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在德國本土運營的福特Cargo,圖片來自國外網站。

福特的Cargo系列卡車是一款非常著名的車型,該系列車型由英國福特公司設計。設計該車的初衷是為了取代上一代Transcontinental車型,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過福特的Transcontinental卡車(拼裝卡車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福特Transcontinental的故事)。後來這款車型在美國本土,以及世界多個地方進行銷售。1986年,福特將Cargo平臺出售給依維柯並且退出歐洲市場,依維柯則基於這款車型的定位發展出了Eurocargo車型。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1994年,依維柯與印度第二大的卡車生產商阿斯霍克-利蘭(Ashok Leyland)合作,向其提供了全套的福特Cargo技術以及依維柯的發動機,從此阿斯霍克-利蘭開始生產搭載福特駕駛室和依維柯發動機的中型卡車。直至現在,利蘭還在使用Cargo的平臺,只是不再搭載依維柯的發動機。起初這一系列車型只生產7-9噸的車型,後來由於需求有所變化,開始生產15-26噸的車型。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在東南亞,特別是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這些地方,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Cargo中重卡隨處可見。相比TATA那種古板的外觀,福特Cargo駕駛室真的要時髦不少。駕駛員對該車也只是簡單的改裝,沒有過度的花裡胡哨裝飾也讓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該車的真面目。而且Cargo的誕生年代比那些老式卡車晚了不少,所以說在當地還是一個比較先進的平臺。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利蘭1613 H系列卡車代表了利蘭旗下載重量為16噸,發動機馬力為130馬力的載貨汽車,命名規則沿用了歐洲卡車的方式。駕駛室較原廠Cargo還是有些許變化的,比如說格柵造型稍作了一些改動,還有面罩中間額外增加了一塊中網,以提高發動機的散熱效率。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左右兩側的車燈全部加裝了防護網,保護效果應該不錯。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中網上的Ashok Leyland LOGO已經傷痕累累,由此可以看出該車的使用年限應該不短。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駕駛室採用的是比較簡單的螺旋彈簧減震,駕駛室舉升為液壓手搖式。

該車搭載的是一臺日野HA6DTI 2D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30馬力,最大扭矩為430N.m。與其匹配的是356mm的離合器,5擋手動變速箱。對於一臺16噸的卡車來說,130馬力的發動機實在是有些小的可憐,拿來重載應該比較吃力。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要說不易損壞是真的,整車大部分的區域採用了全鋼製結構,包括輪眉支架、擋泥板、空濾外殼等零部件,畢竟東南亞很多國家還沒有輕量化這一理念,皮實耐用才是硬道理。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採用了10根螺栓的前橋,輪胎採用10.00R20的鋼絲胎,鋼板彈簧的數量非常多。雖然說該車額定總質量為16噸,1橋的額定載荷量為6噸,但其實際載重量應該不止6噸。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可能是因為底盤佈線較少的原因,看上去比較整齊。

後橋使用了額定載重量10.2噸的單級減速橋,主減速比為6.17。超大的主減速比應該是為了彌補發動機動力的不足,起到一個降速增扭的作用。後橋匹配了如此多的板簧,車身高度有所提高,載重量也就上去了。但是該車有一個比較大的缺陷,那就是沒有安裝穩定杆,車身加上拉的貨高度會更高,所以說在當地翻車是常有的事。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該車的副梁採用金屬結構,相比木質副梁吸震會差一些,但是可靠性好了不少。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雖說採用了自卸車廂,但是這車什麼都拉。

由阿斯霍克-利蘭生產的印度版“福特Cargo”

採用福特Cargo駕駛室的利蘭在東南亞的銷量十分火爆,不僅僅在民用領域,甚至進入了印度的軍隊中服役,由此可見這個平臺的可靠性。說起來福特Cargo算是老平臺,維護和保養都很方便,而且駕駛室造型簡單,自己敲敲打打就可以修復,這可能也是該車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