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批四縣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通過評審

以民為本,凝聚民心、體驗民意、展望民願


全國首批四縣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通過評審

  今日國土訊 11月24日、30日,12月1日、7日,中國國土經濟學會邀請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10個國家委部局業務部門負責人以及金融界代表國家開發銀行、學術界代表北京大學、企業界代表中外建工程設計公司有關專家學者,在北京組織召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評審論證會議,福建省將樂縣、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山西省沁源縣等4縣(區)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原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周建、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擔任評審專家委員會主任,分別主持相關區縣綱要評審。據瞭解,這是國內最早就縣域“國土空間規劃”開展研究成果評審的學術座談活動。

全國首批四縣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通過評審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長、研究員柳忠勤主持會議

  四次評審活動均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長、研究員柳忠勤主持。柳忠勤介紹說,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是國土空間規劃研究的先行者,早在2014年,就開展了河南省鶴壁市國土空間規劃綱要的理論研究和編制,並使之成為原國土資源部、河南省和中國科協的示範案例。學會社會資源豐厚,理事會和專家團隊涵蓋國家19個委部局、19個科研教學單位,充分利用學會的資源優勢,從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和政策高度,把脈各地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結合規劃設計機構的專業技術,從規劃綱要著手,為總體規劃事先把握方向、擬定框架和指引,有利於提升縣域規劃編制的層次和水平,有利於規劃的落地實施。這種“規劃編制模式的權威性和思想高度”無可比擬,希望地方政府和規劃機構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能切實用好學會的優勢資源。

全國首批四縣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通過評審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首席顧問、百佳深呼吸小城專家委員會主任、原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周建

  各位評審委員會前分別審看了四個區縣空間規劃綱要編制文本、審看了四個區縣錄像資料片,在周建、劉燕華副部長主持下,分別聽取了課題組關於四個區縣規劃綱要編制的思路和要點彙報,然後分別站在不同角度,依據國家關於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有關要求,充分發表評審意見。

  評審委員首先強調,國土空間規劃要服務於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以民為本,凝聚民心、體驗民意、展望民願,指導黨委政府著力、社會各界聚力、企業工商農發力。四個區縣都屬於生態環境優良地區,要兼顧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必須從產業、人口的結構和質量上下功夫,不宜過於看重城鎮規模和經濟增長率,要發揮生態優勢,實施綠色高質量發展。長白縣、將樂縣和沁源縣森林資源豐富,對於生物多樣性和基因庫的價值要有充分認識,要在保護優先的基礎上,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文章,積極發展生態經濟。在生活空間方面,要注意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場館建設,提高公眾生活幸福指數,同時突出各自縣域的文化特色,大力發展作為第三產業主要支柱的全域文化旅遊產業。

全國首批四縣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通過評審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首席顧問、全國低碳國土實驗區專家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

  評審委員強調,空間規劃旨在實施空間分類和用途管制,區域發展戰略應作為空間規劃的基本依據,立足區域發展戰略,抓住“三區三線”這一空間規劃的關鍵內容,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空間開發與經濟發展的約束作用,藉助長效機制和制度安排,加強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土治理能力和水平,而且要因地制宜,既要劃出底線、紅線,也要畫出發展藍圖。將樂縣作為國家重點生態保護區,要重點打造生態產業優勢;長白縣有邊疆安全的特殊性,在鄉鎮佈局中要注意發揮居民守疆的任務和作用。

全國首批四縣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通過評審

  評審委員指出,空間規劃首先要摸清全域資源家底,做好自然資源要素研究,立足資源稟賦,突出優勢,以特色引領,做好戰略定位和空間佈局。將樂、長白、沁源、雲州都被學會納入深呼吸小城共建範疇,建議都要學習將樂,大力發展深呼吸產業,明確發展深呼吸產業體系的目標定位,符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關於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

全國首批四縣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通過評審

  評審委員強調,要以問題為導向開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並注意與“十四五”規劃的銜接。規劃綱要作為指導性研究成果,任務是確定發展方向和思路,要加強現狀問題的梳理和分析。任何區縣的規劃編制,不僅要分析優勢,還要引出問題,要追求特色發展而不是全面發展:長白縣作為鴨綠江源頭第一縣,要做好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邊境民族自治縣在國土安全和民族自治方面的特殊性,建議在穩定人口數量的同時,提高人口素質,優化產業結構,做好人口和城鄉佈局;以礦業支撐的沁源縣,生態修復工作要加強。

全國首批四縣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通過評審

  評審委員指出,針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高效等問題,空間規劃綱要應該強調科技引領,數據支撐。類似沁源這樣具備優良生態的地方可藉助生物科技,發展現代農業和康養產業,以生物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四個區縣都可採用當前和未來“規劃用地平衡表”相比對的辦法,體現空間現狀和未來的變化。在發展方面要重視產業園區建設,實施集聚而非分散式發展,同時加強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空間規劃產業規劃要有科學論證,要有對相鄰區縣的對比分析,有數據支撐。

全國首批四縣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通過評審

  評審委員最後強調,空間規劃綱要一定要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載力。雲州區桑乾河、長白縣鴨綠江、沁源縣沁河、將樂縣金溪河等流域生態治理和水資源管理工作一定要加強,要以水資源為控制性指標,量水而行,依水而定,通過空間優化和產業優化,不斷降低經濟發展過程中單位GDP水耗和能耗。

全國首批四縣國土空間規劃綱要通過評審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副秘書長、百佳深呼吸小城共建辦公室主任張雲慧

  學會副秘書長、百佳深呼吸小城共建辦公室主任張雲慧分別宣讀評審意見草案,經過評審委員現場逐字逐句認真修改,原則同意通過評審,一致認為:綱要作為指導性初步研究成果,為下一步縣域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擬定了總體思路和基本框架,做出了重要指引。同時要求課題組認真研究、吸收與會評審專家意見,根據自然資源部《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相關要求,對規劃綱要做進一步修改完善。

  雲州、將樂、長白、沁源四縣有關領導和發改委、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等業務部門負責人專程來京參加評審並對學會認真負責的精神和高質量的評審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