在溝通上的問題。有意思的是,委內瑞拉還有很多從古巴和菲律賓移民過去的華人。

委內瑞拉和那裡的40W華人群體,他們現在過得怎樣了呢?

委內瑞拉曾經是南美很富庶的國家,那時這裡的錢也很好賺。因為不僅盛產石油,而且委內瑞拉人的消費習慣也非常適合中國人的經商模式。委內瑞拉人花起錢來是非常粗放和豪爽的。只要發了工資,他們就會開著車去超市,去百貨商店,把未來一個月所有需要或不需要的東西統統買回家放起來,然後就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靜享安好”和“生活富足”。委內瑞拉人民的這種豪爽,也確實給當地的華人(已經入籍委內瑞拉)和來這裡淘金的中國人帶來了非常美好的機遇。想想在這裡開一個超市或商場,一天接待幾個這樣的顧客,就比國內那些主要靠零售累積銷售額的商業體活得滋潤,該是一件多麼讓商家嚮往的事。

委內瑞拉和那裡的40W華人群體,他們現在過得怎樣了呢?

基於委內瑞拉當時的經濟富足和人們寅吃卯糧的性格,一些身無分文的中國人,只要努力,也能賺到錢。他們只需要搭個棚子,然後去找批發商(一般也是中國人)賒一批商品過來賣,賣完之後再過去結賬,然後賒下一批商品。通過這樣的模式掙到錢以後再去租商鋪,把生意做大。委內瑞拉的中國人也跟國內一樣,天生對不動產有著特殊的愛好。所以今天還留在委內瑞拉的這些中國人,大多手裡都有不少資產,其中大多數是不動產。這些經濟上並不算困窘的華人,沒有像其他同樣“財富自由”的人一樣,在目前委內瑞拉經濟陷入困境時選擇離開,比如移民去北美或智利等其他美洲國家,他們繼續秉持著華人能吃苦的精神,堅守在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和那裡的40W華人群體,他們現在過得怎樣了呢?

委內瑞拉作為早期的移民國家之一,人口結構比較複雜,西班牙人,意大利人,阿拉伯人後裔都有。現在的大部分委內瑞拉人都是混血,黑人,白人,黃種人等等。但是華人眼裡他們都統統是“外國人”。因為這裡的華人跟海外其他國家的華人一樣,抱團特性特別強,喜歡湊夠一群華人就開始群居,組成自己的華人社區或乾脆建一條唐人街。當地華人或從中國過來淘金的中國人,要麼自己做生意,要麼選擇給華人的商行打工,很少華人會給委內瑞拉本地人或其他外國公司打工的。難怪小編曾經在跟一個英國朋友聊起全球移民問題時,他說中國移民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群體。因為無論是意大利人,俄羅斯人或者猶太人,他們如果移民到一個新的國家,一般很快就會“歸化”成所在國家的國民,這個過程最多不超過兩代人。但是中國人不一樣,哪怕是經過了兩代三代人,他們總還是會覺得自己的根子裡是中國元素。

委內瑞拉華人的另外一個特性也很有“中國特色”,就是隻對做生意賺錢感興趣,很少主動融入當地其他社區的活動或文化,也普遍對參政議政這類事情不感興趣。這和委內瑞拉的所有其他人群的區別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我們都知道以前智利曾經出了一個流亡總統滕森,是日本後裔。而委內瑞拉前任副總統、現任工業部長的塔裡克·扎伊丹·艾薩米則是阿拉伯人,其母親是黎巴嫩人,父親則是敘利亞人。但是在委內瑞拉就幾乎沒有從政的華人。

如今委內瑞拉的很多華人,或者跑過去淘金的中國人都已經離開委內瑞拉,他們要麼移民去了其他國家,要麼直接回到中國。因為那裡現在物資匱乏,加上政府對商品進行的限價政策,讓生意也不好做。有些時候明明成本都要兩塊,但是當地政府只允許賣1塊,如果賣一塊一都會馬上被罰。於是商家們有些選擇直接關門,有些有渠道的就把貨物搗騰到周邊國家比如哥倫比亞,巴西去賣,因為那裡可能賣10塊都能輕鬆出手。

委內瑞拉和那裡的40W華人群體,他們現在過得怎樣了呢?

因此,很多華人家庭雖然因為資產等問題不能離開,但也都想辦法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國外讀書,接受教育。一種是直接送往美國加拿大這種地緣性較近的地區。另外一種就是直接送回中國,因為他們都是在委內瑞拉出生並長大,雖然還會說恩平話,但是大多已經不識漢字,也不會普通話。父母輩們希望他們回到中國可以繼承漢文化的基因。所以今天廣東很多大學,比如中山大學,就有不少這些來自委內瑞拉的留學生。他們開口就是流利的廣東話,普通話卻不一定能聽懂,而手上的護照是委內瑞拉政府頒發的。

委內瑞拉和那裡的40W華人群體,他們現在過得怎樣了呢?

何富林(委內瑞拉第三代華僑,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18屆畢業生)


委內瑞拉和那裡的40W華人群體,他們現在過得怎樣了呢?

吳晉明(委內瑞拉第二代華僑目前就讀於中山大學歷史系)

這些在中國的委內瑞拉華裔留學生,很多在江門恩平這些地方都還能找到父母輩以上的親戚,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們也偶爾回踏上一段“回鄉祭祖”之程。對於回到中國上學的體驗,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只要準備好足夠的學費,他們在中國上重點初中或高中都沒問題;如果上大學的話,因為是外籍,所以還可以享受一些大學對留學生的優惠招生政策,以比較低的分數也能被國內一些好大學錄取。但生活中也有遇到一些比較尷尬的事,比如他們說因為國籍的問題,以前他們出門消費用不了微信支付寶這種第三方支付,因為沒有中國身份證讓他們很難註冊。但是現在已經可以了。還有的表示畢業以後雖然打算留下來在中國找工作就業,但雖然各方面都已經“歸化”得和中國人一樣了,卻因為很難拿到中國的工作籤而導致招聘單位不願意聘請他們。

今天的委內瑞拉華人,因為文化和經濟方面的原因,聯繫仍然非常緊密。他們在委內瑞拉聚族而居,依然烹煮著粵菜,還有華人自己主辦的中文《委華報》。而他們的子女們也紛紛回到中國,重新接受中文教育,有些還已經長期定居在中國。總之,這個南美洲最大的華人聚居群體,如今也在新的形勢下不斷演變,突圍,為自己和家人尋找更好的機會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